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摘 要:為了能夠讓法律的實行目標更加明確,案例指導制度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指導性案例在目前法律實踐中的應用比較少,將法律解釋運用在指導性案例中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法律解釋方法運用在指導性案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關鍵詞:法律解釋;指導性案例;完善
1、前言
隨著我國法律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創新司法制度正在不斷推出,案例指導制度作為一個新型的司法制度雖然不是與每一個法官都息息相關,但是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了解指導性案例的使用效果,調查指導性案例在裁判文書中的引用情況發現效果并不好。為了進一步完善指導性案例制度,需要進行更多的努力,下文將進行具體分析。
2、法律規定文義解釋普遍運用的集中表現
法律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神圣的存在,它具有不容侵犯的權益,因此在進行法律解釋的時候,相關的法律解釋總共包括文義解釋、體系解釋、歷史解釋通常也稱為法意解釋,目的解釋、合憲解釋和社會學解釋等等,最優先的情況就是文義解釋,因為它具有最好的代表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將法律的意思解釋得十分清楚,從而民眾能夠更好的理解該條法律究竟是什么意思,從而更好的去應用。其余的幾種解釋方法可以合稱為論理解釋,他們在使用的時候并沒有絕對的位階關系。英美法體系中的司法解釋主要包括字面解釋、黃金解釋和缺陷解釋,其中字面解釋就是根據文意大概性的對于該條憲法進行總結,具有相同的含義即可,只是單純的強調法律規定的一種意義,對于不常見的解釋也沒有很明確的闡述,因此,無論是立法者還是對于遵守法律的人來說,法律的闡述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司法裁判效率,法官也應該根據文義解釋的方法來具體闡述法律規范的含義,如果案件之間并沒有很強的聯系,那么對于一些指導性的案件來說也是同樣適用的。
一般情況下,在指導性的案例中,文義解釋的方法會呈現各種各樣的形式,其中包括正式文本和非正式的文本,正式文本主要是根據一些專門的法條來進行具體的裁判,如果法官沒有對該種條例進行一個說明的話,那么,這種體系結構就會成為裁判結論最直接有效的法律依據,這也更加說明了在進行法官裁判的過程當中,法官是有理由去進行質疑的,因此,一般情況下,在確定案發事件和引用法條之后,就不會再對其進行二次加深與擴展了,因為在形式上并沒有任何的變化,也無法對法條作出解釋。相關的法律學者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法治反對解釋,而這種原則表示法官對于法律條文的解釋是無條件遵守的,法官不能夠在解釋條文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意愿強行解釋或者增添一些虛無的東西,因為它只有行使的權利,沒有創造的權利,法律條文具有已經明確的含義,因此法官只是起到一個解釋的作用,而這種作用也是認同的現象。
3、論理解釋在指導性案例中的運用及其效果
在司法體系中,無論是法典或者是法條,司法者都不能對其進行回避,應該進行公平公正的裁判,這也是最終判決結論的基本立足點,因此,無論是文藝解釋還是論理解釋,都應該根據具體的案例就法論法,在法律之外去尋求的各種因素,都是要根據案件事實去出發的。雖然在大多數案例中,法官采用文義解釋的方法較多,也都比較具有可靠性,但是在一些超越法律進行思考或者裁判的案件中,論理解釋或許能夠更加完善一些,畢竟文義解釋是無法為這些案件提供一個優質答案的,法官就需要為這些案件去尋求一個更加妥上的指導法律。其中,目的解釋就是一個受到廣泛肯定的方式,因為它無論是從法律規范的目的還是從具體的使用效果而言,都是具有一定特色性的,而且它很好的對于法律調試進行了一些解釋,體現了這種服務功能,對于法律解釋而言,它作為一個輔助的工具,已經完整的強調了它的作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法律是具有不容侵犯的神圣性的,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對法律進行質疑,畢竟它是根據多方情況去進行調整的,只是不同的解釋可能會產生稍許的不同,這也是要根據不同的案例去選擇的,這樣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證,案件在處理的過程當中呈現一個最透明最公平最公正的狀態,因此,法官在進行解釋方法選擇的時候,要多方面的去考量,切不可,根據自己的個人意愿,而進行錯誤的評判。在判決結果出來之后,民眾也不該對其有過多的質疑,如果不同意法官對于該法律條款的解釋,也可以進行多方面的周旋或者詢問。
通過具體的指導性案例去進行創造性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對于案例具有指導性的激勵,雖然這比較消耗時間和精力,但是,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高審判的效率,從而保證每個案件都能夠公平公正的去解決,無論是裁判文書還是整個過程,都能夠按照法律的要求去逐步進行。在具體的操作過程當中,還是要看案件的復雜程度以及案件是否具有偏向性,法官根據案件具體本身的狀況去選擇法律的解釋方法,這樣能夠做到對癥下藥的情況,這樣一來也能夠很好的保障法官參照指導性案例和解釋方法的積極性,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法律的淵源是十分深遠的,只有各方面都對法律進行尊重和支持,才能夠保證法律的公平公正。
4、結束語
在具體的法律實施過程中,要根據案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法律解釋方法,還要根據方法和技術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法官在裁決的時候公平公正。法制社會在不斷的前進,公民的法律思維也在不斷的提高,對整個社會而言,都是有益無害的。
參考文獻
[1]潘觀春.法律解釋方法在指導性案例中的運用及其完善[J].區域治理,2018(19).
[2]李艷美.指導性案例中的法律解釋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2016.
[3]孫光寧.法律解釋方法在指導性案例中的運用及其完善[J].中國法學,2018.
[4]孫麗娟.論法律解釋在我國司法中的運作——以指導性案例11號為例[J].考試周刊,2014(1):31-33.
[5]王雪原.我國案例指導制度的司法適用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4.
[6]徐祥鳳.我國案例指導制度定位問題研究[D].
(作者單位:中共紹興市越城區紀委區監委駐組織部紀檢監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