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愷 張莉 秦陳衛
摘要:本文從華潤蘇果對蔬菜、水果的產品發展戰略、基地布局、物流配送、營銷組合等環節進行分析探討,以實現蔬菜、水果在超市的經營面積、商品質量、商品品種及營業收入有一個更大的提升。
關鍵詞:華潤蘇果;蔬菜水果;供應鏈戰略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9-0018-02
一、綜述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顯示,電商做蔬果99%不賺錢,傳統零售業增長趨緩。但蔬果是超市門店銷售增速最高的品類。而農超對接、降低采購成本,能讓超市獲得較高的毛利率。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已不滿足蔬菜鮮吃的單一形式,迫切需要營養豐富、經濟實惠、衛生安全、富有風味、方便實用的各類蔬菜加工系列食品。
蔬菜、水果是人類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專家們預言,21世紀蔬菜加工系列食品將是今后蔬菜產品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解決蔬菜淡旺季矛盾的有效途徑。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增加蔬菜水果攝人量可減少患癌癥的風險。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增加蔬菜攝入特別是深綠色葉菜。可以增加血液中葉酸濃度,從而減少患大腸癌的風險。近年來,蔬菜加工產品量日益增大,這就需要有其相應的生產設備。任何蔬菜在進行加工首先必須進行清洗。因為蔬菜表面一般都附有泥土、沙子和污物,特別是根莖類蔬菜的表面帶有較多的泥土,必須洗得十分干凈才好對其進一步加工。目前我國蔬菜清洗設備雖然有一些,但用于根莖類蔬菜清洗的并不多,加之各種設備的局限性,用于實際生產的就更少了。大部分蔬菜加工廠都采用人工清洗,勞動條件差、勞動強度大、機械化程度低。
現有的蔬菜清洗機,有振動噴淋式和滾筒式兩種清洗技術,水流清洗和氣泡清洗已經成為最常見的方式。在生產和技術開發方面,我國自行生產的設備與國外先進設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相關理論的研究上也遠遠不夠。
江涌在1998年的《果蔬貯藏保鮮技術現狀及對策》中寫道:今后我國果蔬貯藏保鮮技術的發展方向,一是大力開發天然保鮮劑貯藏保鮮技術;二是大力發展氣調庫貯藏保鮮技術,應用塑料小包裝等工藝設備;三是大力發展冷藏氣調集裝箱,以減少外界氣候條件的影響。
二、現狀分析
今天,華潤蘇果是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們看到在蘇果超市的蔬菜與水果,在超市的經營比例中,仍是處于很小的部分。從蘇果超市作為其存在的社會價值觀分析,無疑“保障有效供給”是該企業的第一社會責任。
蘇果超市成立于1996年。其經營宗旨“為民、便民、利民”,至今已有23個年頭。在江蘇南京市,我們看到蘇果店的布局尚有一定的規模,但離開南京市,在省內其他城市,蘇果、包括華潤蘇果的布局,還有很大的局限性,更不要說在其他省或全國。
改革開放的紅利,已經讓國人對傳統的民以食為天發生了本質的轉變。以前是怕吃不飽,改革開放一段時間后是怕吃不好,但改革開放40周年了,國人是怕被“吃倒”。飲食安全已經被公眾擺到“食”因素的首位,蔬菜、水果被一致公認為飲食中的首選。其實,市場發展早已告知公眾,我們舉目張望一幢幢新公寓、一片片新小區,尚未完全接納新主人,但在公寓樓或小區內,新開張的只有兩類物資商品供應,一是裝修工程材料,二是鮮菜、鮮果及小百貨供應。由此可見,新鮮蔬菜與水果的供應,對于國人而言就如同是空氣、水、電,缺一不可。
分析蘇果超市的布局,除了超市考慮自身的規模效益以外,更大的弊端是蘇果超市中蔬菜、水果的份額缺位,并且在經營蔬菜、水果兩類商品的營銷方案、組合營銷沒有深耕細作,僅停留在一般性大超市的操作模式上。說得嚴重點,蘇果超市只做了把“菜場”搬到了超市中這一件事,這與企業的身份極不相符,缺少企業自身定位的發展戰略。
從客觀上分析。由于超市的運作規模限制,對剛開辟的一、二幢大樓,或居民小區初投入期,不要說蘇果一個中等超市,就是一個便民蘇果店也不一定有經濟性投入。但是我們細想,今天的城市中活力最大的消費人群是占城市比例50%的年輕人、中年人,他們工作繁忙,大多數身邊缺少老人,既要工作又要生活。購物購蔬菜、水果對他們而言確實缺少時間;城市中的農貿市場,他們不可能像老人那樣天天去,偶爾去一、二次,但菜場的蔬果與超市的蔬果是一個樣。去菜場解決不了數天或一周十天的蔬果。去超市也同樣解決不了這個需求。
從主觀上分析,假如蘇果超市的蔬菜、水果有別于農貿市場、路邊水果店的供貨方式,使中、青年消費者,購物一次可解決七到十天的蔬果,難道還須擔心消費者不買單?假如蘇果超市的蔬果既能滿足這部分消費需求,同時所提供的蔬果商品又能遞交每件商品的品名、產地、種植過程、運輸配送、包裝物材質等一份商品的履歷表,掃碼就一清二楚,還包括商品在家庭中的保管、加工方式,甚至環保細節等,消費者一定會成為蘇果超市蔬果商品的忠誠用戶。
三、建議
華潤蘇果超市的蔬菜、水果經營理念,只有樹立大格局,才能干出大市場。這些都離不開農超對接,建立以華潤蘇果超市為主體的“公司+農戶+物流”的運作模式。
(一)與科研院所建立種植流程
蔬果產品有三個重要的特點分別是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蔬果產品在空間的分布上有著明確的地域差異,不同的地域,生產的結構品種和數量都不同。在種植的時間分配上具有特殊規律,即生產的一切活動都要按季節順序進行,并有一定的變化周期。同時。對重點商品的種植要有一定的布局。如姜、蔥、蒜,以防此類商品的斷貨。更重要的是對反季節商品的布局,蘇果應主動與農業大學、農科院所進行合作,長期做好反季節商品的種植與供應。
(二)建立華潤蘇果物流中心
對于蔬果的“從農田到餐桌”戰略須有一個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20世紀80年代,山姆沃爾頓先生就投資6000萬美元,建立沃爾瑪全球衛星配送中心。21世紀,華潤蘇果超市有責任借助互聯網、支付寶建立全國性包括蔬菜、水果配送中心。按國家發展方向,有條件建立東南亞蔬菜、水果配送中心。不僅是為我們每個國民。同時也讓世界看到中國的發展,會給志同道合的國家、地區的人民帶來美滿的生活。
由于蔬菜、水果這兩大類商品的特殊性,要求有相適應的包裝工藝、包裝材質、包裝形態,這也為科研人員提供了科研方向;同時,這兩大類的物流工藝必須創新。該類商品要確保從田間直接運送所達城市。減少中轉對商品的損耗。故作為華潤蘇果經營主體。在采摘地需建立集散中心,以保證物流損耗的最低要求。
(三)實施蘇果戶籍管理
在產品種植方面。無論是自己組織種植還是與農戶協作種植,在種植前都應該與每個蔬菜戶或水果戶進行簽約,使每個蔬菜、每個水果都有“戶籍”。要學習褚時健先生對“儲橙”的采摘策略,達不到標準的果子一律不許上市場,農作物、瓜果商品要樹立品牌觀念不動搖。
種植過程中可能會使用一些化學品,該化學品必須是高效無毒:使用時應有農業科技人員的簽字和化驗單使用許可;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超過化學品的用量,確保采摘的蔬果100%符合綠色食品的質量等級。
對于采摘的蔬果進行分類、清洗、包裝。這項課題可與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機構聯手,設計各類蔬菜、水果的包裝創意。使每個蔬菜和水果都有它專屬的商品特征。
四、結尾
蔬菜、水果商品在華潤蘇果超市的返本清源,主要針對華潤蘇果超市在2017年取得營業額280億輝煌業績,又承擔老百姓日常用品的大型國有企業的期盼。企業盈利、提供就業崗位無可厚非,但作為央企下屬的大型子公司,更重要的是向社會公眾承擔本企業的社會價值。本文希望,通過研究分析。期待華潤蘇果超市在蔬菜、水果方面有更大的作為,以滿足消費者消費新業態的需要。
同時。研究也發現,顧客的盈門會引起蝴蝶效應,也會帶動超市其他商品的銷售;另外,在超市規模發展方面,無論是華潤集團超市還是華潤蘇果超市,均存在潛在的嚴重危機。這些都是本課題后繼階段需要研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