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0日至11日,中美于華盛頓舉行新一輪高級別磋商,雙方進行了坦誠、高效、建設性的討論,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并討論了后續磋商安排。雙方同意共同朝最終達成協議的方向努力。
華泰證券:貿易摩擦“停停打打”進入“停”的階段,利好人民幣匯率及風險資產走勢,預計人民幣匯率短期或迎來升值。盡管貿易領域談判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未來中美大國博弈仍可能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領域展開,博弈將是長期過程。未來中美關系仍沿著“W型”走勢前行,對事態發展的判斷應當遵循“市場一致悲觀的時候要樂觀,市場一致樂觀的時候要謹慎”的原則。長期來看,我國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做好自主可控領域,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仍是以不變應萬變,我們仍然堅定看好人民幣核心資產。
國海證券:美方取消對2500億中國產品進一步加征關稅當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國外需,而且也傳遞了中美摩擦并未進一步惡化的信號,有助于提振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有助于緩解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然而,協議的內容顯示雙方談判的進展仍然比較有限。中國在核心的結構性議題上并未做出讓步,美方似乎也沒有放棄持續加征關稅推動中美逐步脫鉤的戰略。管理包括經貿關系在內的中美關系仍然挑戰巨大。
德邦證券:在經濟與政治雙重壓力下,美國更急于達成協議。這主要是美國國內經濟和政治的共同作用結果。首先,近期美國經濟表現不佳,公布的數據也都低于市場預期。其次,特朗普近期身陷總統彈劾案之中,他急于在中美貿易問題上取得積極成果,以獲得民眾支持率。預計之后雙方將會盡快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中美領導人可能于11月APEC峰會期間,簽署協議。我們預計人民幣也將受到談判結果利好,逐步回升。
聯訊證券:中美貿易摩擦具備長期性和反復性的特征,中美之間的博弈道路依舊很長。三季度,A股市場對中美貿易摩擦的負面信息反映邊際鈍化,市場韌性明顯增強??紤]到目前正處于三季報業績驗證期,配置方面,重點關注前期領漲且業績相對穩定的科技、消費龍頭,以及受益于逆周期政策跟進的金融、基建板塊,風險偏好有望提升,避險資產可適度規避。
國信證券:如果后續中美的經貿磋商能夠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往前走,對中國經濟、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都將有積極正面的影響,這將有助于減輕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維持中國經濟的相對韌性。因此,我們認為,第一,經濟的韌性還在、盈利的穩定性仍在、自主可控國產替代的趨勢未變,消費和科技龍頭占優的大方向不會有變化。第二,一些前期對于出口、經濟、匯率等因素,股價預期和調整較為充分的品種,可能會有修復性的機會。

9月CPI同比擴大至3.0%、PPI同比則降至-1.2%,二者分化加劇,本質是當前經濟供給沖擊和需求收縮均有所加劇。9月豬價同比漲幅接近70%,并帶動一系列肉類消費品價格普漲,當前能繁母豬存欄和生豬存欄仍未見底,“豬瘟疫情”帶來的供給沖擊將持續至明年下半年。而CPI服務項持續回落,PPI生產資料項通縮加劇,則顯示了需求收縮的影響。展望后市,豬肉供給沖擊將支撐CPI進一步上行,尤其是1月份疊加春節錯位因素CPI大概率破“4”;CPI向PPI傳導、逆周期政策發力,以及供改帶來的產能利用率保持韌性,當前PPI處于磨底的過程中。
——摘自方正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