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應該是在大力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真正實現由傳統的“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素質教育”。為了實施素質教育,在教學中不能只顧少數成績好的學生,而要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這樣才能全面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而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和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課堂教學;興趣激發;素質教育;提高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08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73
興趣是我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著,比如,對于自己的事業或工作有興趣的人,他們的思想常常集中和傾向于自己的事業和工作,甚至在談話中也常常把話題轉到這方面來。這就是常說的“三句不離本行”,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深入地、愉快地去學習,推動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以下,對于如何培養和激發廣大學生的積極性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動力是學習的前提,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一環,而興趣又是動力的一種。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我認為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一)以聲感人
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抑揚頓挫的聲調,生動形象的描述,準確精辟的分析,都會吸引學生,激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產生躍躍欲試的念頭。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素質要高。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自己的普通話學習,有時跟著電視里新聞播音員學,有時跟著錄音磁帶學,一有空就練習讀、說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實踐應用,注重信息反饋。學生喜歡我用普通話講課,就連幾個不愛學語文的學生也開始學習普通話了。
(二)以情動人
語文這門基礎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一點就在于抒情性濃。每一篇課文,除了給人以知識外,還使我們受到一種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喜悅、深沉、悲哀、激動、抑郁等多種感情讓我們去體會。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學生一旦體會到這些豐富的情感,必會感到其樂無窮。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
例如教學《聽潮》一文時,教師可用優美的充滿詩情的朗誦,把海睡時的幽靜、和平、愉悅的神秘之感,海醒時的興奮之情及海怒時的兇猛之勢讀出來,讓學生體會作者熱愛大海,尤其熱愛海潮的感情,領會作者對生活對未來的熱烈追求。教師有感情地朗讀,把聽者與作者感情交融在一起,美感自然就產生了。
(三)以文感人
讓學生參與到作品的人物活動中去。在教學《變色龍》一文時,文中的人物很多,我就讓幾個學生參與到作品的人物中去。假如你是奧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獨眼鬼,你該怎么讀?學生進行分角色反復朗讀,教師引導,學生評議,從讀中體會到奧楚蔑洛夫的狡猾善變,阿諛奉承及那些陪襯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學生爭著舉手,積極主動充當角色。這種生動、活潑的局面令我大為感動,于是,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就注意采用這種方法,學生興趣很高,課堂效果良好。
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語文教學,除了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注重教法。就好比現有一個鑰匙和一把未打開的鎖,教師要教給學生開鎖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開,而不是要教師把它打開。實踐證明,采用恰當的教法,讓學生主動學習,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一步。
人人都希望被人們賞識肯定。詹姆斯認為“人最深切的素質是被人們賞識的渴望”。因此,抓住心理特點,建立師生情感是激發興趣的條件。教師要熱愛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不能挖苦、嘲笑他們,不要造成師生間的感情對立。教師要受到學生的尊敬,才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該課的熱情。
心理學家盧姆說過:“有這么一種危險,如果教師不能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成功和喜悅,他們就會既在校內又在校外以完全拒絕學習而告終。”因此,學習成功足以使學生感到滿意,是愿意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如果學生經過努力學習,在學習中取得了好成績,就會逐步對學習產生興趣,尤其是后進生。學習的成功對他們的促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教師必須合理地安排課堂的教學內容,不要貪多貪快,并力求使學生當堂學會一點,讓他們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學習興趣。課堂提問或板演,不同的問題要選擇不同的對象來回答,把差等生能回答的問題留給他們,給他們更多的練習機會,難度適中的讓中等生答,要求高的、難度大的由成績好的學生回答。練習、作業不搞“一刀切”,對優等生可布置B組題、思考題等。中等生布置一些發揮題,差等生布置一些基礎題,通過分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想學、愛學、樂學,這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從多方面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潘峰.淺議學習興趣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1(4).
[2]肖邦輝.素質教育下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1(6).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李秀蘭(1965.8— ),女,漢族,甘肅隴南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