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 義 / 文
編者按
兒科是“啞科”,兒科醫生不好當,兒科醫院院長更不好當。30多年前選擇了“兒科”為終身職業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院長黃國英,定位最具挑戰性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先后探索出先天性心臟病無創傷性診斷、病因和干預策略,以及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的診治和研究等方法,并以先心病簡易篩查法開創了我國兒科學界在《柳葉刀》上發表研究文章的先河,2016年在美國新生兒健康創新論壇獲得“全球創新獎”。定位“立足上海、服務全國、輻射亞洲”,黃國英在提升兒科診療質量、打造科學化、精細化的現代醫院管理體系上做出了引領示范作用,最近榮獲2018年上海市市長質量獎個人獎。
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場所,“質量、安全、效率”是醫院工作的基石,“保障病人安全、持續質
量改進”是對醫院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在黃國英院長的帶領下,秉承“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以卓越的質量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打造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的現代醫院管理體系,努力發揮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為推動我國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院長,黃國英和全院員工一起秉承“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以“建樹醫學典范,呵護兒童健康”為使命,以建設亞洲一流兒童醫學中心為目標,確立“立足上海、服務全國、輻射亞洲”的戰略定位,實施“標準化、??苹?、信息化、國際化”的發展策略和路徑,持續深化醫院管理內涵建設,為醫院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醫院立足于“醫療、科研、教學、預防、管理”五位一體的質量體系建設,學習和借鑒國內外醫院質量管理標準,建立了以病人安全為核心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成立了“質量改進與病人安全管理委員會”,倡導及固化醫院安全文化建設及持續質量改進理念,逐步實現了醫院質量安全的全面穩固提升,在日常工作中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針對兒童健康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兒科醫療服務資源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自2014年起,黃國英牽頭率先在全國系統地探索兒科醫聯體模式,先后成立由復旦大學10家附屬醫院組建的橫向兒科醫聯體和覆蓋閔行區內所有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家綜合醫院的縱向兒科區域醫聯體。通過“三個平移”(管理平移、技術平移、品牌平移)和“四個統一”(統一的醫療安全和質量要求、醫療服務模式、學科發展規劃、信息化共享系統),推進區域兒科協同發展,引導兒童就近有序就醫,為2016年上海在全市構建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兒科聯合體提供了參考經驗和模式。隨后,成立上海南部兒科醫聯體,該模式輻射到閔行、徐匯、松江、青浦和金山五個區,社區兒科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區域兒科醫聯體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初顯成效,病人分流效果明顯,兒科醫院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解決疑難危重癥的定位日益凸顯,得到社會和政府的高度評價。新華社發表“夯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健康之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紀實”的文章指出:上海推進分級診療與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結合而成的兒科醫療聯合體,給不少家庭帶來了好消息,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兒科有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金字招牌”……此外,復旦兒科醫聯體項目還榮獲中國醫院協會“醫院科技創新獎”、上海市“醫療服務品牌”、“上海醫改十大創新舉措”稱號。
先天性心臟病是導致新生兒、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和殘疾的首要原因,早期發現是改善患兒預后的重要環節。黃國英及其團隊在2010年承擔了上海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項目,通過歷時8年的研究,創建了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方案,為早期發現那些在新生兒期和嬰兒期危及生命的先天性心臟病提供了準確、無創、簡便、經濟的科學方法。研究成果先后發表于國際頂級醫學期刊《The Lancet》和 《Pediatrics》,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和肯定。經過反復科學論證,2016年,上海市將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納入全市常規新生兒篩查項目,并建立了國際領先的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診斷-評估體系,目前篩查率已經達到99.27%,200多名重癥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通過“綠色通道”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挽救了幼小的生命。
在上海市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司組織專家在河南、廣西、甘肅和海南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調研,并通過多次科學論證,于2018年出臺《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工作方案》,首批在全國24個省實施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標志著該項工作轉化為國家公共衛生政策,上海經驗成為國家標準。項目組也被指定為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國家級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國師資培訓、技術指導、質量控制、數據管理等工作。

在黃國英的帶領下,兒科醫院始終秉承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注重主動服務社會,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共發展”理念,發揮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學科引領與輻射作用,創建“全國兒科發展聯盟”、“全國兒科協作網”、“中外聯合培訓項目”和“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等,近10年為全國培訓兒科醫護人員3萬余名。建立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全國首個“兒科協同中心”,覆蓋全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4500個網點,實現遠程會診、遠程手術直播、遠程查房、遠程教學、遠程科研等多維度工作模式,將國家級優質兒科資源輻射到全國。同時,倡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創造良好的發展生態,積極開展慈善幫困工作,共設立慈善幫困專項基金項目52項,累計籌集善款1.3億元,救助貧困患兒6000余名,其中2017年募集善款3100萬元、資助患兒1300余名;改善患兒及家長就醫過程感受和體驗,形成“互信、互助、互愛”良好關愛氛圍;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依托“互聯網+”趨勢持續推進上海衛生系統“精細化”服務舉措;開展志愿者服務,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組建了47支志愿服務團隊,累計4000余名志愿者參與服務。這些措施為醫院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為實現醫院跨越式發展,黃國英在全院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發展資源的理念,堅持人才強院的發展定位,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指導醫院人才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人才引進、高級職務外聘、職務晉升相結合,完善全院各專業學科人才梯隊建設。2012年啟動醫院人才騰飛計劃(1125人才工程),成效顯著,先后引入49位國內外知名教授擔任雙聘PI,引進7名“國家青年千人計劃”人才,建立10個由臨床專家和科學家結對組成的交叉創新團隊,多方位、多層次、多通道地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激發醫院人才可持續發展活力,促進醫院事業全面發展。醫院在《中國醫院排行榜》、《中國科技量值排行榜》、《中國最佳臨床學科排行榜》和《Nature Index中國醫院排行榜》均列居兒童??漆t院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