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嘉
摘要:隨時近年來國際化交流的加深以及版權貿易的發展,國內出版社從國外引進優秀書籍以及更好的教學理念成為了一個有效提升國內教材質量以及為教學提供更多資源參考的途徑。本文著重討論數學類教材在引進方面的注意點,以及國內、國外數學教材的異同。總結各自的特點,以力求吸取經驗,發揮創新精神,為更好地服務教學,打造出版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精品教材。同時在引進外版書籍的后續環節中,提出必要的注意點,使得引進流程更加順暢,圖書出版也更加有效。
關鍵詞:教學;書籍;版權
數學類書籍有其學科上面的特點以及外版書的固有類型。比如:引進前蘇聯的教材,多半是前蘇聯的教學體系,注重定理的證明以及公式的推導。書中內容嚴謹,方便教師教學,但是對于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要求。這與前蘇聯數學教育精英化的傳統是分不開的。而相比歐美的教材更注重實用性,同時篇幅也相對比較多,目的是方面讀者自學,其中大部分使用案例以及實用性來引出數學理論,以問題為導向講述數學內容,其中的版式以及插圖也更加的靈活多樣,二者各有各自的特點。編輯在挑選書籍的過程中,應當對于書籍的編寫模式以及與國內的教學基本要求相對比,看是否匹配,以便定位引進圖書后可以直接作為教學使用,還是作為相關學科的參考書。對于國外教材的形式以及寫法上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在通過調研確定引進某類書或者某本圖書后,策劃編輯還需要考慮和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采用多樣的引進方式
考慮讀者的需求,引進外版書的方式可以不局限于常見的英文影印或者翻譯,還可以嘗試采用中英文對照、編譯、原文影印改編(包括刪減),或者影印加中文注釋等其他方式引進。目的是一方面使在國內“落地”的圖書更符合我國數學教學的特點,另一方面考慮書籍的篇幅與國內數學課時的匹配程度。還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某些公司的全文影印書籍,由于公司對新版書籍影印有版權保護期,所以只能采用刪減或者改編或者加中文注釋等方式引進最新出版書籍的影印版權。對于改編的書籍,譯者需要與外方出版社溝通,提前給出改編的方案,有時候也需要爭得原作者的同意,打造本土化的產品。
(二)配套資源以及版權清權要仔細落實
書籍的電子版以及配套的教輔資源最好可以在申請版權時確定,主要需要確認外方是否能夠免費或有償提供原書電子文件或者可編輯文件。常見的電子文件格式有pdf,word,以及Tex等,尤其注意外方是否提供圖片類的源文件,如果書中涉及圖片或者照片,需要首先確認書中是否有第三方權利的情況,若涉及第三方的權利,則需要進行圖片清權等工作——即向圖片的權利人提出申請并獲得授權。因為我國出版工作要求封面和CIP上包含作者的國籍以及作者簡介等內容,因此為避免無法從網上查到作者信息的情況,可以要求外方提供作者信息。其中涉及數學家的照片以及生平簡介需要仔細核實,照片引用方面要特別注意。如果需要使用原書封面作為翻譯版的封面,需要提前和封面權利所有人事先溝通,以避免侵權問題。書中配有網站鏈接或者配套數據資源,程序等,需要在國內的網絡環境下測試后再放在書中,有時會出現因為防火墻打不開資源的情況。
(三)尋找譯者以及把握翻譯周期
一定在選題申報成功之后再與作者簽訂委托翻譯合同,以免出現提前聯系好譯者,但書籍版權沒有確定的情況。同時對譯者的選擇以及翻譯時間和質量的把握也需要仔細考量,一旦出現逾期的情況,需提前和外版公司申請延期出版。由于數學類書籍翻譯較慢,譯者的翻譯質量對于后期書稿加工復審都會有直接的影響。在選擇譯者方面最好是業內同時也是相關方向的專家,最好能有個試譯的過程,如果發現譯文沒有達到要求,及時更換譯者,一般選取前言以及書籍內的其中一章作為試譯內容比較可靠。既能夠看出譯者的語言功底,也能看出譯者的專業水平。
(四)圖書下印后的注意事項
每家外版公司對封面、版權頁、封底等要求不同,具體可參見編務系統---職能部門業務工作及編輯常見問題指導模塊中下載相關的模板。版權頁以及封面確定后,需要外方版公司核實。在預印環節可與版權部門申請外版標簽,同時在編務系統預印欄備注是否已提供標簽,以免耽誤不必要的時間。最后書籍出版后,按照合同上約定的樣書數量向版權部門提供新的樣書若干本。
做好以上四點,一本數學類外版書的全流程才算結束,從調研產品到最終出書一般周期在2-3年的時間,對于翻譯書相對周期較長,所以數學類專業書籍需要細細打磨才能最終為讀者呈現出好的效果。以上四點是引進數學類書籍后需要注意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