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軍

繼2018年走完內蒙、東北大環線之后,今年年中開始籌劃西北線路,首選古絲綢之路上的幾個城市,中衛、張掖、海晏。如需去到這些城市,可以把去程路線規劃為北京、鄂爾多斯、中衛、張掖,再往西北的話到酒泉、敦煌則需要耗費更多時間,所以沿著張掖往南的227省道直接穿越祁連山脈,一路攀升到青海湖北側的海晏市。之后就是回程,走西寧、銀川、太原,直至北京。總線路算下來將近5000公里,與東北環線接近,總用時11天,整體節奏較為緊張,不如之前來的松快,尤其是后幾天路線。
在前期路線選擇時,一要考慮每天駕車距離還有用時,二還要考慮當地特色體現,三要根據同行人體力,其實也比較糾結。我選擇的路線大都以國家級高速公路為主,到了西北地區,才會有路況條件不太好的國道、省道。初期規劃時,對于車輛的選擇已有了大致方向,轎車肯定不適合這種長途旅行,其底盤低,如果真碰到路況不好的情況難以應付。去年開的MPV倒是可以,能裝能運,路上買個瓜果梨桃還可以滿載而歸,孩子坐著也舒服,但這類車一般都不會有四驅,爬個山啥的就怕有點問題。最終還是覺得SUV更合適,不過我指的可不是一般的城市SUV,得是尺寸大一些、四驅系統強一些的SUV。
之前跑過西北地區的朋友都應該注意到了,那邊都是豐田越野車的天下,10輛車里面估計有5輛是普拉多,外加一兩輛蘭德酷路澤。前不久一汽豐田剛宣布3.5L V6的普拉多在2020年停產,這也意味著國產普拉多即將全線停產,停產后如果想要購買此車,只能通過平行進口的渠道購買其他地區版本,現在4S店賣得可都是絕版普拉多。說來也巧,可能是為了讓絕版普拉多的越野味道保留得長久一些,一汽豐田保留了一臺3.5L V6版本的試駕車,居然還是款頂配車型,為了能夠最后再體驗一次普拉多的能力,我沒有任何猶豫地選擇了它作為自駕車型。





出發當天是周六,每當周末都是北京的出游高峰,往北走京藏高速那是自討苦吃,京藏高速在八達嶺那位置會有幾公里的蠕動。為了緩解這段擁堵,北京新修了兩條往西北方向的高速,一個是京新高速,另外一個就是京禮高速。我選擇先走京新,隨后轉入六環,再從六環駛入京禮,這樣就可以完美地避開八達嶺山區那段的擁堵。在逐漸駛離京城的過程中,旅行的感覺填滿了整個普拉多車廂。3.5L的普拉多在這段高速上的動力讓我很滿意,巡航時轉速只在1700rpm左右徘徊,不僅帶來了更低的發動機噪音,還可以讓它始終保持在更優的工況拉低平均油耗。我比較驚訝的是這輛普拉多的NVH水平,總體感覺對得起它60萬元的售價,高速上的風噪、路噪被很用力地隔絕,最大程度提升車內安靜度。另外,車輛儀表上顯示的平均油耗也從開始的每百公里13L逐漸降低到8L多一些,開始還蹦著勁的右腳現在可以放松一下了。
第一天的午飯不能湊合,下高速到烏蘭察布市尋了一家冰煮羊肉的館子。顧名思義,冰煮羊肉就是先把羊肉和冰塊一起下鍋,然后加入各種菜料還有老板所說的秘料統統放入鍋中,開大火煮沸,不用多久羊肉便會成熟,配上一些麻醬蘸料吃咬起來鮮嫩可口,即使煮得時間再長一些,羊肉肉質也不會因為時間的拖沓而變老。風卷殘云之后,帶著完美的味覺體驗繼續出發今晚的住宿地鄂爾多斯市。


第二天從鄂爾多斯到中衛還有600多公里,身旁的景色夾雜著丘陵、沙漠、平原,可以明顯感覺到當地土地環境的脆弱,土沙混雜的地表上綠色植物頑強地支撐著自己的領地。沙坡頭是中衛地區最大的旅游景點,當地的旅游熱隨著《爸爸去哪兒》節目的播出繁榮起來。彎曲的黃河在此處有個天然的S型轉彎,黃河北岸就是騰格里沙漠的南端,對岸則是中衛市的欣欣向榮,天然的自然景觀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對比感。站在沙坡頭最高處的沙丘上,俯瞰黃河落日圓的美景,感嘆黃河水的千年流淌。說到沙漠,自然會想到駱駝,作為最古老的“交通工具”,駱駝承載著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一環。據當地人講,他的爺爺輩年輕時還用駱駝在沙漠中運輸過鹽塊,如今就在沙坡頭的隔壁,呼嘯的包蘭線承載了駱駝商隊的重任,現代化的火車將一車車物資更高效地運輸著,人們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樣搏命穿越沙漠,旅游業成為這里的核心產業之一。



我們住的民宿就在沙坡頭對面,但要到這里就需要經過中衛唯一的一個跨黃河大橋,之后的一段路是些被貨運卡車蹂躪過的鄉村道路,這里是普通轎車的噩夢地帶,卻也是普拉多最擅長的路況條件。偏長的減震行程配合提升的懸架高度,讓普拉多在路上可以隨意發揮,厚實的輪胎也為車內的乘客保駕護航,路面的沖擊被大量抵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我盡量提高一些車速,縮短了傍晚返回民宿的時間。
之所以選擇繼續向西北一直到張掖就是垂涎七彩山的壯美。從東門進入,還需要坐20分鐘左右的景區內車輛,時間雖長但是少了其他入口的人多嘈雜。獨特的丹霞地貌其實在未到東門的路上就能夠遠遠看到,在濃烈的艷陽里,七彩山的顏色更顯飽滿。近距離欣賞,摸一摸山上的土,捻過之后的灰塵,感受其飽經滄桑的歲月,就會更認同“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所意。說來也怪,在如此高溫下,如果尋一處陰涼,就足可以避開熱浪,享受清爽的微風,張掖的丹霞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下一個目的地就是位于張掖南方約400公里的青海湖海晏縣。看著雖短,但這段路要穿過祁連山脈,山間公路盤錯交結,而且越往青海走,海拔也就越高,一路上坡,穿過近3700m海拔的俄博嶺埡口。途中普拉多的3.5L發動機動不動就會提高嗓門讓我時刻保持警惕,懸架模式也由之前的舒適擋被我調整到運動擋,偏硬的懸架對于多彎的高原山路來說更加適合。繞過高原的茫茫云海和疾風暴雨,眼前的視野開闊起來,青海的遼闊草原不比呼倫貝爾,但帶有幾分神秘的姿色。就在我們懷疑前方是否真的存在海晏縣城時,它一下就從一個轉彎后冒了出來。



海晏縣有一個原子城,是原青海221廠所在地,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在這里研制成功,如今已經對外,并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參觀了解一下。海晏縣再往南走一些,就是青海湖的環湖公路,環湖公路的修建帶動了整個青海湖旅游,在沿著環湖公路行駛時,讓我想到了此前在新西蘭的情景,遠處是高山,近處是碧藍色的湖泊,一條晚宴的公路穿梭其間,開車行駛在這條公路上,心境都變得敞亮起來。青海湖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此時盛開的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按美景配合的數量上來說,青海湖勝過了新西蘭。
青海湖繼續往西還可以看到著名的網紅拍照圣地——茶卡鹽湖,無奈距離較遠,而且當天必須趕到西寧住宿,所以我們只走了環湖路的一段就往回折返。從這里算起,就開始了這次旅行的返程。西寧、銀川、太原,三座城市之前的差旅都去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西寧的燉煮牦牛肉,上來幾塊帶肉的大骨頭,客人可以從上面撕肉吃,難剃的位置可以用刀子將骨頭撬開,最后再過一遍稱,就知道這塊骨頭有多重的肉。太原當然是買醋了,我是個好酸味的人,母親一直懷疑我上輩子與山西有過交集。太原最有名的當屬寧化府的醋,老陳醋、新醋、餃子醋、面條醋、海鮮醋等等,一進門就開始留著的口水直到出門的最后一刻才停止流淌。
如果不是后期的趕路,相信這次西北小環線會更加精彩,倉促錯過的美景也許會更加動人,但我已經非常知足。這次的旅行伙伴普拉多如同可靠的朋友一般,一路帶我們翻山越嶺,十幾天的陪伴讓我在還車時還有幾分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