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威艾杰爾·穆提烏拉

摘要: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連接中亞、西亞、南亞和東西歐的重要通道,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的核心區。在這特殊的歷史機遇期,新疆干果憑借它的優良品質和政策支持,如何發揮好新疆的特殊優勢,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全面加強對外經貿,對新疆實現脫貧致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義。本文通過分析新疆干果出口現狀,發現新疆干果出口中存在出口總量少、綜合成本高、物流體系不完善、品牌競爭力弱、國外市場開發不足等問題,并提出初級產品深加工、創新經營模式、培育跨境電商、增強干果品牌建設、積極開發國外市場等相應措施。
關鍵詞: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干果;進出口貿易
中圖分類號:F75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9-0157-03
新疆地處內陸,距海遙遠,周圍又有山地、高原環繞,濕潤的氣流很難到達。位于北緯37°的黃金水果生長環境,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氣候具有干燥、少雨、日照強、冷暖變化劇烈的特征,這種特征決定了新疆干果區別于其他區域的優良品質。而新疆干果作為新疆重要特色產業之一。也是基于新疆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而產生的具有獨特地方特色的物產資源,易儲存且營養價值高。主要干果有紅棗、沙棗、杏干、葡萄干、無花果、酸梅、巴旦木、核桃、開心果等。近年來,新疆干果的種植面積呈增加趨勢,截至2016年底,全疆干果種植總面積已超過2100萬畝(1畝=666.67平方米,下同),列全國第6位,有效株數13.5億株,果品產量超過860萬噸,年產值達400億元。
一、新疆干果出口現狀
(一)新疆干果出口規模分析
2006-2010年,新疆農產品出口呈快速增長趨勢。其中,新疆特色水果出口呈急速增長趨勢,遠遠超過新疆農產品出口的增長速度。干果出口量從2006年的14.08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23.39萬噸,干果出口額從6043.3萬美元增加到18699.9萬美元,增加了兩倍多,年均增加32.64%,占新疆農產品出口額的比重從15.08%增加到21.95%。受金融危機和7·5事件影響,從2010-2016年,新疆干果無論是從出口量還是出口額來講,總體呈下降趨勢(見表1)。但是可以看出,相對于出口量下降速度。出口額的下降速度較慢。主要原因是近些年來,干果的價格逐漸上漲,因此也使得出口額仍然處于上升趨勢。2017年,干果出口量增長速度較快,出口額增長率高達50%,隨后2018年又出現下降趨勢。但相對來看出口額還是比較高。總體來說,新疆干果出口量時高時低,呈現出極不穩定的特征,這也說明新疆干果行業的不成熟,需要進一步發展核心力。
(二)新疆干果出口方式分析
烏魯木齊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新疆出口商品貿易總值164.19億美元,其中邊境小額貿易以116.82億美元,總比71.15%占據首位;一般貿易以43.77億美元,總比26.66%排名第二。從出口貿易方式來看。新疆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通過口岸與周邊國家邊境地區的企業或貿易機構之間進行貿易,這是邊境小額貿易占主導地位的主要原因。而從出口營銷方式來看,傳統出口營銷方式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而失去光彩,跨境電商等新的營銷方式逐漸變成主流。在傳統的出口渠道中,干果生產后要經過多重復雜的中間環節,最后才能到達海外消費者手中。而跨境電商通過平臺展示銷售,極大地縮短進出口的供應鏈全程。除此之外,新疆還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通過展覽+論壇+洽談的模式積極推進與國外企業的貿易往來,實現新疆優質特色干果“走出去”。
(三)新疆干果出口主導企業分析
目前,新疆干果出口企業包括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中亞地區,其中以民營企業出口為主力軍。根據烏魯木齊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新疆出口企業性質中,民營企業以出口147.15億美元,占總額的89.62%,其中私營企業又占民營企業總比的99.35%。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個。2018年累計購進、銷售、交易農產品突破95萬噸。為將林果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品牌優勢、競爭優勢,啟動特色農產品疆內收購和疆外銷售“兩張網”建設。促進特色農產品由粗加工、分散、小規模經營轉向優質生產、集約化和規模化流通。可見,新疆私營企業通過積極創業,促進農民就業,為新疆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為新疆干果出口的主導者。
(四)新疆干果出口國別分析
新疆位于中國西部亞歐大陸中心。與八國交壤,地緣優勢顯著。有著發展對外貿易的充足優越條件。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核心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新疆已開通30個口岸,其中一類口岸17個,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口岸最多的省區。交通方面的條件改善,對外貿易持續穩定增長,為新疆開拓周邊國家市場提供了大好條件。新疆干果出口的市場遍布全球,從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到美洲、歐洲等世界各大區域,但中亞五國是新疆干果出口的主要目的國。根據烏魯木齊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新疆出口最多的國家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俄羅斯聯邦,出口額分別是70.13億美元、28.31億美元和15.98億美元。新疆周邊國家所占的出口比例較多,而其余市場開拓不足,占比較小。
(五)出口政策分析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10月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發格局”。為擴大對外開放力度,中國從2017年底開始降低關稅稅率,其中包括干果在內的消費品,平均稅率從17.3%降至7.7%。聯合發布的《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綱要》鼓勵地方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爭創“特優區”,把特色農產品發展成帶領農民增收的大產業。而新疆干果成為國家布局新疆創建國家級特優區的重點品種。自治區2019年將通過抓好林果科技示范園建設、“南疆林果業專家服務團”專項行動、果品分級分類等舉措繼續深入實施林果業提質增效,實現全區林果面積穩定在1850萬畝(不含兵團)、產量力爭突破785萬噸的目標。
二、新疆干果出口的主要問題
(一)出口總量少,初級產品多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給“絲綢之路”一帶國家進出口貿易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但新疆干果出口優勢并未充分發揮出來,在全國干果出口量中所占比相對較少。這是由于新疆位置處于偏遠西部,相對東部發達地區產業基礎弱。物流不夠發達,產品加工轉化率低,技術不夠硬,缺少龍頭企業。而且新疆干果產出地的主要分布區域多集中在經濟發展落后的南疆地區。干果種植分散不集中。管理不統一,對于干果缺少產品深加工,干果的加工附加值比較低,大部分出口的干果都是初級產品。這不僅限制了新疆干果的出口,而且影響了新疆干果應達到的經濟效益。在國際市場上,品牌知名度不高導致競爭力削弱,優勢發揮不充分,貢獻率較低,因此導致出口總量少。
(二)綜合成本高,出口競爭力削弱
由于干果生產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隨著我國人口紅利與美聯儲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使得勞動力成本相對提高,進一步減弱了新疆干果企業的競爭力。限制了新疆干果的輸出。此外,新疆位置偏遠,運輸距離長。貨物運輸費用高等加大了運輸成本。相比東部發達地區。新疆缺少現代化技術、機械設備和專業人才,因此新疆干果行業生產率低,造成了新疆干果出口比較優勢減少。綜合成本居高不下,出口競爭力變弱。
(三)物流體系不完善
新疆口岸雖多,但并未全面放開。目前,新疆物流企業運輸主要以公路為主,航空為輔。由于新疆本地的物流企業相比外來企業運輸距離長,網點稀少,費用相對較貴,因此大多數新疆干果經銷商更愿意使用外地的物流企業。新疆物流基礎設施設備短缺,不能滿足干果類商品的需要。電商物流專業人員匱乏,物流人員的培訓工作嚴重滯后。物流系統信息化水平低下,信息不能有效傳遞。干果產品物流主體大多數還是簡單的買和賣業務,單一的運輸和儲存,缺乏增值服務。
(四)跨境電商發展緩慢
隨著國際貿易的轉型,干果行業也發生了巨大變革。互聯網時代將世界各地的交流變得更加暢通,跨境電商也逐漸成為干果業的主要銷售群體。然而,新疆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跨境電商發展緩慢,技術和機械落后,缺少電商專業人才及培訓,隨之造成物流成本提高。加之主要干果出口主體都集中在新疆更不發達的南疆地區,缺乏電商物流所具備的環境、基礎條件和設備設施等。更加突出跨境電商的缺失,這也是新疆干果出口的主要障礙之一。
(五)品牌競爭力較弱
歐亞經濟聯盟的步入正軌,使較原始的農產品漸漸失去其原來的歐亞市場,新疆干果業缺少滿足市場的自主品牌。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上的消費者對產品要求也在升級,市場上漸漸浮現出多體驗、高附加值的品牌。然而,新疆干果品牌雖然眾多,但在品牌建設上相對落后,除了標志性干果產品,許多在疆內盛名但不被國外所熟知。使得這些干果產品國外競爭力不足,國際發展水平較低。能通過國際質量標準水平的企業為數不多。難以突破國際貿易壁壘,并不知名的新疆干果品牌,不能滿足國外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需求。
(六)國外市場開發不足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新疆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增多,尤其是中亞五國。新疆干果目前出口方向主要是中亞國家,而這些國家對于干果市場飽和度明顯較高,需求量較少。而對于北美和歐洲這些消費能力高,且需求量大的國家,由于新疆干果知名度不夠,缺少跨境電商等平臺、龍頭企業,缺少中高端產品打入高端市場等原因,導致出口幾乎為零。北美及歐洲等發達國家重視產品質量及品牌,新疆干果在實現干果質量高標準、品牌化經營方面實力還不足。
三、新疆干果出口的對策建議
(一)初級產品深加工
隨著“—帶一路”的建設,新疆政府應加大對特色農業的資金支持,加快建設新疆干果的種植和加工基地,實現從干果生產到加工統—化管理。按照標準分類,開發不同的干果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開發綠色干果產品,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向綠色食品方向發展。企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深入了解對方的飲食習慣,打造自主品牌,使用統一包裝進行銷售。加大投入提高干果產品深加工水平,繼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并優化附加值產業鏈,從而提高新疆干果的產量、提升新疆干果的質量、增加新疆干果的技術含量,最終達到國際標準。
(二)創新經營模式
新疆干果行業出口量少的原因是成本過高,落后的技術水平和機械設備導致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上升、規模不經濟。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機械裝備。用機械代替人力勞動,不僅能夠提高產能還可以減少成本。引進專業人才,對文化程度低的果農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和培訓,增強果農對生產干果的栽種、培采摘及儲存技能,提高新疆干果的生產率,進而形成規模,降低成本。創新干果業經營漠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新模式降低綜合成本,提高新疆干果出口的綜合競爭力。
(三)完善物流體系
當前,新疆出口貿易基礎設施因投資少、不完善、相對滯后,制約了新疆干果貿易的發展。新疆擁有國家批準設立的一、二類口岸,但出口的基地還沒有形成有效的規模。增加農產品物流先進設施設備,完善農產品物流體系,優化物流戰略布局,引導優秀企業入駐新疆物流業發展,重視電商物流專業人員培養,有效整合干果物流和電子商務資源,提高物流系統信息化水平,為新疆干果出口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提高發展環境質量。加快制定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國家標準。在“一帶一路”方面。做好海鐵聯運,串聯歐洲、中亞等地區,拓展優質新疆農產品的銷售空間。在特色產品的保管上采用先進的倉儲物流技術,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
(四)培育跨境電商
為了加快新疆地區林果業的發展,新疆政府應該充分發揮新疆林果產品綠色、質優的優勢,積極支持干果出口企業以及行業協會到境外舉辦產品的展銷促銷活動。跨境電商是外貿領域新的發展形態,但新疆干果行業建設跨境平臺相對落后,為了加快新疆干果出口,新疆干果企業需要快速學習掌握跨境電商的建設和運營,為新疆干果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有較強的成本優勢和政策支持推動。在推進貿易、物流、加工的領域之外,推動商務服務,打造農產品對外出口新模式,充分利用科技和“互聯網+”時代。
(五)增強干果品牌建設
新疆當地干果未能品牌化約束著新疆干果的出口,創立新疆本地品牌能提升新疆干果競爭力。因此當地政府和企業需請專業人士著重培養,培育壯大品牌經營主體。當地企業需要大力推廣和宣傳。同時需要提升新疆干果標準化程度。通過市場調查。應對主要消費群體用新理念樹立全新品牌形象,更新從以前個頭大、味道好到糖度、果徑、果重等的品質參考。干果品牌的核心是品質,要加快核心基地建設,要扎實搞好干果規范提升。嚴格落實生產標準化,確保產品真實可信。通過品牌戰略,以過硬的質量、先進的理念和專業的品質,推動干果的工藝和質量全面與國際接軌,提升競爭力。
(六)積極開發國外市場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因此,新疆干果出口應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的優勢。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深化上合組織國家合作,加大新疆干果品牌的宣傳力度,提高新疆干果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同時,為了促進新疆干果出口,瞄準北美及歐洲等發達國家作為新疆干果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加快新疆干果市場的開發及宣傳力度,開拓新市場,這樣才能進一步擴大發展新疆干果對外出口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