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導思想指出: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綜合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所以素質和技能是分不開的。那么加強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質的培養就必須融入專業課程當中,文章以“機械制圖”課程為例說明專業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從課程標準到課堂實施以及課程考核等多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素質教育;專業課程;“機械制圖”
中圖分類號:G711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7-0114-02
一、概述
素質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1]。《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導思想指出: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可見,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專業技術技能培養是完全分不開的。發達國家中,以社區學院為主的美國高職教育在傳授技術技能課程的同時也設置了普通教育課程,這些課程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心理學、語言、技能、人文學科等,規定包括自律、守信、懂得自己和他人的關系、調控自我等17種品質,學生必須選修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課程來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日本的短期大學也是將多門課程融入一個學科教育領域,培養既有專業技術又有高尚情操的現代從業人員。
我國《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后,各高職院校在加強思想政治和人文素養教育方面相繼做出了不同幅度的改革與實踐,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的同時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結、愛崗敬業精神、工匠精神等,比如,有些院校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護理專業、文秘專業等課程中,工匠精神融入機械制造專業、焊接技術專業等課程中,等等。
二、專業課程素質教育
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綜合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備受關注, 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 旨在實現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養的優化提升[3]。思想政治教育要解決人的認識和態度問題, 但認識和態度的改變是不可能立竿見影的, 既需要適當及時地“觸發”, 也需要持續不斷地“強化”[4]。改革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手段、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目的都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綜合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技能的同時滲透人文素質、職業素質的培養,在專業課程當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提到“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要堅持在改革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段講話指出學校的每門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都要有機地融合,找好結合點,抓住切入點,貫穿全程,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專業課不僅要“授業、解惑”,還要“傳道”。我們在專業教學的同時,要充分挖掘思想、道德教育要素,并通過與教學內容的融合,引導學生實現人文知識的內化和道德情操的提升。
“機械制圖”這門課程是學生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對學生技術技能養成以及今后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與智能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在“機械制圖”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三、機械制圖素質教育
1. 教學標準是指揮
“機械制圖”在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框架下,采用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小班額上課管理制圖、課程標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涵,注重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我們在校本教材中加入了名人名言、名人典故、大國工匠、唐詩宋詞等內容,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2.課堂實施是關鍵
課堂是教學實施的主渠道,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地融合到課堂教學中才是關鍵,目前我院已將“機械制圖”課程進行理實一體教學改革,同時將思想政治元素更深入、更廣泛地融入教學內容,采用合理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帶入課堂,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合適的切入點有機地融合到“機械制圖”這門專業課程當中,例如,鼓勵法、古詩法、故事法,等等。例如,學生學習消極時,引入《勸學》《惜時》等古詩,教育學生要珍惜時光、認真學習,引入《游子吟》《母別子》等古詩教育學生學習在外,母親在家擔憂,要刻苦學習才能回報父母,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學生做事不夠認真仔細時,引入大國工匠事跡教育學生追求工匠吃苦耐勞、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例如,引入“古代四大發明”教育學生要有愛國主義精神,將這門課程改革為技能素質、職業素質、人文素質三位一體的課程(見下表)。既培養了學生職業技術技能,也同時培養了學生獨立的人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了學生的情商、與人溝通的能力等。
3.課程考核見成效
我院已經對課程改革專業實施改革方案,目前這門課程已經實行過程性考核評價,針對課程教學實施過程從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和職業素質等多方面制訂評價標準。例如,在素質考核中,加入團隊合作評分、愛崗敬業評分、誠信意識評分、安全意識評分等考核項目,既考核了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對學生的素質進行了全面的考核。通過和普通班級的對比,改革后的班級學生的整體素質優于普通班級。
參考文獻:
[1]劉旭瑩,楊嬋娟,馮香艷.高校護理專業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8(26):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 953/201508/t20150817_200583.html,2015-07-29.
[3]張艷艷,王華.多元背景下高職文秘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研究[J].才智,2015(11):196.
[4]葉靜漪.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3(2):6-8.
課題名稱:機械類專業“機械制圖”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2018ZCY177)。
作者簡介:邢艷秋(198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機械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