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貴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周年,河北省懷來縣老年大學特別將28 名1949年出生的學員組成一個“與共和國同齡人”團隊。在學校舉行的“祖國好·懷來美”歌詠大賽啟動儀式上,他們身穿統一服裝,唱著自己編寫的歌曲《我與共和國同齡》。歌唱雄壯有力,詞曲蕩氣回腸,深深吸引并打動了所有的評委和聽眾。
這個團隊的成員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家庭,有著不同的愛好和追求,但都是“共和國的長子”,他們都與共和國同齡,長在紅旗下,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又踏入不同的人生歷程。他們身上深深打上了共和國成長的印記,他們的血液里流淌著共和國波瀾壯闊的歷史激流。
張懷明,1949 年10 月出生,是從懷來縣山區走出來的高級礦業工程師。1968年中學畢業后,他以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方式分配到八寶山煤礦。經過六年多的井下采煤鍛煉,被送到唐山礦業學院采礦系采煤專業學習。1976 年唐山發生大地震時,他沖鋒陷陣,表現出色,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7 年畢業后返回八寶山煤礦。他以采煤為業,奮戰一生。在通風科17 年,先后完成對礦井通風、瓦斯、溫度、風機運轉等的智能監控,并第一次把計算機技術用到煤礦。1994 年晉升為高級工程師。他利用業余時間撰寫了多篇論文,其中《煤與瓦斯突出及其預防》在廬山全國煤礦瓦斯治理學術會上宣讀。退休后又到蔚縣水東煤礦擔任總工程師,還被新保安鎮水窯溝煤礦聘為技術顧問。他傾心煤炭礦業,為其拼搏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年華。
孫占海,1949 年2 月出生。1973 年入黨,河北承德農業學校畢業后,先是在村務農,后到鄉當文教助理、秘書、黨委副書記,又調往縣委組織部和司法局任職。他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奉獻一行,在鄉鎮是先進工作者,在機關是模范帶頭人。1995 年被中央宣傳部、國家司法部評為“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工作者”。離崗后,他退而不休,學而不止,幾年來,先后編寫創作各類歌曲20 多首,并匯編成書,送往全縣各中小學校。《我與共和國同齡》由他作曲,并在《懷來報》刊登發表。2006 年他加入懷來縣關工委講師團,已在10 多所中小學宣講董存瑞的事跡,以奮斗不息的精神為英雄家鄉增光添彩。
這個特殊的團隊里共有8 名黨員,他們青年時期有著相似的經歷。不管怎樣,他們堅信黨是救星,國家是依靠,這是永恒不變的信仰和自豪。不管走到哪里,他們都是佼佼者和被人稱贊的精英。
團隊中人人都有特長,個個才藝出眾,對文化藝術有著執著的追求,文學班的徐躍前就是個突出的代表。他1949 年5 月出生,從小酷愛畫畫。先是畫“小人書”上的人物畫,還經常和一堆泥巴,玩起泥塑。18 歲他進入縣辦美術學習班,1980 年參加天津業余美術畫院函校學習。1999 年他創作的《同樂松鷹圖》在中國美術館展覽,被組委會評為跨世紀翰墨技術人才。2000 年他的《故地重游》在大慶塞北獲得金獎。2002 年被國家級社團藝術系認證為優秀國畫師。2010 年被評為盛世中國文化人物,畫像入選“2010 年中國藝術人物”專題郵票圖案。他成了村里有名的繪畫大師,全村百余米的文化墻也出自他手。為迎接2022 年冬奧會,他正創作一幅三四十米長,從延慶到雞鳴驛古城的洋洋巨作,通過勤奮不輟的努力,創寫自己精彩的繪畫人生。
團隊中,有可以參加文藝演出的各類優秀人才,有樂器演奏者、男女聲獨唱者、戲劇表演者和主持人。李殿元是全縣有名的表演達人。他1949 年7 月出生,從十幾歲唱到70 歲,從懷來縣唱到延慶縣。早在1964 年他就參加了村里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1965 年加入共青團,1967 年參加張家口地區春節慰問團。1973 年參加河北省第六屆團代會,期間多次到省、市、縣參加文藝演出。2014 年參加延慶和懷來兩縣晉劇協會,并擔任劇團團長。50 多年來,他當過農民,開過商店,任過村干部,當過醫務員,始終不忘戲劇表演。他說:“戲比天大,戲中有戲。”每次來老年大學,他都要乘車趕40 多里路程。每當化完妝,唱起晉劇《打金枝》和《秦香蓮鍘美案》,他就神采飛揚,氣宇軒昂。他是位普通的老年學員,更是位地地道道的戲劇表演藝術家。
團隊的另一個特點是特別注重家規家教,像古人一樣堅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行書班學員李秀珍,1949年10 月出生。雖只有小學文化,又生長在農村,但“苦不忘尊,貧不失教”,嚴明豁達的家規家教很早就讓她學會了與人為善。出嫁后對年邁的婆婆孝敬有加,直至陪伴到老。退休后她參加了老年大學花鳥班學習繪畫,2013年出版了個人書畫作品專輯。愛人黃萬鵬是高級教師,嚴謹的家教使他們深深懂得“教人者己先受教”的道理。從2003 年開始,每年春節全家人團聚時,他們都開展一項集“敬、孝、親、賢”為一體的除夕廚藝大賽,每人自備良材,做兩個拿手菜,然后按最佳創意、最佳營養搭配、最佳造型、最佳合作的標準評比發獎。開賽前先祭祀已故長輩,比賽后相互敬酒祝賀。這項活動已堅持17 年,對教育子女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8 月,是夫妻二人的金婚紀念日,兩個兒子為他們舉辦了慶祝喜宴。長子給父母的致辭是:五十年福慧,雙修耀德門。恩愛夫妻情無限,同賀金婚,白首永相伴;經風雨同患難,時光流逝,真情永不變。
另一位成員李桂英,1949 年7 月出生,退休后到老年大學文藝班、舞蹈班學習,后又學習攝影,經常外出采風,攝影作品《葡萄喜獲豐收》在學校活動中榮獲三等獎。作為兒媳,她對老人特別關心體貼,孝順賢惠,主動為在老年大學學習的公公繳學費,并陪老人一起上學。老人80 歲誕辰那天,還給老人裝裱了一個精致的大紅“壽”字。一家四世同堂,父慈子孝,其樂融融。李桂英還被小區居委會評為“社區好人”,并被表彰宣揚。
70 年滄桑巨變,這28 名共和國同齡人隨著共和國的脈動一路前行。他們朝氣蓬勃,不忘初心,奮力拼搏,闊步邁向祖國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