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祿
就創業板公司三季度業績預告情況看,整體盈利改善明顯。以業績預告上限統計,板塊中有可比數據的744家公司的整體凈利潤預計將實現13.02%的同比增長。
十年前的10月23日,創業板舉行了開板儀式,同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上市,當日總市值達1399.67億元。十年后的今天,登陸創業板的公司已擴容至773家,總市值也增長至5.67萬億元。在創業板設立十年中,既走出了康泰生物、秦格醫藥、愛爾醫科等超級大牛股,也走出了金亞科技、國民技術、向日葵、天龍光電等超級熊股。
目前來看,創業板公司雖然只有少數幾家公司發布了正式三季報,但預期業績都已提前發布。就三季報預期業績來看,創業板整體盈利情況明顯改善。若以全部公司預期業績上限統計,則創業板中有可比數據的744家公司的整體凈利潤,預計將同比實現13.02%的增長。
結合歷史財務數據統計,自2018年三季報以來,創業板公司整體歸母凈利潤連續4個報告期同比增速墊底A股,其中2018年度整體凈利潤較2017年同期大幅下滑了69.43%,是4個報告期內表現最差的。當時,板塊中有347家公司在報告期內業績同比以下滑收官,占板塊內全部公司比重的47.34%。
今年以來,雖然創業板在前兩個報告期的整體凈利潤下滑幅度較去年年度明顯減弱,但也仍保持在兩位數:一季報創業板整體業績下滑了14.81%,上半年業績下滑幅度增至21.32%。根據目前已公布的創業板正式三季報和三季報業績預告統計,剔除上市不久且沒有去年同期可比數據的28家公司,余下的745家創業板公司今年三季報的整體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約為-11.29%~2.97%,由此來看,即使全部以預告公布的凈利潤下限統計,板塊整體的凈利潤下滑幅度也會明顯改善,若剔除預計前三個季度大幅虧損101.97億元~102.2億元的樂視網的影響,則余下的744家公司整體凈利潤以預告下限統計,下滑幅度將縮減至0.98%,若以預告上限統計,則744家公司的整體凈利潤將實現13.02%的同比增長。
從個股的絕對盈利金額統計,溫氏股份預期為創業板公司中最賺錢的企業。在肉禽市場行情較好的背景下,溫氏股份積極發展養禽業務,實時增加投苗措施,三季報預計凈利潤有望實現59.5億元~61.5億元。邁瑞醫療、寧德時代身為創業板中醫藥和新能源汽車的龍頭公司,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主營業務核心產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也均預計將實現30億元以上的凈利潤額。

如果從三季報凈利潤的增長幅度統計,在完成正式三季報披露的公司中,藍曉科技的業績增速最快,2.3億元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64.59%,究其業績增長來源,主要是下游領域需求持續釋放,新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大項目逐漸落地等。而若根據預告給出的增長預期看,則是上海新陽、星徽精密、遠方信息的業績預增幅度最高,凈利潤同比預增幅度都超過了10倍,不過從這些公司的業績增長原因看,上海新陽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受商譽減值影響,公司出現了較大額度的虧損;同時今年又出售了所持有的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26.06%股權,僅投資收益就確認了3.08億元,對報告期內凈利潤的影響額為2.618億元,而預告給出的三季報凈利潤預期值為2.87億元~2.91億元,如果剔除投資收益的影響,公司盈利額十分微薄。同樣三季報業績預計大幅增長的星徽精密、遠方信息,本期業績的增長原因也均得益于外延式收入的粉飾。
分析統計創業板公司的長期業績增長情況,首批于2009年10月30日掛牌交易的28家公司中,只有愛爾眼科和機器人兩家在上市以來至2018年的9個完整年度中,歸母凈利潤始終盈利且持續實現業績同比增長。
以歷年的業績增長幅度看,愛爾眼科最為穩定,2014年以來,公司已連續5年凈利潤同比增速始終保持在30%以上。在今年前兩個報告期內,愛爾眼科再次實現37.84%和36.53%的凈利潤增長。最新的三季報業績預告顯示,預期11.63億元~12.53億元的凈利潤將再次實現30%~40%的業績增速。從基本面變化來看,該公司的內生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視光業務快速擴張、持續提速增長。特別是考慮到公司仍有大量的未成熟醫院處于業績加速爬坡期,且持續增加高成長的視光業務布點,預期未來幾年,公司的長期增長動力依然充足。正是在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下,愛爾眼科股價自上市以來已累計上漲了1520.79%,成為一只真正意義上的十年十五倍牛股。
相較愛爾眼科,雖然機器人自上市以來的歷年年度業績表現也保持了盈利且增長,但從增長幅度看,則相對有所偏弱。2016年以來,其已連續3年凈利潤增速只有個位數。在今年以來各報告期中,公司一季報的凈利潤增速還有10.81%,中報時已降至1.12%,而最新的三季報業績預告顯示,受宏觀經濟環境及中美貿易摩擦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下游行業客戶的投資力度減緩,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較同期下降,期間凈利潤很可能會出現15%以內的同比下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基本面表現雖然低于預期,但憑借著此前歷年業績的持續增長,公司上市以來股價還是累計上漲了351.44%,遠遠好于同期創業板指數67.99%的漲幅。
若將對創業板公司的統計標準擴大,可發現2019年前上市的創業板公司中,上市以來年度業績從未出現虧損或下滑的公司有87家,其中宋城演藝、東方國信、光環新網、萬孚生物、拓斯達等13家公司年度業績增速始終保持在15%以上。不過,從今年三季報的業績預期看,其中銳科激光、新余國科、光庫科技等公司凈利潤預計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逐漸從“重量”向“重質”轉變,在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貿易關系背景下,科技創新承擔著前所未有的重擔,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無疑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從統計結果來看,A股市場中目前信息技術產業的占比僅有10%左右,與美國等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登陸A股市場,預期科技創新產業將會成為集聚高政策紅利、高成長性和高投資回報的板塊之一。
成分股是被市場長期驗證的科創企業和行業細分龍頭,是真正的科技核心資產,能夠向投資者分享科創板塊的高成長與紅利。從創業板成分指標股來看,創業板50指數集中了創業板市場知名度高、市值規模大、流動性最好的50家企業,為投資者提供了分享創業板市場高成長的良好思路。若剔除非科技資產如溫氏股份、湯臣倍健等,通信、計算機、半導體、醫藥、傳媒等核心行業的個股占比合計超過了90%。

當然,在創業板50標的股中也不乏有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的公司。如華誼兄弟三季報凈利潤就預計虧損6.46億元~6.51億元;寒銳鈷業三季報凈利潤預計虧損3800萬元~4200萬元。而高興新、萬達信息等20家公司,今年三季報也預計將出現不同幅度的業績下滑。但更多的標的公司卻是實現了前三季度預期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如身為鋰電池板塊的核心資產,億緯鋰能因各系列產品市場需求旺盛,產品毛利率上升,盈利能力快速增長,三季報凈利潤預計將實現超過200%的增長;生物疫苗龍頭智飛生物;創新藥、仿制藥龍頭泰格醫藥;健康中國、智慧醫療概念股衛寧健康;國產軟硬件龍頭中科創達;新能源汽車龍頭寧德時代等,三季報凈利潤預增幅度均在50%以上。
正是在創業板整體業績逐步改善下,機構開始加大了對創業板公司的調研,從7月份以來機構的調研情況可以看出,有27家公司期間得到了機構投資者不同程度的關注。調研次數上,光環新網曾先后接待了機構的多達15次調研。而參與機構的密集度上,樂普醫療則獲得了184家機構的集中圍觀。在機構調研加大的同時,還可看到,這些公司還獲得了外資的重點關注,如樂普醫療入選了MSCI中國概念和富時羅素概念,光環新網也是MSCI中國概念公司中的一份子,近3個月中,分別被北上資金累計增持了3440.44萬股和6025.31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