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維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大,需要各大高校都能更加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其中音樂的培養必不可少。而鋼琴教育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國內高校的鋼琴教育中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如果不能將這些問題進行解決,那么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時候效率會降低。本文就高校鋼琴教育中影響學生音樂素養提高因素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字:高校;鋼琴教育;音樂素養;提高;策略
一、前言
如今人們處于焦慮狀態的時候更多會選擇聽音樂,因為聽音樂會使人放松、能夠緩解壓力,而在眾多音樂之中會選擇鋼琴曲,因為鋼琴所彈奏出來的音樂很輕靈,同時國內也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學生去學習鋼琴。除了鋼琴能夠陶冶情操之外,還能夠開發學生的智能,培養他們的藝術水平。下面就高校鋼琴教育中如何提高學生音樂素養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幾點建議。
二、高校鋼琴教育的優勢
世界之上有很多的樂器,為什么家長會給自己的孩子選擇鋼琴呢?那是因為鋼琴本身存在的優勢是其他樂器無法替代的。
(一)鋼琴本身的優勢
在平常聽音樂的時候會很容易就分辨出鋼琴的聲音,因為鋼琴的音韻比其他樂器的音韻教為廣闊,所以很容易就能夠聽出來鋼琴的聲音。還有就是鋼琴本身的結構,它有黑白兩種按鍵,一共八十八個,在演奏的時候能夠彈奏出不同的聲音,在將這些聲音進行組合,就能聽到很多美妙的音樂。而且鋼琴不但適合獨奏還適合與別人合奏,這樣所彈奏出來的音樂更加與眾不同。
(二)鋼琴教育有利于啟發學生智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人們對于孩子的啟蒙教育越來越看重,甚至是從小將他們送到興趣班去學習,希望培養他們的藝術細胞。其中熱門的興趣班就是鋼琴,在練習鋼琴的時候能夠鍛煉孩子的手指的靈活性,還能鍛煉他們左手和右手之間的協調性。在動手的過程之中鍛煉他們腦部的發育,能夠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協調性。并且小孩的集中力是不夠的,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之中是需要讓孩子高度的集中,這也是為孩子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三、高校鋼琴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雖然逐漸重視鋼琴教育,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在高校中鋼琴教育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也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讓鋼琴教育的效率不高。
(一)高校學生對于樂理知識掌握不牢固
無論是什么學習打好基礎是最重要的,因為難題都是由基本的知識組成的,也是專業能力提升的前提,而且鋼琴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在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應該與專業課程一樣進行系統的學習,不應該被忽視。但是國內有一部分的高校卻沒有認識到鋼琴教育的重要性,還是單純地認為學生學習專業課程就足夠了,沒有進行很系統的教學,還有的高校,鋼琴教育還是處在初級教學的階段,對鋼琴教育教學的理念沒有明確的指導。高校的做法會讓學生不知不覺之中就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專業課程上面,對鋼琴的學習根本就不重視,而且因為高校的不重視也導致老師在教學上沒有足夠的信心,再加上學校對于鋼琴教育的課時不足就導致學生只是學習到鋼琴的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
(二)老師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如果高校不重視鋼琴教育這也會導致老師對鋼琴教育不重視,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教育的意識,而且在教學的時候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對于教學內容也是以前的內容,并沒有對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這也導致學生對于鋼琴的興趣不高,沒有學習的動力,學習狀態也不是特別的好。相對的,看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都達不到自己所設想的預期,那么老師的積極性也會被打擊,對于之后教學也就不再用心,只是應付了事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周而復始,使得高校鋼琴教育無法得到發展。
(三)理論與實踐沒有得到結合
鋼琴科目是需要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才能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而且人們也常說理論來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理論知識是需要用實踐來證明的。但是目前國內對于鋼琴的教學都是理論知識,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很少很少。而鋼琴的理論知識可以說是很難理解的,學生學習了理論知識之后,對知識的理解還是停留在想象之中,沒有進行實踐。在平常的教學之中也只是聽到老師和其他人的演奏,但是自己卻沒有親身實踐的機會,這樣學生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根本沒有地方去應用實踐,使得學生對鋼琴教育的印象就變得不好,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效果也大打折扣,學生也沒有培養出獨立音樂思維。
四、高校鋼琴教育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措施
前面提到了在高校鋼琴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那么想要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就需要提出一些措施來解決掉這些問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適宜的學習的氛圍。
(一)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眾所周知一個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想要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首先就需要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無時無刻處于這樣的環境之中,天天受到熏陶,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就是老師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之中可以開展出一系列的有趣的教學活動,并且鼓勵每一位學生都參加,然后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之中,老師也就了解到學生在哪些地方還有欠缺,在之后的教學中可以及時地進行補救。除了老師組織活動之外,老師同樣也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的組織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想一個有趣有意義的活動,這樣就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還能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和團結能力。
(二)對老師教學方式進行創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學生從小聽到大的,而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就是要培養學生對某一科目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去進行學習。同樣的對于鋼琴的學習也是需要讓學生對鋼琴感興趣,但是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想法,這時就需要老師因材施教,去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開創新的教學方式,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應該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實時調整教學的方式。其實在進行鋼琴教學的時候,可以給學生進行拓展。同時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來進行講解,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曲目進行講解,添加上自己對這個曲目的認識,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三)加強對學生鋼琴鑒賞能力的培養
其實對學生的音樂素養的培養除了在理論上還有時間上之外,鋼琴的鑒賞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對于鑒賞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培養學生對于鋼琴藝術、鋼琴作品的思想和主題的審美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本身的內涵,讓自己融入作品之中,從而提高他們對鋼琴作品的鑒賞能力。現在國內的音樂不再像以前那么單純,現在有很多的音樂里面都充滿了消極和負面情緒,學生現在正處于一個懵懂的階段,對于外界的信息不能很好地進行分辨,他們會吸收這些信息,這樣長時間的接觸下去,學生的心理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曲目來進行教學,這些曲目最好是具有一定的情感內涵,內容是積極向上的,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接受正能量的東西。
(四)注重學生鋼琴實踐能力的培養
前面講到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實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多多進行鋼琴的彈奏。因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只教給學生一些理論知識,不如讓學生學會鋼琴的實踐操作,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加固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因為經常進行鋼琴實踐操作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演奏能力,還能培養出學生的藝術細胞。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之中,老師可以組織一些鋼琴比賽活動,可以進行獨奏或者是合奏,然后進行評比,對于贏了的學生給予獎勵,對于輸了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并且在經過比賽之后老師對學生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老師就需要針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指導,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讓他們及時進行改正。
五、結束語
在鋼琴的教學之中,首先是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在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方法上的調整,增加學生進行鋼琴實踐的機會,強化演奏的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饒嵐.高校鋼琴教育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策略分析[J].青年文學家,2012(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