陳潛
摘要? ? 本文介紹了蕪湖市三山區家禽養殖的規模、方式等基本情況,總結了目前當地禽流感的防控效果,對禽流感防控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了解決措施,以期為各地禽流感的防控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禽流感;地方性;防控;安徽蕪湖;三山區
中圖分類號? ? S851.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4-0222-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近年來,禽流感又呈逐漸流行蔓延之勢,2016年底,全國各地均出現了多例人感H7動物流感的報告。禽流感不僅損害人們的身心健康,也對禽類養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沉重打擊。作為一名基層動物疫病防控人員,筆者參與禽流感一線防控工作多年,摸索了一些工作經驗。本文以蕪湖市三山區禽流感防控形勢為例進行探討,以期與各地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者交流,為日后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1? ? 三山區家禽養殖現狀
1.1? ? 養殖規模
近年來,三山區本地的家禽養殖呈平穩發展,受非洲豬瘟影響,2018年下半年以來,當地養殖量呈現上漲趨勢,養殖類型以肉雞為主,兼有少量蛋雞及鴨、鵝等水禽。隨著養殖技術的革新與提高,以前每家每戶養幾只或幾十只的零散情況越來越少,根據三山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統計,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全區家禽養殖戶達到212戶,養殖方式主要分為圈養與散養,大多都達到2 000羽以上,有的甚至達到1萬~2萬羽,已初具中小型養殖場的規模。
1.2? ? 養殖方式
據2015—2018年的統計數據,除了自養自銷的方式,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采用了“公司+農戶”的飼養模式,該養殖趨勢近年明顯增加。這種方式以公司提供雞苗和后期技術服務,待成雞出欄時,由公司統一定價回購。區別于以往的“市場雞”,“合同雞”的好處在于養殖戶可以專注于養殖環節,不必擔心雞的銷路,規避了市場風險,保障了自身利益。公司的免疫與治療流程相對專業,也減少了各種危害禽類生長的疾病發生。
2? ? 禽流感防控效果
禽流感的防控關鍵點在于疫苗的接種是否到位。因為中小型雞場不同于集約化大廠,在養殖中無法做到完全隔離,所以疫苗接種成為禽流感防控的關鍵環節。根據三山區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近3年的活禽外調監測數據顯示,積極進行禽流感疫苗免疫的農戶,其抗體合格率均能達到90%以上,免疫效果明顯,防控到位。而未注射禽流感疫苗的養殖戶,其H7型動物流感的感染率大大增高,給養殖造成了巨大損失。
3? ? 當前區內禽流感防控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 部分養殖戶對禽流感免疫的積極性不高
在三山當地,仍有不少傳統養殖戶一方面認為肉雞的養殖周期短,并且擔心禽流感疫苗對雞造成應激引起雞群食欲退而導致育肥效果變差;另一方面思想上麻痹大意,認為憑借自身多年的養殖經驗,不及時接種或根本不接種疫苗也不會出現過大的問題。正是因為存在僥幸心理,導致雞出欄后、外調監測時出現H7抗體呈陽性的情況,造成了養殖戶自身的巨大損失。
3.2? ? 過度依賴動物防疫部門
現在各地的動物防疫部門都下設了獸醫站,配合每年春、秋2季防疫工作,對散戶和小型養殖場進行集中免疫。部分小型肉雞場或散戶將免疫工作完全交由春、秋防疫時的村級防疫員,養殖戶自身對防疫意知識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平常除了喂料外,不注意欄舍衛生,造成養殖場細菌滋生、病毒入侵。地方動物防疫部門為每年春、秋2季的防疫工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對許多散戶或小型養殖場提供免費上門集中免疫服務,但肉雞的飼養周期短(現在的白羽品種可做到38 d出欄,市場上常見的黃羽青腳雞,俗稱“三黃雞”,亦可做到52 d出欄),許多養殖戶一年養殖肉雞可達到4~5批次,全年養殖出欄量高達5萬~6萬羽,并且其養殖周期并不能與春、秋2季重合,所以要求肉雞養殖戶必須做到對禽流感防控知識有一定了解,不可存在過多依賴思想,要自覺做好每一批次肉雞的禽流感防疫工作。
3.3? ? 疫苗免疫效果不佳
3.3.1? ? 疫苗保存不規范。近幾年,安徽省區縣級動物疫病防控部門發放的禽流感疫苗主要為H5N1三價苗(Re-6Re-7Re-8)及H5N1+H7N9二聯苗(H5N1,Re-8株+H7N9,H7-Re1株),其日常必須在低溫環境下(2~8 ℃)保存。這就要求養殖戶領取疫苗后要妥善保存,或在領取疫苗后立即進行免疫工作。禽流感疫苗如果在日常溫度下存放過久則會失去活性,接種后達不到應有的免疫效果。
3.3.2? ? 病毒變異頻繁。禽流感作為一種以病毒為載體的轉播疾病,其變異也較為頻繁[1-2],安徽省統一配置發放的疫苗均為H5N1三價苗(Re-6Re-7Re-8)及H5N1+H7N9二聯苗(H5N1,Re-8株+H7N9,H7-Re1株),若禽流感病毒受外界環境影響發生變異,則疫苗接種后不能產生與抗原相對應的抗體,導致免疫無效現象[3]。例如,在2014年新近發現的H5N6禽流感病毒株,是由在歐洲大肆傳播的高致病性H5N8病毒和在野鳥間傳播的H3N6病毒基因重組而來,其于2017年在韓國大規模暴發,造成嚴重后果。
3.4? ? 養殖規范性較差
在現有的養殖生產過程中,環保意識薄弱,缺乏科學管理,仍有許多養殖場存在臟、亂、差的現狀,養殖標準不能嚴格執行到位,養殖廢水外流,既對環境造成污染,又容易滋生細菌、病毒。有許多散戶和中小型養殖場在養殖過程中很難做到隔離到位,特別是許多散養土雞,容易與未免疫的野禽接觸,造成帶毒現象。
4? ? 解決措施
4.1? ? 加強禽流感危害的宣傳力度,提升養殖戶自我防控意識
三山區地方政府每年都會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向農戶發放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控宣傳單,加強養殖戶的自我防控意識。此外,還定期召開養殖戶養殖技術規范培訓班,邀請專技人員給農戶講課,對禽流感的危害和防控方法等知識進行重點普及。通過每年全國性的基層農機推廣項目,基層農機人員與養殖戶結成“一對一”幫扶指導對象,定期前往養殖場現場指導,在提升農戶養殖水平的同時也增強了其疫病預防意識。
4.2? ? 政府監管要到位
地方畜牧部門要嚴格按照《動物衛生防疫法》及防疫條例對養殖場進行嚴格監督,利用行政手段規范養殖環節,從源頭杜絕禽流感病毒的侵害。當發現養殖環節不規范或弄虛作假逃避監管的,要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嚴重的要對養殖場進行關停處理。
4.3? ? 加強養殖場生物安全防控
禽類養殖場地選址要遠離居民聚居區和河源(或公共用水水面),并且對生產區與生活區嚴格區分、隔離,嚴禁凈道、污道和銷售通道混用。每個養殖場都需要配備標準的糞污處理設備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池。進出場內的車輛與人員都要嚴格消毒,防止車輛與人員帶毒而造成養殖場間的交叉感染[4-5]。
4.4? ? 加強防疫隊伍的建設
當前,地方性村級防疫員的待遇依然參照2004年的工資標準,人均每月450元,導致防疫隊伍人才流動較大。因此,提高防疫員的薪資標準,采取省級撥發、地方配套的方式,通過更有效地加強三山區防疫隊伍建設控制禽流感病毒傳播。
5? ? 參考文獻
[1] 王霞,何婉婷,李偉強,等.當前我國H7N9亞型禽流感狀況分析[J].動物醫學進展,2018,39(9):126-129.
[2] 張靜,陳立根,張宇,等.1997~2015年我國不同地區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情況研究[J].中國家禽,2016,38(20):20-27.
[3] 黃澤穎,王濟民.2004—2014年我國禽流感發生狀況與特征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5,42(4):93-98.
[4] 鄭騰,張體銀,白泉陽,等.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現狀及防控策略[J].畜牧與獸醫,2016,48(10):134-137.
[5] 劉金華.禽流感滅活疫苗對雞群的免疫防控分析[C]//楊漢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禽病學分會第十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寧: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