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華蓮

威海是中國著名的養老養生福地,“走遍四海,還是威海”就是對它的贊譽。盛泉孝愛老年大學就根植于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上。
盛泉孝愛老年大學成立于2012 年3 月,2016 年7 月乘威海市老年大學一體化辦學的東風,獲批威海市老年大學盛泉教學培訓基地、榮成市老年大學分校。盛泉孝愛老年大學以“讓孝愛文化傳播人間,傳承天下”為使命,秉持“開放、民主、創新、文明、共享”的理念,服務盛泉幸福家園及社區的老人,“為天下老人建立一個健康、長壽、快樂、幸福的家園”。
盛泉在踐行“學養結合”方面探索出三種模式。
虎山盛泉幸福家園是“康學養”示范基地,采取“以學促養”的養教結合模式。2012 年老年大學成立之后以及2016 年威海市老年大學盛泉教學培訓基地掛牌后,公寓入住老人的數量增幅明顯變大,平均入住年齡下降,人員覆蓋面變廣。很多老人在走過多個養老院后,因為盛泉老年大學的存在而選擇在盛泉幸福家園常住。這里常年居住1500 名老人,最長的居住12 年。如何落實每一位老人都能上大學?針對這些老人不同的身體狀況,公寓進行分區養老。即:
1.失能半失能區實行“尊嚴型教學”。我們為失能區老人開設“床前拉手愛心教學”課程,志愿者入戶教學,主要是通過床前陪伴、智力游戲、幸福拍手操、按摩等來豐富老人生活;為半失能區開展“輪椅課堂”,有坐姿太極、幸福拍手操、熟記陌生人等課程,讓老人有參與感,通過群聚共識讓其克服身體衰弱的自卑感;為失能失智老人開設“康復教育一體化課程”。在護理人員的陪伴下,半失能老人除通過文化課得到精神慰藉,課后也有老師督促協助身體機能的恢復。有不少老人甚至離開輪椅,實現獨立行走。
2.公益養老區實行“快樂型教學”。公益養老主要是贍養五保戶老人,他們習慣了孤獨的生活。老年大學的課堂設計主要是為了老人快樂起來。為此,主動湊近他們夏天乘涼的地方、冬天曬太陽的地方開設“蔭涼課堂”“陽光課堂”,帶他們做拍手操、集體唱歌、讀書看報,挨個動員他們參加養生早操活動。住在盛泉養老院的73 歲老人劉新通感慨地說:吃得好,穿得好,還有人每天問冷暖,有人陪說話和上課,一輩子沒敢想能有這樣的生活。由于他的房間離老年大學黨建活動室很近,他看到黨建活動室經常要組織黨員活動學習,于是準備了抹布,每天把走廊擦得干干凈凈。大家感謝他,他卻說:“這算什么呀,我不是黨員,但是黨在我心中的地位很高,我得讓黨員在干凈的環境中學習活動。能為大家做些事,我很開心。”
3.自理區實行“享受型教學”。身體條件好的老人選擇學習一門或幾門文體特長,既滿足了年輕時的夢想,又老有所樂。每天早晨7 點半開始“晨歌會”;8 點開始集體養生早操;9 點開始課堂教學、知識大講堂、演出排練活動等;下午2 點開始課堂教學以及臺球、乒乓球、讀書看報等娛樂活動;晚上6 點半開始晚間大秧歌;7 點半開始自由交誼舞。“一周不斷課,一周不重課”,這是老年大學的課程安排。
石島盛泉幸福家園是“居學養”示范基地,“以養促學”推動老年教育發展。
1.辦學場地開放。石島盛泉幸福家園1 號樓1 樓同時也是桃園街道嘉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活動室同時也是老年大學教室。教室場地開放給社區居民。他們在這里學習、打牌、看書、聊天、理療,享受盛泉幸福家園提供的為老服務。
2.教學資源開放。單個的社區老年大學由于體量較小,碎片化教學,難以保障師資和教學管理。而“居學養模式”下的盛泉老年大學社區分校可以把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人員轉化為社區老年大學學員,并把山東省校、威海市校、榮成市校的教學資源共享給平臺上的所有社區分校,開放給每個社區居民,促進社區老年教育有質有量的發展。
3.學養智慧開放。盛泉26年的創新發展,12 年的養老智慧,7 年的老年大學“學養結合”經驗,通過“七大孝愛工程進社區”,開展標準化輸出。“做標準,做連鎖,做規模。”2020 年完成100 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和100所社區老年大學的建設,這是對《國務院推進養老服務發展意見》的有益實踐。
在威海市校指導下成立關工委,“養”的范圍已經超出了老人。盛泉設立“春風助學基金”,幫助貧困孩子完成學業;盛泉“居學養”在服務好老人的同時,擴展到“爺孫攜手上大學”、知青之家、退役軍人創業就業培訓項目等都落地石島盛泉幸福家園,盛泉“學”的范圍也開放到社會上的多個層面。
嶗山鎮盛泉濱海智慧養生園的老年大學是智學養基地,特色是“智慧”,通過“學養融合”完成終身教育的理想。
1.以智助老。通過智能設備、互聯網技術、物聯網、社交平臺等協助老人學習。比如:開設山東老年大學遠程教育課堂、盛泉“養老管家”智慧課堂、盛泉電視頻道的課程資源,讓學員在屋里就能共享到省級校的優質課程資源;讓老人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就可以學習老年教育課程。

專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設計的輪椅太極
2.以智孝老。比如通過有聲圖書館、小雅音箱、AI 機器人的人機互動陪伴等等,都是借助科技手段緩解老人孤獨的內心。
3.以智養老。盛泉設計了以智養老的模式,鼓勵老年人把自己藝術特長、組織管理特長等都融合到盛泉的養老事業中,同時也獲得免費在盛泉養老的時間,實現學養融合,終身教育的理想。
2016 年7 月,乘威海市辦學“一體化”建設東風,獲批“威海市老年大學盛泉教學培訓基地”“榮成市老年大學分校”,從此盛泉孝愛老年大學有了娘家人支持;開拓了榮成府新分校、人和分校等;威海錦宏社區分校、連海社區(原半月灣社區)分校等23 所分校。威海市校“一體化”建設推動盛泉孝愛老年大學辦學質量有了實質性的提高——“教師資源,同籌共享;教材大綱,同編公用;標準、制度,同建共守;經驗、理念,同學共享;競賽獎勵,同搞共慶;信息平臺,同搭共展。”盛泉教學培訓基地還加入山東省老年大學協會、中國老年大學協會,融入全省、全國老年教育共同發展的大平臺,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和發展空間。在集團積極支持下,省市校政策的扶持下,老年大學的團隊將有更清晰的奮斗方向,更明確的發展路徑,相信盛泉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