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虎
摘要:錦16塊受沉積微相的影響小層級別儲層變化大,對比差異較大,造成二元驅局部注采關系對應差。為了明確注采對應關系,我們采用VSP測井技術,利用VSP-LOG剖面準確地標定地震地質層位,落實了6-2416和丙6-A226兩口井周圍斷層的存在、及斷層的準確位置,搞清楚了構造形態的變化,并且指導剖面線上井位的小層對比研究,為下一步二元驅注采調整做好準備。
關鍵詞:儲層變化;注采對應;構造形態
1.斷塊生產現狀
錦16塊興隆臺油層于1976年投入勘探。于1979年1月全面投入開發,方案要求在有效厚度大于50m、面積在1.3km2的范圍內分兩套層系開發,其它地區為一套層系開發,采用400m井距,反九點法面積注水。同年4月實施注水開發,6月分注,當年生產原油40.21×104t,采油速度1.59%。目前斷塊已經歷了四次重大綜合調整。
錦16塊二元驅開展以來已注聚24個月,試驗區日產油從65t/d上升到197t/d,含水下降了7%,取得了較好效果。但仍有20口油井未見效或見效不明顯(其中未見效井7口,低效井10口),占總井數的55.6%,比例較大。其中因注采對應關系差不見效的油井9口,占45.0%。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錦16塊到砂巖組級別的大套儲層對比關系明確,但受沉積相影響小層級別儲層變化大,對比差異較大,造成局部注采關系對應差。因此開展了小層對比研究,明確注采對應關系,進一步提高二元驅開發效果。
2.區塊VSP測井
由于該井區三維地震資料品質相對較差,無法通過地震資料準確地落實斷層的位置,并指導儲層預測和層組劃分。基于這種情況,決定對6-2416井(1個零偏、4個非零偏)和丙6-A226井(4個非零偏)進行VSP測井,具體地質任務如下:
(1)通過6-2416井零偏VSP測井,提取精確的速度參數(層速度、平均速度、時深關系),利用VSP-LOG剖面準確地標定地震地質層位,為處理、解釋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資料;
(2)通過6-2416和丙6-A226兩井非零偏VSP測井,進一步落實兩井周圍是否有斷層存在、及斷層的準確位置,搞清構造形態變化情況,并且指導剖面線上井位的層組劃分,為下一步二元驅注采調整做準備;
(3)利用VSP測井解釋成果同時結合三維地震資料精細構造解釋,進一步落實該井區斷裂系統的展布規律,以及區域構造變化情況;
2.1零偏解釋
(1)速度參數的提取
速度是聯系地震反射和地質層位的橋梁,速度的準確與否,不但直接影響到地震地質層位的標定,而且還會影響到解釋成果的準確性和油氣預測的精度。準確提取速度參數是零偏VSP測井的重要目的。基于零偏VSP測井偏移距小,只經過一次低降速帶,在大井中安置檢波器,接收的波場受各種干擾小,近于垂直接收等特點,從Z分量原始記錄中直接提取深度與初至時間的對應關系經過計算得到層速度、平均速度、時深關系,由6-2416井零偏數據,并根據最小二乘法擬合出適合本區的速度與深度函數(其公式為Vt=V0(1+?z)1/n),具體擬合為:
V0=1660.621 m/s β=4.707×10-4n=1
轉換成時間和深度的關系為:
t =2000 *Log(1 + β * Z)/(v0 * β)
(其中,t為毫秒雙程時、Z為對應米制深度)
(2)VSP-LOG剖面對過井三維剖面的層位標定
準確的地震地質層位標定是進行合理構造解釋的基礎,利用消除了多次波等多項干擾的走廊迭加剖面對三維剖面進行準確的層位標定,可以為構造精細解釋提供可靠的依據。
2.2 非零偏解釋
(一)6-2416井非零偏VSP解釋
a、北北東方向:
6-2416井非零偏VSP剖面(非零1):以井口位置為起點,剖面目的層附近寬度500m左右,在剖面的右側遠井部位發現一條斷層,結合三維資料該斷層應該是工區北部的邊界斷層,由于斷距較大,在剖面上沒有發現斷層的上升盤,地層從井向遠井方向逐漸降低。
b、北東方向:
6-2416井非零偏VSP剖面(非零2):以井口位置為起點,剖面目的層附近寬度560m左右,在剖面的中部發現一條小正斷層,興Ⅱ5層位距離井220m左右,地層從井向遠井方向逐漸降低,并且下降盤同相軸增多,地層有變厚的趨勢。
c、北西南東方向:
6-2416井非零偏VSP剖面(非零4—非零3):剖面近似在一條直線上因此進行了聯合拼接處理,6-2416井位于剖面的中間,左側為非4,右側為非3,該剖面發現斷層2條,一條位于剖面左側,斷距較大沒有發現斷層的上升盤,另一條出現在剖面的右側,是一條小正斷層。興Ⅱ5頂界層位,大斷層距離6-2416井420m左右,小斷層距離該井160m左右,地層從井向剖面兩側逐漸降低。
(二)丙6-A226井非零偏VSP解釋
a、北東南西方向
丙6-A226井非零偏VSP剖面(非零3—非零1):剖面近似在一條直線上因此進行了聯合拼接處理,丙6-A226井位于剖面的中間,左側為非3,右側為非1,該剖面發現斷層2條,一條位于剖面中部偏左側,是一條小正斷層,興Ⅱ5頂界層位,小斷層距離丙6-A226井200m左右。另一條斷層位于剖面右側,斷距較大沒有發現斷層的上升盤,興Ⅱ5頂界層位,斷層距離丙6-A226井640m左右,地層從井向剖面兩側逐漸降低。
b、近東西方向
丙6-A226井非零偏VSP剖面(非零4—非零2):剖面近似在一條直線上因此進行了聯合拼接處理,丙6-A226井位于剖面的中間,左側為非4,右側為非2,該剖面發現斷層2條,一條位于剖面中部偏右側,是一條小正斷層,興Ⅱ5頂界層位,小斷層距離丙6-A226井240m左右。另一條斷層位于剖面左側,斷距較大沒有發現斷層的上升盤,興Ⅱ5頂界層位,斷層距離丙6-A226井380m左右,地層從井向剖面兩側略有降低。
3.構造解釋
興隆臺油層Ⅲ油組頂界斷裂特征:與興隆臺油層頂界斷裂特征依舊非常相似,斷層并不發育,只發育大小斷層4條,斷層展布為北東向和北北東向,其中,①號斷層是北西部邊界斷層,控制著工區的油水關系,其上升盤為水,工區位于該斷層的下降盤。該斷層斷距比較大,在工區范圍內延伸長度比較長有1.9Km,走向北東,掉向南東,斷層傾角比較大大約70°左右。②號斷層位于錦2-7-006井的南部,西部交與①號斷層,西部在錦6井附近與③號斷層相交后尖滅,走向北東,掉向南東,該斷層在工區范圍內延伸長度約910m,斷距0—40m,并且,斷距具有西大東小的特點。③號斷層,是工區北東部位的一條小斷層,走向北北東,掉向南東東,北部與①號斷層相交,南部與②號斷層相交,在工區內延伸長度大約670m,斷距較小只有20m左右。另外,還有一條小斷層發育在歡氣4井附近,長度220m左右,斷距0—15m,對工區斷裂有一定的復雜化作用。
結論
區塊采用VSP測井技術,對6-2416和丙6-A226兩口井進行VSP測井解釋,利用VSP-LOG剖面準確地標定地震地質層位,落實了兩口井周圍斷層的存在、及斷層的準確位置,搞清楚了構造形態的變化,并且指導剖面線上井位的層組劃分,為下一步二元驅注采調整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