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館作為國家文化傳播部門豐富了人民群眾文化娛樂生活和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文化藝術的追求。群眾舞蹈和其他舞蹈類型相比更加貼近群眾的生活并且源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文化館傳播和發展群眾舞蹈,不僅增強了社區文化的交流性更體現了文化館在推廣群眾舞蹈過程中的重要性。群眾舞蹈文化也屬于藝術的范疇,它包含了舞蹈和音樂等其他類型的藝術,形成多姿多彩的群眾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和普遍適應性。群眾舞蹈不僅豐富群眾的社會活動也滿足了精神文化的需要。
關鍵詞:群眾舞蹈文化;文化館;群眾風采
傳統文化是文化活動的根基,因為我國民族風俗不同,所以精神文化存在著差異,同時也是各地區舞蹈文化不經相同的原因。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社會經濟向著多元化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提高,精神文化的需求量也逐步提高。舞蹈藝術開始走向群眾的生活,成為群眾文化的一部分。群眾舞蹈是一種消遣類活動,門檻比較低對參與者的要求不高,各個年齡的人都可以參加,也不需要專業的舞蹈基礎,容易被廣大群眾所接受。文化館應該發揮建設作用幫助群眾學習舞蹈,推動大眾文化的發展。
一、群眾舞蹈文化分類
(一)原生態舞蹈文化
原生態是群眾文化編舞的主要形式,主要體現在少數民族或者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這種原始的舞蹈一般在重要的節日慶典中表演,通過群眾將生活與舞蹈結合在一起,突出當地的地域文化生活,這種具有悠久歷史和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文化表現形式是我國人民的智慧結晶。
(二)改良原生態型群眾舞蹈文化
群眾舞蹈是將生態文化作為基礎的同時結合現代社會多種因素進行創新和整合,使新的群眾舞蹈文化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但是實際運用中還是會出現新舊文化不容易融合的問題創作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群眾發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精神,把集體的智慧結合起來創造更完善的群眾舞蹈文化。
(三)創作型群眾文化舞蹈
對群眾文化舞蹈進行創作號應新時期的發展,就是將群眾舞蹈現代化。可以將傳統舞蹈作為創作素材,把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對舞蹈進行改編整合,豐富舞蹈多樣化實現群眾文化舞蹈的創新性,通過舞者優美的肢體動作展現出創新舞蹈鮮活的一面。
二、群眾舞蹈文化的價值
(一)促進身心健康
練習舞蹈可以活動人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和肌肉群,提高四肢協調能力還具有一定的減肥塑身效果,受個年齡段群眾的喜愛。人民群眾通過開展群眾舞蹈文化學習各類舞蹈動作,在學習過程中提高了參與者的肌肉力量,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并且伴隨著優美的音樂翩翩起舞,使人身心愉悅,從而使參與者身心更加健康。現下調查我國群眾舞蹈文化的參與者主要以老年人為主,但是這個階段的人心肺功能比較差,關節活動也不是很好,體質也弱,但是群眾舞蹈活動肩、頸、腰的肌肉帶動關節活動,運動強度也適中,通過關節和肌肉的相互配合運動調整身體各部位,提高參與者的運動能力,來改善參與者的身體機能。
(二)能夠提高群眾文化素養
群眾舞蹈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是舞蹈的一種表現形式,參與者根據優美的音樂或者流行音樂進行對應舞蹈動作,在此過程中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節奏感,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夠使人們在聽覺和視覺上有種美的享受和體驗。參與者通過學習舞蹈動作使肢體動作變得柔美提升自身氣質。群眾舞蹈文化是群眾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通過一會運動切身體會舞蹈的美,豐富群眾的精神情感,彰顯文化內涵。
(三)促進社會和諧
社會發展快速迫使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也隨之變大。人民群眾需要通過群眾文化活動調整身心狀態,消除疲勞,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擺脫互聯網的束縛,并且可以增進鄰里之間、親人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營造出和諧友善的社會。
三、文化館推廣群眾舞蹈的建設作用
(一)展現群眾風采
文化館有著反映現實生活和社會主流思想精神的功能。群眾舞蹈和其他專業的舞蹈表演藝術相比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優勢的,它不需要專業的技術,還能鍛煉身體促進身心健康。舞蹈參與者都是來自社區的群眾,表演形式源自生活也可以說是現實生活的縮影,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
(二)增強群眾凝聚力
人民群眾有著集體性和特色性的特點,有很強的優勢特征。因此積極展開群眾舞蹈活動在文化館的推廣下鼓勵群眾參與,豐富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質量,幫助建設和諧社區,進而增強社會凝聚力。
(三)提高群眾整體素質
通過舞蹈這類群體參與的活動,在各社區都有廣泛性的影響,文化館在各社區宣傳群眾舞蹈文化,通過舞蹈和音樂引導人們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去面對生活,提高群眾的整體素質。
四、結束語
在城市化發展下群眾舞蹈文化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這與之群眾舞蹈可以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提升群眾愉悅感不無關系。文化館在此做出巨大的積極功用,為此地方政府應當做好宏觀調控積極落實群眾舞蹈活動的投入工作。更好的服務群眾,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顏庭梅.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淺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4):155-156.
[2]李雪馨.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J].戲劇之家,2019(8):235.
[3]陳敏.如何做好群眾舞蹈培訓工作[J].大眾文藝,2018(2):14.
作者簡介:覃嘉,都勻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