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摘要:近幾年,我國醫療領域一直在不斷深入改革,從公立醫院管理機制為出發點,下文將詳細闡述如何防范醫療風險與改善醫患關系,并得出有價值的實踐效果。除此之外,下文提煉出建立醫療安全和醫患糾紛績效評估指標、醫患參與型的醫療服務精細化管理、以信息化建設推進醫療安全與和諧醫患關系的目標等可借鑒經驗,僅供參考。
關鍵詞: 醫患關系 ?醫療機構 ?改革力度 ?完善機制
現階段,作為新醫改的重要內容之一,深入改革醫療管理體制、理順醫患關系已經被各大醫院當做目標。大部分醫療機構都希望能夠通過新醫改方案,進而改革管理運行機制。最后構建穩定和諧的醫患關系。本文主要闡述如何緩解醫患關系和完善健全相關機制建設,以及進一步規范診療行為和落實監管等等。除此之外,從精細化管理人手,營造醫患和諧環境與氛圍;倡導醫學人文關懷精神,尊重與保護患者合法權益。
一、綜合改革措施
1.1綜合目標考評指標創新與完善
現階段,我國已經將公立醫院改革績效納入到院長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之中,所以會與醫院財政補助以及績效獎勵總額有很大聯系。所以,各大醫院為了防范醫療風險以及減少醫療糾紛,于2016年正式修改,將醫療爭議整改一并納入到指標質量管理內,下表為具體有關醫療安全與風險防控指標。(見表一)
1.2妥善化解糾紛機制與途徑建設
1.2.1進一步和諧醫患關系
進一步落實當地政府頒發的《關于和諧醫患關系、建立平安醫院長效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并堅持建設平安醫院為最高目標。切實的保護患者和醫療機構以及醫務人員的自身權益。將醫療糾紛事件公開透明處理,以此來引導患者依法維權。最后通過一系列調解與訴訟等等方式妥善解決。
1.2.2推進“三調解一保險”
各大醫療機構應該積極建立以醫療糾紛人們調解為主體的,醫療糾紛院內調解與司法調解的責任風險分擔機制。除此之外,還有相關聯系的醫療糾紛處理體系,并大力健全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組織保障機制,提升人民調解成功效率。
1.2.3一站式醫患溝通中心
本地區2級以上所有公立醫院對以往群眾訴求受理渠道進行梳理,將分布在醫院辦公室內和門診辦公室以及醫務科部門的受理職能,一并歸到一站式醫患溝通服務中心內。并建立二十四小時全天訴求受理熱線,將投訴受理方式公開在醫院掛號廳以及住院部門口處,將解決訴求以及舉報電話全部公開給群眾。
1.3規范臨床診療行為與落實監管
1.3.1推廣臨床路徑
近幾年我國相關部門,要求不斷加強以電子病歷為中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提升臨床路徑信息化管理水平,持續增加管理病例入徑率,最后真正實現患者“明白就醫”的目標。
1.3.2合理用藥管理
1.3.2.1建立與完善臨床用藥監控系統
為了實時進行動態監測和預警干預,需要通過抗菌藥物的臨床用藥診療信息預警平臺,對用量比較大的藥品進行全天監控,除此之外對異常狀況要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堅決避免不合理用藥的情況發生。
1.3.2.2優先使用基本藥物
我國藥品監督部門清晰指出,各大級別的公立醫院務必要優先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并規定三級綜合醫院以及中醫院要高于30%,三甲醫院高于25%。要積極開展基本藥物制度宣傳大會,不斷提升管理者政策水平以及醫務人員合理用藥的能力。
1.3.3“陽光用藥”信息公示
進一步深入“陽光用藥”工程建設的意見以及一系列相關文件,并不斷完善。目前,臨床用藥服務要堅持三個知道。第一,患者們能夠從醫生那里得知藥品相關知識,第二,患者能夠從醫院公開的藥品價格中查到,此藥品的價格。第三,患者能從醫院公示中找到,相關醫院合理用藥的信息。
1.4醫學人文關懷和志愿者服務
1.4.1體現良好風貌
為了更好的體現出各級醫院工作人員良好的風貌,要求他們衣著整潔、規范并佩戴工作牌,在與患者溝通時,要秉著尊重、和藹的態度,將醫者的高尚品德展現給患者們。
1.4.2注重心理疏導
醫院管理層要定期給醫務人員進行人文教育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以及服務觀念。要求各項診療服務做到有愛心、耐心。對手術或重癥患者提供心理疏導,實施有創診療操作時采取舒緩患者情緒的措施。
1.4.3尊重患者權利
規定各大醫院要始終貫徹落實“一室一醫一患”診察制度。通過在門診室門口以及治療室處設置保密設施,不能在患者床頭寫上入院診斷。除此之外,醫務人員在制定醫療方案時,要盡可能邀請患者一起進行,使其深入了解需求增進相互理解與配合。
結束語
通過上文分析與研究可知,各大醫療機構一定要不斷加大管理機制改革力度,創新考評指標、完善糾紛機制、規范臨床診療行為最后還要加強志愿者服務,進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醫療風險與改善醫患關系,才能真正讓老百姓滿意、放心。
參考文獻
[1]丁宇.雙視角下的醫患關系在基層醫療機構中的反應及干預研究[D].新鄉醫學院,2016
[2]黃照權.面對醫療糾紛的危機管理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