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做到具體務實管用,有明確地方特色和精細化教育應該是今后提高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質量的重要路徑和主要目標。進入依法治國的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新的要求,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如何適應這種新的向往就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構建
做好新時代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工作,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義重大。因此一系列事關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的重要問題,我們可以參考下列建議:
一、堅持師范性和實踐性的結合
法學教育本身就是我們國家的一項重要的法律活動,同時法學教育所具有的政治屬性是法學教育工作首要性質。堅持師范性和實踐性的結合,我們強調的堅持建設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首先是指確保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的師范方向,就是把師范性和實踐性,轉換成教育的語言。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形式,把師范性和法律法規的實踐性體現出來,努力使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過程和內容符合師范要求和實踐精神。
二、應確立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的具體類型
2011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我們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律依據的時代。但法律體系形成,并不意味著法律整體體系的完全備。隨著我國法治國家進程的逐步前進,新的時代任務對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也就提出新的任務。當前,針對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的類型筆者認為應該包括下面五個方面:適應經濟發展新狀況,提高速度的同時抓好高質量法學教育;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圍繞具體民生和社會問題抓好市民法學教育;制定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地方環保法學教育要;著眼于國家安全意識形態領域問題,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立足于推動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做好地區協調法學教育。有了這五個方面的重點,再結合本地實際,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工作。雖然里面涉及大量法律問題,但是有了明確的主攻方向,進入依法治國的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新的要求,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如何適應這種新的向往就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這就要求省級人大把政策、國策和人民期望通過法學教育詳細具體化,把“最后一公里”落實好、落實到位。
三、從質量上保證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成熟性。
目前各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立足于國家基本法和普通法,結合地方實際,著眼于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的實用性,提高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細致化水平,重點解決普通法某些具體規范在地方執行過程中因為宏觀性而“吊在半空”的問題。但也要看到,某些地方還存在為了法學教育而法學教育、照抄照搬等現象,這種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浪費了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資源。因此,從根本上提高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質量,確保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成熟性關鍵是要真正做到科學法學教育、民主法學教育、依法法學教育。同時提高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的質量和效率,與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還存在某些差距,比如仍存在簡單重復上位法、單純借鑒相鄰省市具體法學教育等現象。
我們知道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要求可實施性、具體補充性、實踐探索性的功能,必然需要我們做到一切從地方實際出發,堅持地方具體問題的導向,實現法學教育的條款設計與具體情況精準銜接。讓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做到具體務實管用,有明確地方特色和精細化法學教育應該是今后提高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質量的重要路徑和主要目標。地方特色就是體現地方的特點,體現地域的特征,體現地方各自的人文特色。精致化就是可以制定幾條就立幾條,地方的法學教育理念要明確、地方的法學教育選題要精確、地方的法學教育過程要完備、具體的法學教育內容要準確、地方的法學教育體例要精煉、地方的法學教育團隊要務實,這樣才能使制定出來的法成為依據。
四、地方師范院校應該發揮法學教育主導作用
法學教育工作中,地方師范院校在法學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就十分關鍵。地方師范院校發揮法學教育主導作用,最主要體現在發揮地方師范院校在確定法學教育需求、組織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法案起草、乃至審議法案中的主導作用。具體來說:
在確定法學教育需求時,符合具體法學教育需求;在組織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過程中,涉及綜合性、基礎性、全局性的教育方面,應該是由各個地方師范院校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育實踐活動。
五、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權限困境需要破除
針對某些地方現有法學教育權限范圍太小、法學教育余地不足,建議給地方更大的法學教育空間。對此,全地方師范院校正在研究這一問題,將適時考慮提出修改完善相關要求的建議。我們總的指導性要求是堅持遵守法律,發揮中央和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兩個積極性,保證中央決策部署得到切實的貫徹落實,同時,給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一定積極權,合理劃出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的邊界,有利于維護中央和地方的法學教育統一。
目前,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中關于行政手段的運用,我們要求法律需要一個統一的原則和規范,如果法律調整比較集中,地方就感覺到主送性受限,但是寬度太大,又容易在造成法律體系不統一,主要還是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尺度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馮洋:論地方師范院校應用型法學教育權的范圍——理論與比較分析的雙重視角[J].行政法學研究.2017(02).
[2]? 顧建亞:美國法學教育冗余問題探析及其中國借鑒[J].時代法學.2019(02).
[3]? 任正東:法學教育權下地方師范院校法學教育權限問題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
[4]? 李店標:地方師范院校法學教育質量提高的邏輯理路[J].理論導刊.2018(07).
作者簡介:張曉亮,白城師范學院政法學院教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法學教育學。
(作者單位:白城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