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技術解放人的腦力勞動,不是完全用人工智能技術替代人的工作;而是人工智能技術是人類腦力勞動的工具,借助工具可以降低腦力勞動的不確定性,實現腦力勞動的社會分工,實現腦力勞動集約化后大規模提高效率。在人工智能時代下,電腦可以代替設計師進行部分設計,這就使我們不得不思考,設計師怎樣利用人工智能使設計過程更加簡單和高效,從而不被人工智能取代。
關鍵詞: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設計
一、關于人工智能的介紹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構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統,研究如何讓計算機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勝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應用計算機的軟硬件來模擬人類某些智能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1]
(二)人工智能的研究現狀
人工智能始終是計算機科學的前沿學科,計算機編程語言和其他計算機軟件都因為有了人工智能的進展而得以存在。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國都飛速發展,現代幾乎各種技術的發展都涉及了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已經廣泛應用到許多領域,其典型包括:符號計算;模式識別;機器翻譯,就是我們平時所使用的機器翻譯系統,如“金山詞霸”等;機器學習;問題求解等。
(三)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
從目前的一些前瞻性研究可以看出來,未來人工智能可能會向以下幾個方面發展:模糊處理;并行化;神經網絡;機器情感等。
二、關于虛擬現實的介紹
(一)什么是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技術是仿真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仿真技術與計算機圖形學人機接口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技術的集合。除計算機圖形技術所生成的視覺感知外,還有聽覺、觸覺、力覺、運動等感知,甚至還包括嗅覺和味覺等,也稱為多感知。
(二)虛擬現實的發展現狀
1.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
利用頭盔顯示器、位置跟蹤器、數據手套等設備,在高性能工作站和圖形加速器的工作下,有效屏蔽外界的干擾,能夠使用戶在聽覺、視覺、觸覺等方面體會到完全置身于虛擬世界的感覺,并沉浸其中。
2.桌面式虛擬現實技術
利用個人計算機或低級工作站來運行,將顯示屏幕作為虛擬世界的窗口,并利用鼠標、力矩球、搖桿等外設來操縱虛擬世界。
3.增強式虛擬現實技術
不僅模擬現實的世界,而且還能通過將虛擬環境的圖形疊加在真實的物體上來增強用戶對真實世界的感受。
(三)虛擬現實發展前景
1.實時三維圖形技術
三維圖形的生成技術現在已經基本成熟,如何能夠在保持圖形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刷新率,實現實時顯示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2.圖像顯示及傳感器技術
用戶體驗的好壞主要體現在顯示屏幕與所佩戴的傳感器,現有的屏幕分辨率以及傳感器靈敏度方面還遠遠無法滿足用戶的體驗。
3.新型交互設備
現階段只能通過頭盔顯示器、數據手套等裝備來與虛擬世界進行互動。開發新的全方位體感數據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三、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設計是一個用處非常廣泛的動詞,可以搭配不同名詞成為各種專業術語,例如程序設計、架構設計、交互設計、UI設計、建筑設計、材料設計等等。但設計師更多是指處理好人與設計對象之間的關系,提高體驗滿意度的職業。對于人工智能,設計師不用過多擔心被取代問題,因為設計師的工作是為了提高體驗和滿意度,體驗和滿意度都是主觀的,這是人工智能很難去衡量的。既然人工智能也是一種設計方案,那么設計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這工具創造出什么價值?
(一)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產品用戶量大以及技術的限制,產品無法針對每位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進行設計,所以產品功能只能絕滿足大部分用戶都有的核心場景;還有每位用戶的審美能力的差異,設計師只能考慮用更簡潔的設計語言來滿足大部分用戶的基礎審美。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產品有能力做到根據用戶的使用場景和行為分析出用戶的當前訴求,并提供相應服務。
(二)人工智能為藝術型設計師帶來更多機會。進入個性化時代的產品基本滿足用戶需求,相同類型的產品結構和功能會越來越接近,能為產品帶來活力和差異的除了自身的底層技術基礎,更多是藝術型設計師的理念和風格,以及自身品牌。
(三)人工智能使產品的使用成本降低,信息架構扁平化,整體體驗提高;但個性化設計意味著需要考慮更多元素。簡單和個性化貌似矛盾,如何保持產品簡單可用又能突出個性化,這也是一個全新的機會和挑戰。
參考文獻:
[1]楊彭.人工智能背景下設計思維的發展與轉變[J].江蘇科技信息,2018,35(30):76-80.
作者簡介:張迪,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