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珠
摘 要:多學科視野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重構要打通交叉學科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到:第一是以交叉學科間的內在聯系來重構音樂鑒賞教學設計,全面提升學生鑒賞視野;第二是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紐帶來重構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促進全學科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第三是以交叉學科審美能力為契合點重構音樂鑒賞教學實踐,提升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交叉學科;重構
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報告出臺之后,全面發展的人成為了學校教育的根本目標,多學科發展與交叉學科相融合已經成為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新趨勢。在這一背景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不僅僅著力于提高學生的鑒賞審美能力,而且更應當在交叉學科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培養新時代合格的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因而,重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就成為了高中音樂學科的重要課題,也是高中音樂發展的重要方向。筆者認為,在交叉學科下重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要從學科之間的聯系、核心素養的培養、個性化審美發展的需要等三個層面,通過重構教學設計、重構課堂教學、重構教學實踐等方面來實現。
一、重視學科聯系,重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設計
從學科歸類來看,同為人文學科的語文、歷史、政治、音樂、美術等學科與音樂教學有密切的聯系;從音樂規律性來看,音樂學科又與數學、物理等學科也有著奇妙的聯系。這些聯系既突出了多學科下音樂鑒賞教學重構的必要性,又是其重構的基礎。而從更深一個層次來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重構,是文化熱潮下尤其是多元文明交融的產物,是藝術交流融入文化、文明交流的表現形式。因而,通過多學科交叉聯系來重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作為音樂鑒賞教學的指揮棒,教學設計的重構更是重中之重。而重構音樂鑒賞教學設計,就更要突出學科間聯系,通過多學科交叉引導學生打通主、副科之間的通道,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才能使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服務。
以《音樂與時代》一單元的教學設計為例,無論是西方音樂還是中國音樂,在教材體系的安排中都是將音樂發展、作品鑒賞與音樂史聯系起來的,而這恰恰與文明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設計中通過與歷史、文學、美術的交叉,很容易找到相互呼應的知識點。如新時代中國的音樂作品特色、文學發展潮流、美術發展趨勢等一旦聯系起來,就會發現三者之間在審美追求、時代觀照、歷史呈現等方面是一致的。通過這種交叉學科聯系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設計進行重構,無論是學生的鑒賞視野,還是學習興趣,都會被得到較大的拓展,促進學生交叉學科的認識與理解。由此可見,以交叉學科間的聯系來重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設計,從源頭上以高屋建瓴方式來打通學科間聯系,有助于學生對音樂知識體系有更好地認識。
二、關注核心素養,重構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
重構教學設計是為重構課堂教學服務的,而重構課堂教學又必須重視交叉學科共同的載體——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將全面發展的人分為三大部分六個方面,包括有文化基礎之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自主發展之學會學習與健康生活、社會參與之責任擔當與實踐創新。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的重構與開展要圍繞著這些核心素養,將交叉學科細化出相應聯系點,才能形成紐帶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實現重構之目標。以核心素養為紐帶,實際上是提取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點來實現交叉學科間的聯系,并以此為拓展方向,重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最終實現高中音樂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服務目標。
以《情感之音》的課堂教學重構為例,不同情感的類別對于其節奏是有明顯變化的,而相應的在語文教學中,不同句式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就把兩者有機地聯系起來,通過語文長短句式的情感表達,與音樂節奏快慢的情感表達進行聯系,使人文底蘊與科學精神轉變為紐帶來實現課堂教學優化與重構。如一篇文章中短句多,則情感相對激烈,而一首歌曲中如果出現較多3(mi)5(so)7(xi)的基本音,那么這首歌往往也是情感熱烈奔放的歌。由此就把學生引入到抒情歌曲與進行曲之間的差別,并以此為切入點音樂課堂教學,那么這樣既對學生有啟發,又實現了交叉學科下課堂教學的重構,并從中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由此可見,從不同學科間圍繞核心素養找聯系點,以此實現重構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三、立足審美需要,重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實踐
重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綜合鑒賞能力,提升學生鑒賞水平,從而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獲得個性化審美發展,熏陶品格。除了教學過程中培養并發展學生綜合審美能力外,教學實踐是一個更有效的平臺。一方面,教學實踐活動往往以晚會、比賽等方式來進行,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會較高,通過重構教學實踐活動,從形式到內容、從表現方式到內涵追求,學生會對音樂鑒賞教學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形成個性化審美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個性化審美需要往往帶有較大的差異性,在重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實踐中要通過求同存異找到學生的共同點,并通過在不同作品的鑒賞實踐中進行加強與運用,才能使學生個性化審美需要得到滿足。如有學生喜歡中國風,但在節奏的追求上卻喜歡快歌,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條件引導學生創作或改編某些歌曲,讓學生通過不同曲風呈現不同完美追求。盡管對于高中生而言,這樣的改編并不容易,但只有引導學生進行類似的教學實踐,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對音樂理解,培養學生個性化審美能力。由此可見,通過重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實踐活動,將學生不同的審美追求與審美需要融入到其中進一步強化,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鑒賞能力。
綜上,交叉學科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重構本質上是對教學的一次創新,是立足于多學生交叉聯系的前提下,以核心素養為紐帶、審美鑒賞能力為核心教學創新探索,對學生拓展視野、發展能力、培養素養有較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郭晨華.淺談音樂鑒賞對加強學生音樂審美的重要性[J].藝術評鑒,2019(15):98-100.
[2]牛巖梅.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20+24.
(作者單位: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