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成

馬鞍山市老年大學正確處理老年教育既要“娛樂康健、歡度晚年”,更要“凝心聚力、老有所為”之間的關系,重視發揮“三個作用”,充分展現了老年學員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發揮了老年大學在文化養老、加強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陣地作用。
一、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學校成立臨時黨總支,教學系建立臨時黨支部,各班級建立臨時黨小組,實現組織全覆蓋,深化黨建增添正能量。一是培育“紅色陣地”強組織。堅持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通過形勢政策報告會、國史國情專題講座、專題學習教育會議等,認真抓好臨時黨組織政治理論學習。如,組織主題黨日、經典頌等活動,舉行紀念改革開放40 周年、新中國成立70 周年主題征文活動,促進黨建工作深入開展。二是激活“紅色細胞”增黨性。學校臨時黨組織建立后,學員黨員有了“新娘家”,黨性觀念增強,思想覺悟提高,紛紛亮身份、盡職責、作表率。帶頭遵守校紀校規、維護課堂秩序;帶頭為學校發展出主意、想辦法;帶頭開展學習,交流思想,發揮余熱。三是建成“紅色家園”耀黨輝。各支部圍繞學?!拔逦⑽鍖А秉h建方案,積極推進“微黨課”常開、“微公益”常做、“微典型”常樹、“微建議”常提、“微心愿”常圓等活動;黨員經常性開展思想引導、行為督導、心理疏導、健康互導、生活幫導等活動,老年大學成為釋放正能量的高地,為學校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發揮文化引導作用。學校堅持以“求真、向善、尚美”為導向,努力培育主題鮮明、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其積極引導和社會輻射作用。一是唱響主題文化。圍繞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紀念新中國成立70 周年,舉辦“走進新時代 唱響中國夢”民族之聲音樂會、“輝煌七十載 筑夢新時代”教學成果展,參加“我的祖國我的城”千人讀書朗誦會、“放歌新時代”歌唱比賽等,通過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為新時代新生活加油鼓勁。二是活躍宣傳文化。學校依托“一報一刊一欄一網一微信”綜合宣傳平臺,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老年教育成果,提高社會對老年教育的關注度。同時發揮學員網絡宣傳員作用,開展網絡發聲行動,在門戶網站、論壇、微博、qq群、微信朋友圈等平臺上,為黨委政府工作加油點贊,團結凝聚正能量。三是豐富課余文化。成立書畫協會、攝影協會等10 余個活動組織,支持開展活動,讓每個學員都有出彩機會。馬鞍山市中國李白詩歌節、“江南之花”群眾文化藝術節、周末大舞臺等全市大型節慶活動中,幾乎都有學校師生的精彩表演。老年學員唱非遺民歌、吟李白詩詞、踐鄉風民俗、頌美好生活,成為當地群眾文化骨干力量。
三、發揮延伸服務作用。學校在抓好自身建設發展的同時,積極將優質資源向社會延伸。一是在教學工作上延伸服務。積極拓展辦學領域,向城鄉延伸辦學,連續6 年在鄉村、街道社區開辦4 個支教點,定期分批選派優秀教師義務支教。免費為鄉村老年學校提供“課程超市”,方便自主選擇、自主學習。免費開辦“東方銀齡”遠程教育課程,每年開設12 個班,參學人員逾600人次。加快老年教育課程數字化改造,依托校園網“空中課堂”“空中展廳”等渠道,不斷將優質學習資源向更多老年群體輻射。二是在滿足市民文化需求上延伸服務。緊密結合老年人學習生活需求,邀請有關領導和專家講授時政、金融、法律、健康、應急等知識,精心打造了“老年百科大講堂”,先后開展了“互聯網+政務服務”講座、智能手機講座等。百科文化深深吸引了學員和周邊社區老年群體,成為展示學校特色文化的一扇窗口。三是在促進發展上延伸服務。緊緊圍繞馬鞍山市委確定的“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城市發展新定位新理念,團結帶領老年學員,響應市委號召,貫徹市委部署,筑牢思想陣地,建實精神家園。學員在家人、鄰里、群眾中,弘揚馬鞍山精神,講好馬鞍山故事,以關心、支持、參與馬鞍山新建設的實際行動,為全市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向上向善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