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胡文鼎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有了很大進展,建筑工程建設越來越多。生態建筑設計對城市建設的面貌、城市居民舒適程度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總體城市規劃設計當中,不但要充分考慮舒適合理的問題,還要關注生態,構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促使經濟穩步前進。文中對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介紹。
關鍵詞 生態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設計;應用
引言
生態文明城市建筑是我國在國際發展中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國從發展中國家邁向發達國家的關鍵一步。生態城市規劃是當代城市規劃建設的方向,生態城市規劃是對人類生存環境、人類社會需求、人類文化傳承等方面的科學規劃理念。生態城市建筑設計規劃建設主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這一理念是在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發展理念中延伸而來的規劃建設原理,是基于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提出的具有建設性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生態城市建筑設計規劃建設在未來將會大面積應用于世界城鄉規劃建設的實施中,是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1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設計的意義
生態環境對城市規劃與人們生活帶來重要的意義。悠久的建筑歷史同生態環境緊密相關,直接將豐富多樣的地域特點以及民族傳統表現出來,而且人們正在不斷改變著對生態環境的態度。生態建筑學的形成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完善人們集聚的環境是最終任務,實現綜合效益是目標。從上述的環境認識的發展過程中可以了解到人們正在關注環境。國外從二十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實行城市生態規劃,可是到了人口逐漸增長的工業化時代,城市不斷擴張帶來嚴重環境污染的同時才開始關注環境問題。應用生態建筑來處理城市生態問題,一定要綜合多學科進行研究[1]。
2現階段生態建筑設計存在的困境
2.1 生態建筑理念意識不強
通過綜合考察建筑周圍的生態自然環境,可以較為明顯地發展,在實際的生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充分應用現代生態建筑設計理念來有效實現建筑與周圍自然生態環境的有機融合,然后在此基礎上來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自我調節能力,最終實現延長建筑壽命、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的有效目的。但是,在實際的建筑設計過程中,由于很多建筑設計師并沒有很好地人們建筑設計理念,也沒有很好地對城市建筑的實際情況有較為深刻的理解,這就使得生態建筑設計的最終結果沒有達到一定的深度,很多的設計僅僅停留在表面上,譬如建筑設計只是在建筑物周圍種植一些花花草草就可以了,這雖然可以有效增強建筑設計的自然形態,但是整體上來說沒有達到深層次的設計目的,最終將設計的結果落實到實踐中也沒有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2.2 無法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隨著生態建筑理念日趨成熟,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論知識也逐漸發展起來,在城鄉規劃的生態建筑中,這些設計理論為其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支持。生態建筑的設計工作需要不斷對以往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以此來改善規劃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城鄉規劃進行設計服務。生態建筑設計比較重視實地考察研究,如果不對其進行實地調研,那生態建筑設計就相當于“紙上談兵”。但是就目前城鄉規劃中的生態建筑而言,理論并沒有很好地應用到實踐中,理論的應用也不能直接照搬到實踐中,需要結合當地建筑的實際情況來運用理論知識,否則會導致理論與實踐分離,或是建筑的不合理。
2.3 重視程度不高
開展城鄉規劃設計的時候,因為工作人員沒有很好地重視起生態建筑的設計工作,從而阻礙了整個城鄉規劃設計的進展速度,也使城鄉規劃的設計水平處于較低的層次。實際開展生態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規劃設計人員應該把握每個區域的生態環境和地形地貌情況,著重考察工程項目周圍的環境特點,還要科學有效地運用生態建筑理念,將工程與生態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提供給居民一個舒適愜意的環境。因為城鄉規劃設計人員不夠重視生態建筑設計理念,這對于城鄉規劃設計的質量和效率也有不利影響[2]。
3城鄉規劃中生態建筑設計的改進措施
3.1 進行觀念以及方法上的創新
在實際的生態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雖然設計需要依賴一定的設計理念,但是這些設計理念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需要不斷更新發展的,這樣才能夠有效促進生態建筑設計的最終實踐結果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這就要求設計需要能夠積極借鑒優秀的設計結果,并注重做好實踐考察,建立重抽全局的規劃系統,實現建筑與周圍建筑的最佳結合,改變傳統建筑設計不利于城市建筑與周邊環境融合的不利因素,在設計中注重融合多種設計理念,最終實現設計達到較好的設計效果。
3.2 生態平衡的調節
生態建筑設計需要關注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并且全面優化建筑的建造、應用和維修工作,從而較好地保護生態環境。開展生態建筑的設計工作,可以采取自我調節和恒控管理的模式進行。加強生態平衡的調節能夠加強整體建筑物的功能,從而達到人們居住的要求。調節生態平衡還要應該根據不同環境的特征實施有效措施,比方說工作人員規劃和布局建筑空間的時候,要合理地溝通環境與建筑兩者關系。
3.3 充分利用自然生態基礎
任何一座城市都具備自己獨特的優勢,所以設計人員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首先充分了解城市的自然特征,合理科學使用生態基礎。同人工生態比較,自然生態具備更好的優勢,因此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對自然生態進行改善,實現一定的提升目的,保證其可以充分滿足城市的生態要求的同時,也不會帶來大面積的生態破壞,發揮出保護生態的重要作用。例如建筑項目規劃過程中,可以大量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實現生態化的城市建筑設計,推動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下去[3]。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城鄉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生態建筑設計。為了有效實現生態建筑設計的結果能夠達到建筑物與周圍生態環境的有機融合,需要注意深化城鄉規劃的制度改革、進行觀念以及方法上的創新、增加生態平衡的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飛.淺談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2):6-7.
[2] 李先儀.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34):102-103.
[3] 王杰.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分析[J].居舍,2018,(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