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平 相雷 吳志毅 楊梅
摘要: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加強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問卷調查法分析當前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現狀的主要問題,如教條主義與形式主義、重組織發展輕思想教育、理想追求的功利性較明顯、重理論輕實踐等問題。最后提出構建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教育引導機制、組織管理機制、組織生活機制、監督評價機制。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黨員經常性教育;大學生黨員
一、全面從嚴治黨與黨員經常性教育
(一)全面從嚴治黨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偉大的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1)
(二)黨員經常性教育
黨員經常性教育是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大學生黨員是高校學生中的骨干精英,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接班人,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中堅力量。因此,高校更應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切實提升大學生大黨員培養教育的管理水平,深入貫徹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工作機制,培養出理想信念堅定和政治品格過硬的大學生黨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人才保證。
(三)全面從嚴治黨與黨員經常性教育的關系
第一,全面從嚴治黨,特別是對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是高校黨組織新時代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重要指導思想。
第二,黨員經常性教育有助于高校黨組織貫徹落實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工作需求。黨員經常性教育是全面從嚴治黨對思想建設新思路的體現。為此,從根本上、思想上鞏固和加強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的經常性教育,對貫徹落實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工作要求具有十分顯著的現實意義。
二、當前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現狀
(一)調查問卷設計及樣本
為了進一步了解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的現狀,從學生、基層黨支部、二級學院黨委等三個方面設計調查問卷,問題主要包括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的內容、現狀、問題等方面。問卷調查選取了上海海事大學的黨員為樣本,共發放問卷466份,回收有效問卷466份。身份特征為:本科生黨員占51.29%,研究生黨員占39.7%,高校教師黨支部的教師黨員占9.01%。
調查結果的總體數據表明:隨著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各項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以及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高校大學生學生黨支部和教師黨支部建設的各項工作趨于完善,基層黨組織與二級學院黨委在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中發揮著長足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二)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的主要問題
在“您認為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存在的最主要問題”一題中,54.08%的大學生黨員認為經常性教育教條和學習流于形式,有30.47%的認為內容單一,重理論輕實踐,另外15.45%的認為重組織發展輕思想教育。
第一,教條主義與形式主義。目前大學生黨員的學習方式主要還是通過黨校集中培訓和黨支部組織的學習交流會。有些大學生黨員的學習目的還僅停留在應付考試、完成學習任務上,缺乏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黨的理論知識學習趨于表面化、教條化。
第二,重組織發展輕思想教育。目前高校基層黨組織仍然存在重組織發展輕思想教育的學生黨建觀念,導致了高校基層黨組織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走程序、整材料上,而忽視了對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的經常性教育工作,導致黨員發展的“質量”跟不上“數量”。
第三,理想追求的功利性較明顯。大部分大學生黨員在理論和思想層面上已經認識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但是仍然無法準確回答出“你的理想信念到底是什么”事問題,仍然具有模糊性傾向,就算回答出了,大多數也僅僅是停留于注重個人理想追求的功利性和實用性階段。
第四,重理論輕實踐。大學生黨員普遍希望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采取實踐性更強的教育方式,比如情景教學和案例教學。當前高校黨組織內容仍然是以線下集體教學加線上的理論學習平臺輸出,缺乏一定實踐性。
三、建立和完善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的長效機制
(一)建立健全教育引導機制
建立健全教育引導機制是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的重要載體。
第一,發揮理論教育引導機制,完善三大教育體系。三大教育體系即道德觀念教育體系、理想信念教育體系、角色強化教育體系。通過道德教育,讓學生黨員認識到要做好一名學生黨員首先要遵守規則,同時要樂于奉獻、不求回報;通過理想信念教育,讓大學生黨員克服功利性的理想信念思想;通過角色強化教育,讓大學生黨員牢記其黨員身份,所言所行皆代表黨員,必須在政治思想、學習能力、工作能力、日常生活等方面表現出黨員的先進性。(2)
第二,發揮實踐教育引導機制,構建三大實踐平臺。一是要構建基層黨組織實踐平臺,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二是要構建校內志愿服務實踐平臺,發揮校內黨建作用,聯系校內志愿服務點,安排黨員定期在校內從事志愿服務活動。三是要構建校外志愿服務實踐平臺,主動聯系高校合作企業、周邊社區、需要幫助的群眾群體,向外輻射黨員的先進性作用,發揮實踐教育的貼合實際、解決問題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制
建立健全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組織管理機制是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取得成效的關鍵一環。要抓好高校黨建工作,就得抓好黨支部建設。要抓好黨支部建設工作,就得建立健全高校黨組織管理的長效機制。
第一,健全學習型黨支部組織建設。這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的重要抓手,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二,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習實效。新時代大學生黨員應注重加強學習黨章黨規、黨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特別是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注重加強大學生黨員主動學習的能動性,加強其黨性修養和道德修養。
第三,創新學習形式,改進學習方法。高校基層黨支部應將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基層黨支部書記應注重組織工作的創新性,激發起大學生黨員的學習熱情,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三)建立健全組織生活機制
第一,堅持黨支部“三會一課”制,根據學習計劃和目標建立起學習交流制度,建立學習考評制度。
第二,增強大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社會責任意識以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搭建各類黨員服務實踐平臺。如設立“大學生黨員服務站”“大學生黨員先鋒實踐團”等服務機制,將黨員服務深入到社區、校園等各類場所,從組織生活的志愿者服務考評中將黨員的先鋒模范落至實處。充分利用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職能,加強高校與公司企業、社區街道、政府機關的廣泛聯系,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校外社會實踐基地,為大學生黨員搭建服務社會的平臺。
第三,通過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大學生黨員進社區、進企業、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引導大學生牢記黨的宗旨、重溫黨的歷史。
(四)建立健全監督評價機制
建立健全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監督評價機制是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取得實效的保障。
第一,科學制定。該監督評價機制要體現系統性、客觀性、全面性的特點,同時體現目標導向功能。(3)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具體要求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制定系統、客觀、全面的考評指標一級體系。根據大學生經常性教育工作的實際要求,將一級指標體系進行分解細化,形成具體的量化標準和客觀分值。
第二,嚴格執行。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的監督評價過程要體現公平公正、合理規范、深入調查、嚴格規范,并且及時將監督評價考核結果通過黨建微信公眾號、黨建櫥窗、支部大會等多種途徑公布。監督評價考核機制要注重收集學生、專業老師、輔導員對被考核對象的評價意見,并及時反饋,保證監督評價機制的科學、規范、民主。
第三,合理運用結果。監督評價機制只是手段,但是要對評價機制的結果進行進一步合理運用,基層黨組織要對監督評價機制的結果融入到積極分子考察、預備黨員轉正、年度民主評議、黨員評獎評優等日常工作中,對于考核優秀的大學生黨員要進行宣傳表彰、激勵鞭策,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大學生黨員,應及時進行談話教育并責令整改,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起“四個意識”,嚴格貫徹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要求。
注釋:
中共中央宣傳部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22頁。
王小莉:《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有效途徑——以大學生黨員標準為分析視角》,載《上海黨史與黨建》2010年第8期,第40頁。
嚴永偉,王欣,張衛:《建立和完善大學生黨員經常性教育工作新機制》,載《唯實(現代管理)》2017年第12期,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