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正永
摘要:大理白族文創產品是我國傳統民族工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理白族扎染工藝已經成為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手工藝越來越得到更多人的關注,隨著我國文創產品的發展速度的加快,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進步,手工產品已經逐漸的被工業產品取代,工業化產品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組成部分。但是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對于傳統的工業產品產生了厭倦感,消費方式也逐漸的發生了變化,開始也生活文化為主要發展目標,關注產品背后對精神文化的意義和價值,本文主要針對大理白族的文創產品研發進行主要探索。
關鍵詞:大理白族;文創產品;研發
正文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型產品逐漸的融入到文創藝術發展當中,文化創意產品是文創產品的簡稱,是藝術衍生品,他們主要依靠原生藝術品的符號象征意義和人文精神文化元素進行充分結合,對原生藝術品進行創新型解讀和構造,文創設計者們會根據自身對文化的理解,將原生藝術品的文化元素與自身的思想進行充分結合,創設出新型的文化創意產品。大理白族文創產品研發具體發展過程當中,主要是對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進行充分應用,對原生藝術品進行創新融入白族,促進大理白族文創產品的快速發展。
一、大理白族民俗文化研發
云南大理有全中國最大的一個白族聚居自然村落,這個村落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并且周圍有自然風景景觀,這個村落是周城村。這個村落每天傍晚之后都會開展集會,機會聚集在村落的寬闊的廣場上,可以村了的居民可以擺出各式各樣的百貨用品,服裝鞋帽等等,這里的新鮮蔬菜瓜果種類繁多,并且都是當地民俗特色,還有周城村的特色美食,十里八鄉的人們都會背著籃子來這里買菜,有著十分濃厚的生活氣息。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興起,周城村的集市已經不僅在晚間舉行,只要你來到周城村,一整天都能夠體驗到鄉村集市的快樂。當你油煎在周城村部落當中,你會看到周城村保留著十分完整的白族的各種傳統習俗,所以造成村被譽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大理白族民創作品的研發需要根據白族的民俗文化特征進行創作,在具體的創作過程當中,需要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白族民俗文化不僅能夠彰顯出當地居民的快樂,同時還能夠感受到當地居民的民俗特色美食文化等等,所以在文創作品研發過程當中,如果將白族集市特色融入其中,不僅能夠讓更多的人們看到周城村民俗文化的開拓,還能夠從中感受到白族人民的快樂和享受。
二、大理白族扎染作品研發
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是一種具有自身特色的扎染工業,這種扎染的制作方法更具獨特性,傳統的白族人們在制作扎染的工藝過程當中主要是采用“‘擷撮采線打成結之后再進行染色,這也就是扎染當中的“染”,在染色過程當中會顯示出色彩斑斕的特色,在具體的扎染過程當中,主要應用染缸、染棒、曬架等工具,具體的工作流程是設計者們在對扎染的圖案進行設計之后,然后進行印花、扎花、浸泡、染布、蒸煮、曬干、拆線、漂洗等過程。其中,扎花和浸染兩個工作流程是最為重要的。
扎花主要是以手工縫為主,促進手工縫與扎染之間的相互結合,具體的扎有多種形式,其中包括單針扎,多針扎,包扎等等,具體的手工縫會根據創作出來的圖案的簡單復雜程度選擇合適的扎法,這樣才能夠從中看到所追求的藝術效果。
傳統的浸染工藝流程也包括扎染布,平面布,兩面布等不同品種。大多數的浸染平面不主要是為了制作出更多的衣褲服裝產品;兩面布的浸染目的主要是對制作白族婦女們的圍腰;印花布也就是印染花布,主要是用做制作襯衣或者是家居生活用品等等。在具體的浸染過程當中主要是通過手工進行反復操作形成浸染工藝。這種竟然工藝是以花型為中心,形成多層次的暈紋,這樣浸染出來的產品更具有素雅性,突出浸染產品的特色。
周城地區受環境因素和其他條件的影響。白族的扎染產品具有一定的單一性,主要是生產手帕頭怕放圍巾等等,在花紋圖案等設計制作方面也具有簡單化特征,主要以小蝴蝶花,小梅花等簡單圖案進行。隨著周城白族扎染制品種類的逐漸增多,床單,桌布,圍巾等多種產品逐漸的融入到市場制作當中,并且咱倆的花紋圖案也變得更具有創新性,目前咱倆的圖案已經發展到兩千多種。
在藝術在具體的選料過程當中,主要是采用繆藍板藍根,艾蒿等天然的植物藍靛溶液形成的顏色,這樣制作出來的染料更具有自然性,并且長時間不易褪色,對布料也不具有傷害性,再染出來的產品更具有長久適用性,穿著方面也更具舒適,不僅不會對人類的皮膚產生不良的影響,還會給人的皮膚帶來消炎清涼的作用,促進人類身體健康發展。
從古至今,我國白族扎染圖案取材具有廣泛性,通常人們會議當地的自然風景作為創作的主要素材,或者是對周圍的蒼山彩云、洱海浪花進行創作,趁著有的作者會根據當地的神話傳說或者民俗風情進行創作。在具體的浸染過程當中,因為花紋的邊界會根據藍靛溶液的浸潤圖案會產生自然的暈紋,這樣的暈紋會給人帶來一種似夢似幻、若隱若現的感覺,讓人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會讓人心情感覺愉悅。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大理白族扎染藝術的關注,白族婦女們在圖案藝術,古代縫扎技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性的研究和分析,并與我國新型的手工印染技術進行充分結合,發展出了彩色扎染技術。彩色載人突破了傳統的扎染色調的單一性,促進了顏色之中的搭配和色彩之間的統一。因為婦女們在進行手工扎縫的過程當中會根據圖案來使用不同的扎縫技巧,也會形成扎染顏色的不同,進而形成不同的藝術效果。扎染的發展特色能夠看出白族人民具有更強的民族責任感,他們會根據民族文化當中的特色促進扎染藝術的創新,促進扎染文創作品的良好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大理白族的文創作品在具體的發展過程當中,離不開白族自身的文化特色,文創作品主要是創作者們會根據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自身的作品當中融入自身的感受和思想,無論是民俗還是扎染都能夠體現出白族的文化韻味,讓更多的人們對白族民俗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促進我國文創作品的發展,白族扎染藝術已經成為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白族文化的良好傳播。
參考文獻:
[1]? 余宏剛.大理白族民間工藝旅游創意產品現狀及研發策略探究[J].創意設計源,2018(04):57-63.
[2]? 崔冰清.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
[3]? 崔麗艷.關于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研究[J].黑河學刊.
(作者單位:云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