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雙 趙云鋒
摘要:由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稱為裝配式建筑。按預制構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為砌塊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層建筑等五種類型。是運用現代工業手段和現代工業組織,對住宅工業化生產的各個階段的各個生產要素通過技術手段集成和系統的整合,來達到建筑的標準化。
關鍵詞:工地裝配;預制構件;現代工業手段;現代工業組
1引言
裝配式建筑,現在正作為一個我國大力提倡并廣泛使用的建筑方式成為許多建筑工地的首選。裝配式建筑性能優越,可以順應我國關于綠色環保建筑理念的要求,它具有建造速度快、節能環保、空間利用率大、強度高、自重輕等優點。它的應用與發展對現代建筑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1.1裝配式建筑的定義及特征
1.1.1定義
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構件,部品部件在工地現場進行組裝裝配,建筑的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內裝系統的主要部分采用預制部品部件集成裝配而建成的建筑。
1.1.2特征
1.建筑設計標注化
2.部品生產工廠化
3.現場施工裝配化
4.過程管理信息化
5.建筑裝修一體化
1.2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歷程
我國是從20世紀50年代起開始發展裝配式建筑,其中經過發展與低潮。直到在1989年舉行的第11屆國際建筑研究與文獻委員會的大會上,建筑工業化被列為當今世界建筑技術發展中的八大趨勢之一,才使得裝配式建筑再一次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裝配式建筑在我國起步比較晚,甚至可以說與發達國家相比呈現出落后的狀態。特別是在2000年以前,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和發展,尤其是在《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征求意見稿發布以來,呈現出新氣象。很多專家規劃出不同的階段,個人認為:
第一,2000年之前,萌芽期
第二,2001年到2013年,推廣期
第三,2014年至今,快速發展
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特點。國家層面給出的建議都是一樣的,而不同的是看每個省份,每個地區的政策導向。直到現在在內外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我國裝配式建筑應用非常廣泛。
2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2.1我國關于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政策
自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文件發布后,從中央到地方關于發展裝配式的政策在2016年相繼出臺,標準規范的編寫和頒布也提上日程。2018年度,裝配式建筑會是各地建設工作的重點。
國務院“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明確指出要強化建筑節能:
1、編制綠色建筑建設標準,開展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示范,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提高到50%。
2、實施綠色建筑全產業鏈發展計劃,推行綠色施工方式,推廣節能綠色建材、裝配式和鋼結構建筑。
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30?多個省市出臺了裝配式建筑專門的指導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對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開始加入到裝配式建筑的建設大軍中。
正是這些關于裝配式建筑的政策不斷的出臺才使得它現在發展尤為迅速,現階段PC結構與鋼結構大量穿插于各個施工階段。根據住建部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房屋面積達到2.9億平方米,占全國新建房屋總面積的13.9%,我們有理由相信裝配式建筑在以后的發展會越來越快
2.2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我國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的認知開始發生了改變,使得現在許多年輕勞動力開始不愿意再干單純的體力活了。建筑行業現在的年輕勞動力大大減少,勞動力的減少也凸顯了一個更加明顯的情況,那就是勞動力的價格開始增加成本變高。
2015年以來,中國建筑業農民工人數持續下降,2018年為5364萬人,同比減少1.0%,較2014年峰值(6109萬人)下降12.2%。伴隨農民工數量下滑,建筑業農民工工資持續上漲,2018年月均收入達到4209元,同比增長7.43%。
年輕勞動力的減少和成本的增加,也讓建筑市場開始發生了改變,讓建筑市場不得不適應這種情況而發生改變。一種對勞動力需求低、成本低、可以減少工期的裝配式生產模式就開始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了。
3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方向
3.1加大政策扶持,積極培養專業人才
相對于傳統現澆結構,我國在裝配式建筑的推行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的。裝配式建筑簡單來說就是將工地混凝土現澆過程移至工廠中,而生產完畢的各類構件被運至施工現場并經過吊裝。裝配式建筑相對于現澆能夠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建校材料浪費與濕作業等,同時現場施工周期得到了有效的減少。
然而,雖然我國大規模推進裝配式建筑,但是在對部分的裝配式建筑的認知仍然存在問題。我國對于裝配式建筑的經驗主要源自國外,因此,無論是在設計、施工、檢測等方面我們都缺乏相應人員,因此在推進裝配式建筑運用的同時,我們還需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的培訓體系,以更好的推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3.2建立健全標準體系
裝配式建筑現在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需要政府發布各種規范政策來正確引導裝配式建筑健康發展,當務之急是應建立健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與地方標準,同時完善包含設計、生產、施工等通用標準。除此之外,還需重視裝配式建筑構件的標準化。
3.3合理設置和選型
合理的設計首先需要我們更加準確的確定裝配式建筑的預制裝配率,然后通過和建筑結構的本身相結合,并且考慮預算、安全等要求,此外還需注意吊裝的可行性。經過由專業設計人員合理的設計與計算來評審認定,合理可選后確認戶型。
3.4質量控制
與傳統建筑結構沒有太大區別,裝配式建筑的核心也是質量,所以在整體建設過程中,要注意質量的把控,并且可以從以幾個下方面對質量進行控制:
1.預制的分布范圍廣,構件多,工程量較大,需要引起重視
2.施工精度要求高,因此必須加強構件,從設計、生產、運輸、存放、吊裝、節點區處理以及疊合層施工等進行全程的質量控制
3.進行工人系統培訓
4.做好裝配式建筑的構件的檢驗與驗收
5.做好質量檢驗的管理措施,確保工程質量可以達到規定的要求
6.不斷學習國外較為成熟的裝配式建筑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技術管理體系,加強與合作交流
結論
裝配式建筑現在的發展趨勢是有目共睹的,現各個工地對于預制構件的應用越來越多,從預制板到鋼結構大大小小的穿插于各個步驟中。
而且現在政策的發布對于裝配式建筑的傾斜力度越來越大,同時可以滿足各個工地的剛性需求,擺脫對于年輕勞動力的大力需求同時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所以我們應該貼和國情結合自身的情況來進行對于裝配式建筑的研究,使它走上一條符合我國建筑業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馬子騰. 裝配式建筑在我國工程建設中的應用[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7):51-52+56.
[2]? 王潔凝,劉美霞,曾偉寧. 裝配式建筑項目全過程管理流程的改進建議[J]. 建筑經濟,2019,40(04):38-44.
[3]? 劉康寧,張守健,蘇義坤. 裝配式建筑管理領域研究綜述[J]. 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8,35(06):163-170+177.
[4]? 本報記者? 宋京平? 整理. 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發展大方向[N]. 中國建設報,2018-11-12(008).
[5]? 黃小坤,田春雨,萬墨林,李然. 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研究與實踐[J]. 建筑科學,2018,34(09):50-55.
[6]? 張仲華,孫暉,劉瑛,馮偉東,肖毅. 裝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 工程管理學報,2018,32(03):47-52.
(作者單位:商丘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