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珍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對于端正人生態度,提高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關鍵的作用,因為這一時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于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指導意義的學科莫過于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使得學生在知恥、守德等方面有足夠的認識,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這對于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方面也有很深刻的教育,使學生明白作為中國人的使命和擔當。本文就針對當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解決當今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問題的方法和對策,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問題;對策
思想品德是一個人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良好的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需要通過一個長期的積累,在小學階段形成良好的品德,可以為他們將來人生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如何解決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成了我國小學教育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當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前,在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中,老師還在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老師還是采取滿堂灌、趕鴨子上架等強迫式的教學,使得實際的教學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還是以說教的形式進行教學,通篇都是理論知識,學生為此而興趣全無。加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學生普遍感到學習興趣不大。
(二)教學中缺乏一些實際案例
在實際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講解一些課程知識的時候,很少能夠結合實際的案例進行講解,而是通篇偏重理論,使得教學效果大大降低。由于受條件和自身水平的限制,老師只能講一些課本上的知識,由于課本上的知識很少,很快就講完了,但是又沒有新的內容補充進來,所以就只能讓學生自習,學生缺乏理論知識在實際案例中的應用,就使得教學的效率得不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不高。
(三)教材脫離生活實際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思想品德教材有點脫離實際。很多的教材版本還是之前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充滿了機械性和刻板性,很難與實際的生活相結合。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學習還是學習,生活還是生活,很少有學生將生活與學習相聯系。而教材的編纂恰恰不能夠體現實際生活與教材之間的相結合,這也是當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四)教師缺乏對學生的認識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當今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缺乏對學生的認識,很少與學生有直接的交流和溝通。課堂上老師會按照課程進度一章章地進行教學,而缺少對于學生心理的把握。學生可能早已沒有了學習興趣,但是老師還在那里滔滔不絕地講述,其結果就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老師缺乏對學生心理變化的認識,導致課堂的教學效率低下,影響學生的進取心。
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遇到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重視學生地位,培養學習興趣
在進行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當中,作為老師來說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使思想品德作為學生的重要學科來學習,同時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發言、多互動交流,將課堂的主權交給學生,而老師只是做好守夜人的工作就可以了。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主學習,這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得他們對于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得以提高,促進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效率的提高。
(二)深入了解教材內容
作為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對于教材里面的一些細節,還有結合案例都要有自己清楚的認識和理解。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而采取靈活的教學,但是前提是必須對教材內容“吃透”,做到了如指掌,并且能夠結合自己身邊所發生的案例進行結合式的教學,使得教學更加生動且有趣味。老師需要對教材里面出現的一些問題有自己的認識,將一些意見建議上報給教育有關部門,提出解決教材陳舊問題的方法,讓國家對于教材的創新和應用這塊也有足夠的認識,達到教育實踐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
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的高低和小學思想品德的教育有著重要的關系。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需要學會引導學生,將每一類學生的情操都能塑造和培養起來。對于一些外向型的學生,老師需要引導他們能夠保持耐心,在環境中能夠安靜下來,做事情有韌性和細心。而對于一些內向型的學生,老師需要引導他們在課堂上面積極主動發言,在組織課外活動的時候,也讓他們在公眾面前多多表現,多多展示自己,磨練他們的意志,塑造他們的性格,給他們更多的自信心。
(四)改革教學形式,注重活動實踐
因為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們現在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還是以老師講,學生在底下聽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主,這樣往往是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學生還是在被動地接受一些說教,理論知識。老師需要把課堂還原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采用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融入其中,親身感受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的重要性,并且及時對于學習的課堂成果進行總結。在課后老師需要和學生有足夠的互動交流,使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的內容融入到生活當中。也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到一些德育教育,通過現身說法,讓學生明白思想品德教育與生活聯系密切,無所不在。
總之,對于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來說,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往好的方面發展,讓他們從小就懂得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老師需要將課程與實踐相結合,將一些實際的案例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程有足夠的認識,激發他們學習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能更好的發揮出學生的興趣和聰明才智。
參考文獻:
[1]盧瑋.新媒體環境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D].吉林大學,2014(04)
[2]王春來.淺談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10):60-61.
[3]熊桂芳.試論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時代教育,2016(4):236.
[4]武紅梅.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77-78.
[5]陸慧佳.上海市小學校本課程開發現狀的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6]余穎.一門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報告——以小學數學游戲課程為例[D].南京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運城市鹽湖區北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