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婷
摘 要:本文僅對英語專業的二外德語教學中語音模塊的教學方法進行討論。主要通過對比德語、英語和漢語拼音的發音部分,探討德語語音部分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英語;漢語;德語;語音學習
一、引言
世界500強企業中,德國企業的數量占到十分之一,他們在全球經濟舞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有4000多家德國企業大多都設立了在華機構,并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中國,西門子、大眾、拜耳、安聯、寶馬等知名企業更是不遺余力。他們有著雄厚的資金和長足的眼光,并愿意與中國企業合作共創美好未來。太倉聚集了至少280家德國企業,其中46家在市場占比為全球前三或所在大洲第一,項目總投資近40億美元,年工業產值逾400億元。近年來,德企以每年15-20家的速度落戶太倉。
在中國的德企大多數工作語言是英語,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商務活動中以及商務交際中還是使用德語居多,所以這就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純精通英語或者德語都是遠遠不夠的,企業越來越需要復合型人才,比如在工作中英語和德語都要靈活運用。這也就給第二外語教學(小語種專業的英語教學或者英語專業的二外小語種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本文僅對英語專業的二外德語教學進行探討。面對挑戰,我們若因材施教,利用好英語專業學生的優勢,便會事半功倍,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多語種復合型人才。
二、從英語、漢語和德語的比較角度探討德語語音學習
英語和德語同屬于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的西日耳曼語支,公元410年不列顛群島結束了羅馬占領時期,迎來了德國北部平原的三個日耳曼部落盎格魯人,薩克森人和朱特人來此定居,英語就是盎格魯-薩克森人的語言,所以古英語的詞匯有著濃厚的日耳曼語族的特點。可以說英語和德語同宗同族,從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英語起源于德語,現代英語便是簡化的德語。而觀察兩門語言,的確從文字的表現形式、語法、詞匯等方面都可以用相同的思維方式來思考。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習德語二外實際上是對同一種類型的語言進行由淺入深的更深層次的學習。下面本人就從語音和語法這兩方面的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1 德語是形同英語,音同拼音的語言
在文字表現形式上,德語和英語都是通過拉丁字母表達本國語言的,英語有26個字母,德語有和英語相同的26個字母以及4個變音字母。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我會讓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前翻看德語課本,讓他們覺得德語是對于他們并不陌生的語言,從而打消對一門新語種學習的恐懼。學習一門語言首先要學習其發音,而德語語音一直是非德語專業學生的學習難點(因為二外德語課時少,如何在緊湊的課時中學習到德語發音并一勞永逸絕非易事)。德語是拼音文字,發音方法和我們漢語里的漢語拼音不謀而合。不同的是德語中有元音和輔音,拼讀時將元音和輔音相互組合成音節即可拼讀,而漢語拼音中有聲母和韻母,拼讀時將聲母和韻母相互組合拼讀。其拼讀方法類似,部分字母發音也相同,在本人的教學實踐中也發現,在語音教學時引入漢語拼音的概念對學生而言接受會更快一些。
2.德語詞重音的把握
在德語的30個字母中,和其字母在漢語拼音中有相同發音的就有20個,其中有八個字母的發音是有兩個發音,且根據規則有一個是漢語拼音的念法,其余十個發音也有規則可尋。語音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語調,德語詞匯重音基本在最后或者倒數第二個音節上。在我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對音節的把握不是很準確,也更不好把握重音要怎么念出來,所以我依然建議用漢語拼音的發音方法學習德語的語調。漢語拼音一共分四聲,所謂重音在最后或者倒數第二個音節可以理解為最后或者倒數第二個拼音組合讀第四聲,而之前的拼音組合讀第一聲即可。
用學生熟悉的拼音和英語給學生介紹德語語音,能讓學生迅速產生興趣,并消除學生對學習陌生語言的恐懼。但是真正掌握德語語音,還是需要技巧和練習相輔相成,在掌握語音的基礎上多加練習,并模仿德國人說德語時的語音語調,便能很快學會德語的語音。
三、從任務型教學模式角度探討德語語音學習
1、將任務型教學模式融入課堂教學
任務型教學是指一種以任務核心來計劃、組織語言教學的途徑,即以完成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成就的教學活動。任務型學習強調“做中學”,簡言之,就是“用語言做事”,在“用語言做事”的過程中,學習者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狀態,通過學生參與活動使學生自然的習得語言。例如在德語語音學習階段,將德語單詞、句子或者段落以圖片、名人名言、流行語等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讀出這些德語,老師加以修正但不做引導,鍛煉自己的發音。任務教學法體現了外語教學從關注“教學”轉為關注“學法”,從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變革趨勢。可以說任務教學法在學生的母語和目的語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內因,使學生學了就用,學了就能用。
2、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任務型教學模式有三個階段:任務前的準備、任務的實施與引導和任務后的反思。在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宗旨下,筆者將其三個階段表述為課堂教學中可操作三步驟:教學過程分為任務的提出或選擇階段、任務的實施階段、任務完成情況的匯報階段及任務的總結階段。在任務的選擇階段,首先要注意任務的真實性和難易程度。只有任務真實和難度適中才能激發起學習者的興趣,難度適中的任務還能使學習者在資源分配上相對合理的分派到完成任務本身和注意語言形式兩方面去。任務實施階段時最能體現學習者自主的一個階段。學習者可以利用各自高校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或借助手機網絡在線查詢。在任務的總結階段,教師要發動學生積極參與任務完成情況的評估,學習者的自我評估和反思是自主學習的標志之一。
德語語音部分是學生德語學習的開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助于學生扎實掌握德語語音技巧,也有利于學生后續德語的繼續學習。
參考文獻
[1]王京平.德語語言學教程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Willis.J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A].Macmlilan Publishers Limited,UK,1996
[4]Zimmermann,B.J.& Risemberg,R.Self-regulatory dime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In G.Phye(ed.)Hand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 [C].Academic Press,1997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