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孜麥麥提·巴克 曾志強 張玉華
摘要:風城采油二站處于國家級4A景區魔鬼城附近,往來游客較多,站場環境直接關系到作業區的整體形象,改善井區環保狀況就是改善作業區的視覺形象。經過兩年的污染整治,現場環境得到顯著提高,環境污染的主要矛盾由點少面積大轉變為點多分散面廣,采用以前機械治理模式治理難度大,成本高,通過精細規劃,科學組織,能有效完成治理任務。
關鍵詞:油污治理;全員參與;分類分治
一、污染現場調查
利用5天時間對采油二站屬地的現階段主要污染情況進行調查,發現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針對不同類型污染特點,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
1.設備表面隨著油污:抽油機驢頭、游梁本體隨著油污;抽油機底座附著油污;抽油機保溫套表面油污;緩沖罐表面附著油污。
2.地面分散點油污:井口附近地面小面積油污;管匯放空點附近油污;稱重式計量器緩沖機構下地表油污;緩沖罐防火堤內油污。
3.一般固體廢棄物:國道和油區公路兩側固體垃圾;井區內生產廢料和生活垃圾。
二、完善管理措施,激勵全員參與
1、分解治理指標,責任到班組
通過每周監督、月底考核、超額獎勵,實現了所有設備設施污染治理全覆蓋。
2、開展標準化井場建設評比活動
通過制定考核細則,每周考核排名,對優秀班組加分獎勵,以此促進標準化井場建設水平提升。
3、全員參與,開展污染治理勞動競賽
1)設備表面附著油污治理
開展抽油機底座和保溫套清潔專項治理活動。每日定目標,動員全體員工廣泛開展清理底座油污,保溫套清洗活動。截止到9月底抽油機底座清理噴涂1072口,保溫套清洗372口,井場貌煥然一新。
針對驢頭、游梁、緩沖罐等需要吊裝和高處作業的污染治理,員工自制鋼刷和鋼鏟等工具進行油污清理,降低了作業風險,加快了清理進度,節省了作業時間和成本,截止到7月20日,37個緩沖罐和43個驢頭、游梁全部清理完畢。
2)地面分散點油污治理
地面分散點油污主要包括1373口井、99座多通閥、37個緩沖罐區共計1509處,主要集中在井場、多通閥、計量器等設備附近50米處,設備周圍分散面大,厚度薄,采用機械挖掘治理40%均為不含油干土,治理成本過高。為了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風城采油二站結合實際,提出了每天3口井,60天全覆蓋的目標,每個班組每天采取鐵鍬挖掘,鐵耙搜集,集中存儲,定期回收的方式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含油污泥治理活動,截止到7月底,實現了設備設施周圍遺留含油污泥治理的全覆蓋。
3)一般固體廢物治理
(1)沿油區公路樹立4張警示牌,提示來往人員禁止亂扔棄物,提高全員環保意識,減少廢棄物產生。
(2)動員各班組利用巡檢時間攜帶垃圾袋進行井場固體廢棄物回收。
(3)先后5次組織員工利用業余時間集中治理國道、油區公路兩側固體廢物污染嚴重區域,截止10月底,共計治理一般廢棄物12噸,魔鬼城景區周邊環境衛生顯著改善。
三、實施效果
1、通過了國家環保督查組、自治區環保督查組及油田公司環保督查組的三級審查。
2、全區標準化井場建設占比提高至70%,緩沖罐體、抽油機、泵房等易污染點得到有效治理。
3、整體提高了員工保護環境意識,將安全生產、環保生產貫穿于上產穩產的工作實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