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正忠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二者對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總書記說: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總書記提出了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來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指示。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在貧困地區的農村,鄉村振興戰略更是直指最廣大的農村。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因此,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時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提高思想認識,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把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各地區各部門要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抓緊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而規劃問題關鍵是編制好縣域鄉村振興規劃,縣域鄉村振興規劃涵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林地與耕地保護、綜合交通、水資源、文化與生態旅游資源、社會事業規劃等各類規劃。這里就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要保障特色產業用地
規劃布局要因地制宜,充分體現“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糧則糧、宜漁則漁”,在兼顧“糧袋子”的同時,更要考慮農民的“錢袋子”。一方面,保證傳統農業用地,發展特色種養項目;另一方面保證旅游用地,堅持農文旅相結合,按照全域旅游的發展理念,將農業農村的田園風光、農耕文明與自然景觀等資源有機結合,構建“農業+文創+旅游+養老”的發展模式,培育“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勞作變體驗”的休閑業態,實現鄉村與城鎮的互動、田園風光與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搞好產業用場規劃,既是脫貧攻堅戰中”發展生產脫貧一批“的重要體現,也保證用”產業興旺”來助推鄉村振興。
二、保障住房用地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古往今來,住房始終傾注著人們許多的希冀與憧憬,實現“住有所居”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基本的要求。做好住房用地規劃布局,必須注意以下幾類用地:
(1)保障性住房用地。政府為了解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問題所提供的限定標準、限定價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政策性租賃住房、定向安置房等構成。這類群體是社會弱勢群體,是脫貧攻堅戰中的“堡壘”,必須要保證。這類用地可以在城郊、城鄉結合部,也可以在鄉和村,要因情況而定。
(2)民俗民居及傳統村落用地。不同的地理環境養育了各族兒女,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習慣,形成了風格迥異、色彩斑斕的民情風俗和民居。這類住房是我國民族文化寶庫,應當予以保護和傳承,必須要保證。
(3)村莊擴容或新建村莊用地。一是由于一些人口眾多家庭因兄弟分家分戶需新建房屋,導致村莊擴容,這類家庭居住擁擠,住房不達標,必須要保證。二是一些村莊由于地處邊遠、地勢陡峭或因地質災害,不宜居住,需整體搬遷,新建村莊,這類用地也必須要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保證上述用地的同時,對上述所提到的地處邊遠、地勢陡峭或因地質災害而搬遷的房屋,以及村莊里的老、舊、危房和無人房,必須堅決予以撤除,并進行復墾復綠或恢復耕種。
三、保證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用地
農村基礎設施是支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是農村中各項事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農村經濟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狀況反應一個地區一個村莊的發展程度。包括交通郵電、 農田水利、供水供電、 商業服務、園林綠化、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等生產和生活服務設施等,這類用地必須保證。雖然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改善,但隨著脫貧攻堅的推進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許多鄉村公路需新建、改道和擴建,一些配套項目落地,一些民生工程新建,也需要保證用地。
四、著力打造生態宜居鄉村
我們在保障特色產業用地、住房用地和村莊基礎設施用地的同時,也應該看到鄉村需要有效治理,環境需要美化,農民生活需要提升。這就需要我們,在加大鄉村建設力度的同時,也要注重環境整治,注重生態保護。一是加大人居環境治理,美化鄉村環境,修建垃圾處理設施,避免污水橫流、遍地垃圾的現象。二是加大生態退耕,防止水土流失。對25度以上的坡耕地、劣質地實行退耕還林還草,加大植被覆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加大生態退耕、美化鄉村步伐,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努力締造“百姓富生態美”美麗新農村。
藍圖已經繪就 奮進正當其時。我們堅持規劃服務農村發展意識,堅持規劃引領,主推城鄉發展方向,堅持為脫貧攻堅服務,助力鄉村振興。作為規劃部門,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科學規劃,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報務。為加快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