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磊
摘要:玉米結實不良和畸形穗是嚴重影響玉米產量的重要問題,簡述了結實異常和畸形穗的類型,并從溫度、濕度和土壤水分異常三個方面分析了結實異常和畸形穗的形成原因,旨在為進一步揭示近年來該區玉米結實不良和畸形穗問題,也可為制定相應防御對策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玉米;結實不良;畸形穗;華北平原
結實異常和果穗畸形是玉米生長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每年各地都會出現.由于結實異常畸形穗類型很多,產生原因也多種多樣,所以依然有很多農戶,甚至許多玉米銷售人員、技術人員也無法系統分清各類畸形穗和結實異常形成原因,這顯然不利于此類問題的深入認識和開展系統防御.尤其是在現階段,各種審定品種越來越多,栽培技術也在不斷翻新,但在許多新技術和新品種的大量采用下,畸形穗和結實異常的現象在玉米生產中非但沒有減少,而且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在比較典型的年份,如2007年、2013年、2016年在華北平原夏播玉米區均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結實異常和果穗畸形問題.為了系統認識玉米結實異常和畸形穗,本文從分類和形成原因角度入手,分析玉米結實異常和畸形穗的形成原因,以期為新時期玉米高產栽培體系構建提供參考.
1 玉米結實異常和畸形穗的田間表現癥狀
經過近年來在華北平原多地的田間考察,綜合來看,玉米結實異常和畸形穗主要有以下幾種:禿尖、缺粒、缺行、旱災穗、干癟穗、拉鏈穗、空包穗、流蘇穗、杠鈴穗、手掌穗、鈍穗綜合征、多穗綜合征(香蕉穗)、籽粒未灌漿和啤酒瓶果穗等[1].目前,在生產中最常見的還是禿尖、缺粒、缺行比較嚴重,同時,近年來也出現了類似滿天星的果穗畸形表現,即在整個果穗上只有星星點點的幾個籽粒,且分布散亂.部分地區還存在空稈現象,即根本就沒有形成果穗.
2 玉米結實異常和畸形穗的形成原因
玉米結實異常和畸形穗的形成有著復雜的原因,包括水肥管理、農藥使用、品種選擇等,但其中主要的還是氣象因素,這占據了很大比例[2].當然,有不少學者和專家提出品種抗性和敏感性的問題,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但究其本質,還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了花粉活力、授粉過程、籽粒發育等關鍵環節,也包括前提不利氣象條件或水分養分供應引起的,比如在拔節后短暫干旱、授粉后養分供應不足等.
2.1 溫度異常
在華北平原玉米生長期,因溫度異常引起的玉米結實不良主要是高溫引起,而高溫對玉米主要的影響表現在對花粉活力、受精能力的影響.在高溫條件下,花粉活力會顯著降低,導致花粉敗育,使具備有效受精能力的花粉數量顯著減少[3].采用TTC還原法檢測花粉染色情況,結果表明,隨溫度升高和持續時間延長,花粉活力顯著下降,在38 ℃處理60 min,花粉活力比正常對照低91%.且在各處理時間長度下,隨溫度升高,花粉活力均有顯著降低的趨勢.同時,高溫還會影響雌穗抽絲,使花粉在柱頭上萌發困難;即使花粉可以在柱頭萌發,但萌發后由于花絲表面不能供給充足的水分,導致花粉管到達子房的速度減慢,授粉后僅有少量受精,最后結實率不高.
2.2 濕度異常
在華北平原,夏玉米授粉階段正處于雨季,經常遇到陰雨連綿的情況.連續的陰雨天氣使空氣非常潮濕,而花粉本身又非常易于吸水,花粉吸水后便易成團影響散粉,甚至有的花粉再還未來得及授粉,就大量吸水破裂而亡.未授粉的花絲不斷伸長下垂,使外層花絲遮住里層花絲,授粉率低;光合作用低下,有機物質積累少,個體發育不良,穗分化受阻,造成缺行、缺粒等結實不良現象的發生.而且,陰雨連綿的天氣中,本身也易使花絲黏在一起,受重力影響下垂嚴重,更會明顯影響授粉進程,導致結實不良[4].
2.3 土壤水分異常
在玉米穗分化進程中,普遍存在雄穗分化早,一般在玉米6片展開葉前已分化完成,而雌穗分化則相對較晚.而當遇到短期干旱時,玉米的雄穗分化受到明顯抑制,雄穗受到抑制必然就會刺激雌穗分化,結果各節果穗芽均過度分化,形成多穗.或者是,在雌穗分化階段,遇到嚴重干旱,雌穗分化中斷養分運輸,果穗的主軸停止發育[5].后期又遇到豐厚的降雨和充足的養分供應,導致玉米雌穗基部潛在的變態側莖,也可以叫分生組織重新獲得生長所需的養分和水分,形成了相關分生組織的二次分化,各節滋生一個亞果穗,形成了多穗現象[6].
3 結語
玉米結實不良和畸形穗是影響華北平原玉米生產的重要問題,在一些災害性天氣頻發的年份,影響更是極其嚴重.實際上,造成玉米結實不良的問題是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一些病蟲害同樣也可以造成畸形穗.但目前對玉米結實不良和畸形穗形成的問題,生產中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包括品種間結實不良和畸形穗的風險定級,什么品種應如何合理栽培管理減少結實不良和畸形穗,以及通過生長調節劑、合理葉面肥和延遲花粉散粉時間的方法都應進一步加強研發和推廣,才能在讓更多人認識玉米結實不良和畸形穗形成的同時,也配套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徹底擺脫結實不良和畸形穗對玉米生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翟群社,茍云俠.大田玉米結實不良的原因和預防措施[J].中國種業,2010(5):68.
[2]? 王萬雙,劉玉欣.玉米結實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種子世界,2004(1):26-27.
[3]? 王金華,石云翔,孫學.2007年河北省部分地區玉米結實不良現象的技術淺析[J].種子世界,2008(4):49-50.
[4]? 王艷哲,崔彥宏,張麗華,等.玉米花粉活力測定方法的比較研究[J].玉米科學,2010,18(3):173-176.
(作者單位:菏澤市牡丹區王浩屯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