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文性是構成語篇的基本因素,對語篇進行互文性分析能夠揭示語篇創造者的目的和隱藏在語篇中的意識形態,尤其是互文性作用顯著的多模態語篇。本文基于Fairclough對互文性的敘述,選取了2018年《經濟學人》雜志自選的十佳封面語篇進行多模態互文性分析,首先找出互文性在這些語篇中的表現形式,并探討了其在語篇中的作用,試圖揭示語篇中隱含的意圖和意識形態。
關鍵詞:互文性;多模態分析;《經濟學人》;封面語篇
1.引言
隨著話語分析的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話語分析理論和關注的對象都在不斷的突破和變化,新的理論被應用于分析中,為話語分析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話語分析家開始關注包括語言符號在內的多種符號資源,如圖像、顏色、聲音等,話語分析的對象也從以語言符號為主的單一的模態語篇擴展到了豐富多彩的多模態語篇。多模態話語分析不僅能夠看到語言資源在語篇中的作用,也能從中發現語言資源是如何和圖像、聲音和動作等相關資源組合起來達到更好的效果.而分析多模態語篇的互文性,即對不同資源之間的呼應和互動進行分析能夠更全面的評價該語篇結構成分的功能以及整個語篇的意義和價值(辛斌2008:7)。然而,互文性的研究在目前國內外多模態語篇分析領域中還處于起步階段,且大多分析的是廣告語篇,針對雜志封面語篇的互文性研究在數量和影響上都遠遠不夠。《經濟學人》自創刊以來就非常注重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其封面語篇更是將文字、圖像和顏色等多種資源組合在一起,是典型的多模態語篇。因此,本文選取了2018年《經濟學人》雜志自選的十佳封面語篇,通過使用互文性分析策略,歸納出互文性在這些語篇中的形式特點,探討其在語篇中的作用,并試圖揭示隱藏在封面語篇背后的意識形態。
2.理論背景
法國符號學家Christva首次提出了“互文性”這一概念,文本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不再只是孤立的信息傳遞者,也成為了其他文本的鏡子,相互對話,彼此呼應。最初,互文性是作為文學理論被廣泛運用到文學作品的分析中,是文學批評領域的重要理論支撐,為文學創作和文學分析提供了新的視角。其中最經典的莫過于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荷馬史詩《奧德賽》之間的對應,喬伊斯借古諷今,更加凸顯了《尤利西斯》的反諷意義。而國內早期的互文性研究有60% 都是單一的理論介紹或文學作品評論(羅婷2001;秦海鷹2004),可供研究的視角非常有限。
雖然互文性研究一直都局限于文學批評領域,但因為其本身具有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近幾年內也開始運用到語篇分析中。我國語篇的互文性研究大多是針對純文字或純圖畫的單模態靜態語篇,比如網絡新聞,新媒體語篇,商務文本等,這類研究只關注了語言方面的資源,但如果不關注那些非語言的符號資源,話語分析就不能做到全面和充分。而對于多模態語篇的分析多從社會功能和認知隱喻兩大路徑展開,如基于視覺語法理論分析表情符號政治話語傳播(孫秋月2018:32-33);基于功能語法理論分析《環球人物》封面人物話語建構(郭海威2017:88-89);多模態隱轉喻對中國形象的建構(趙秀鳳2017:31-36),這些案例分析研究都讓我們能深刻了解多模態話語分析,也能為更多的案例分析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為了更全面、合理的分析多模態語篇,就需要提出新的分析視角。互文性的提出對多模態語篇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能夠研究不同模態之間是如何協調配合來生成意義,并且表達出寫作人的意識形態和交際目的。
3.《經濟學人》封面語篇的多模態互文性分析
為了能更好的歸納出互文性在《經濟學人》雜志封面語篇中的表現形式和探討它在語篇中的意義,本文將采納Fairclough對互文性的分類,他將互文性分為了明顯互文性和篇際互文性。
3.1 明顯互文性的表現形式與功能
明顯互文性是研究多模態圖文語篇互文性的基礎。它可以通過拼貼、戲擬、改編等一系列互文創作手法來建立,在《經濟學人》自選的十大封面語篇中,明顯互文性存在于多個封面語篇中,形式主要有三種:反諷,預設和引用。
反諷是指語篇產出者者在大眾認知的基礎上,通過將文本或圖像與詩歌、臺詞漫畫和俗語等進行互文交涉來產生幽默效果,這種形式以其新穎,生動和風趣的特點受到了很多語篇產出者的親睞。以2018年2月24日《經濟學人》的封面為例,語篇大標題為“The meddler”,意思是干涉別人事情的人,同時也拋給讀者兩個問題:干預者到底是誰?他干預了什么?從語篇的小標題來看,除了Russia和Western兩個單詞首字母都是大寫外,其余單詞都是小寫,突出了這個語篇討論的是主角是俄羅斯和西方政權。結合當時語境,這一語篇正是指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的事,也證明了在語篇產出者的觀念中,普京和他代表的國家俄羅斯都太“多管閑事”。
預設主要建立在語篇產出者與語篇接受者在已有事實上的共識。通過這個共識,語篇產出者表達了自己的意識形態,又利用語篇將評價性的預設以常識性的預設的方式表達出來,旨在影響讀者的判斷(Fairclough 1992:120)。以2018年3月24日《經濟學人》的封面為例,標題為“Epic Fail”,意思是一次巨大的失敗。從文本來看,fail這一詞的f其實就是和臉書的f互文,指代的是臉書。而f從這個詞組中間掉了下來,我們可以根據雜志的發行時間認為這個指的是臉書的信息泄露丑聞,也是用f的掉落這一創造性的設計和臉書信息的泄露相呼應,產生了一種諷刺效果。
引用作為明顯互文性的第三種形式,主要指引用故事、電影、歌詞或者典故中的文本或圖像來傳達出語篇產出者的意圖,以達到據事以類義。2018年8月4日《經濟學人》的封面語篇的大標題為“In the line of fire”,意為火線狙擊。這與1993年一部美國電影的名字相同,該電影講述的是白宮保鏢和刺殺總統的殺手之間的對抗的故事。從小標題可以看出這指的是人類和氣候變暖之間的戰爭,并且人類正處于打敗仗的狀況。結合雜志的發行時間,當時加州、希臘和西伯利亞都遭遇了不同程度上火災,從圖像上也能看出人們正在努力滅火。語篇作者通常會在語篇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表述來表達相似的語義,這樣不同成分之間能夠建立起語義聯系,從而保持語篇意義的延續。
3.2 體裁互文性的表現形式與功能
體裁互文性指的是具體語篇中不同體裁、語域或風格特征的混合交融(辛斌2018:7),正因為這樣,體裁互文性的關系比明顯互文性要更為復雜和模糊。本文將從2018年《經濟學人》的十佳封面語篇中選取其中的一個體裁互文性明顯的語篇做詳盡的分析:即2018年6月14日發行的標題為“Just another week in British politics”,意思為英國政治的另一周,時處于英國脫歐時期。因為這個封面語篇完美結合了文本語篇和圖像語篇,充分表現了語篇產出者的意圖以及隱藏在這一意圖后的意識形態。
這個封面語篇有兩處文字,一處為封面標題,另一個為漫畫中的小船的船頭的文字。封面標題的構圖位置明顯,顏色醒目,符合新聞媒體標題言簡意賅的特點。從內容上來看是指英國政治的另一周,結合當時的情況,這是指英國脫歐公投后的一系列事件,主要包括:兩年過渡期的脫歐協議,英國國內民眾對于脫歐公投的不滿以及脫歐后英國政局的不穩定。標題中的“just another week”說明英國與歐盟在脫歐協議上協商的進度的緩慢和道路的坎坷,沒有任何進度,又只是動蕩和坎坷的一周。漫畫中小船船頭上寫有“Brexity M Brexitface”,“Brexit”是對英國退出歐盟即“British exit from the EU”的戲謔說法。雖然這一句話不是副標題,也沒有位于語篇的中心,但這幾個不起眼的小字也交代了英國目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與大標題互相呼應,在整個語篇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語篇產出者也在從報道性的文字轉換到評價性的文字這一過程中,和在“嚴肅→詼諧→譏諷”的效果中完成了對新聞事件的敘述與預測。
在如此嚴肅的文本下,語篇設計者配的漫畫卻非常詼諧:一位穿著豹紋套裝,銀白頭發的女士坐在插有英國國旗的船上,基于讀者的知識背景可以聯想到這位女士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船頭寫有脫歐的小船已經破爛不堪還四處漏水,特雷莎一個人正在忙著補救,但于事無補,水已經涌入了船艙內。這說明啟動脫歐方案的英國現在正處于“自身難保”的境地,與歐盟的脫歐協議還沒有結果,國內反對脫歐的呼聲也水漲船高。同時,從圖中可以看出本是兩個人的小船現在只有特雷莎一個人奮力補救,這也指代英國脫歐大臣和執政黨兩位高層人員的辭職,更加映射了英國政府因為脫歐計劃已經手忙腳亂。語篇設計者不論是從標題還是漫畫都一種看好戲的感覺,通過巧妙運用互文手法把不同的語篇混合交融,打破了新聞語篇以邏輯語言為主體的常規(祝克懿,2005),并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都潛移默化的傳遞給了讀者,是典型的鑲嵌型互文性語篇。
4.結語
互文性研究作為當今語篇分析的研究重點和熱點,尤其是互文性特征凸顯的多模態語篇,這樣才能找出此類語篇中互文性分析的具體路徑,從而構建理論框架為更多的案例分析做支撐。本文討論了語篇文本和圖像部分的明顯互文性和體裁互文性,并歸納了它們在語篇中的表現形式和功能,然后闡述了該封面語篇的互文性特點。目前多模態語篇的互文性研究關注甚少,希望本文能引發更多的討論,為多模態語篇分析提供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1]? Fairclough,N.(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Polity Press.
[2]? 郭海威,付宏,李閏潤.《環球人物》封面人物話語建構—基于多模態語篇分析的視角[J]. 青年記者.2008,88-89.
[3]? 羅婷.論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論[J].國外文學,2001(4):9-14.
[4]?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J].外國文學評論,2004(3):19-30.
[5]? 孫秋月.從視覺語法看表情符號政治話語傳播[J].青年記者,2018,32-33.
[6]? 辛斌.語篇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1):6-10.
[7]? 趙秀鳳,馮德正.多模態隱轉喻對中國形象的建構—以《經濟學人》涉華政治漫畫語篇為例[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7(2):31-36.
[8]? 祝克懿.新聞語體的交融功能[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188-196.
作者簡介:王娜(1995-),女,漢族,陜西延安人,西安外國語大學2017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
(作者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