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菡容
1 我市人口結構變化情況
出生性別比將繼續處于正常值內。以出生性別比為100:105±2的標準,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市出生性別比將達到100:103(四舍五入后)的數值,正好處于這一標準值的下限。這一現象說明隨著經濟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市男孩偏好意愿的影響逐漸減弱,出生性別比處于合理區間。
少兒人口系數增高后降低,總和生育率降低,育齡婦女規模縮小。據圖1,我市少兒人口系數為13.67%(此數據可能存在一定偏差),遠低于30%,這也能從側面反映出我市屬于年老型人口年齡結構。2016年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后,我市出生人口出現第一個小高峰,總和生育率達1.88(查閱了相關資料)但是仍低于2.1的標準,隨著時間推移,育齡婦女規模將不斷縮小,生育意愿趨于理性,總和生育率不斷降低,這將導致我市少兒人口系數隨之降低。
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人口撫養系數增加,年齡中位數大大提高。當前我市15-64 歲的勞動力人口比重為75.43%,此時可以證明少兒人口撫養系數和老年人口撫養系數之和為25%左右,遠低于50%的標準,因此在當前時間段我市處于人口紅利期。綜合考慮二孩政策等自然增長因素和老齡化進程,在今后一段時間我市的人口紅利將不斷衰減至消失。同時根據我的預測,在2015年我市年齡中位數達到45歲,到2050年將達到60歲上下,這一現象足以證明勞動年齡人口的不斷老化。
適婚男性人口數略微反超女性,適婚年齡性別比處于合理區間。以我國平均結婚年齡27歲作為參照,將適婚年齡組限在20歲至34歲這個年齡段。當前時間段,我市除25-29歲年齡段兩性人口數基本持平外,其余適婚年齡段均為女性人口數高于男性。但是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不同孩次之間出生性別比差異在擴大,將導致我市出生性別比略高進而平衡分年齡性別比,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男孩死亡率較高,因此分年齡性別比將處于合理區間,位于101~104之間。
老年人口絕對數量大且系數不斷提高,平均預期壽命延長,老年人口性別比失衡。當前我市老年人口系數為20.61%,已經達到超級老齡化的標準,預計在今后一段時間這一比重將繼續提高。隨著醫療水平增長,我市平均預期壽命延長,80歲及以上人口將而大大增加。同時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現象存在著生存優勢和免疫優勢以及男性職業性質和容易冒險的性格例如酒后駕車等,大大提高了男性死亡率,所以女性老年人口往往多于男性,我市情況也是如此。預計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兩性壽命差距不斷擴大, 女性老年人在老年總人口中的比重越來越大。
人口總量負增長,總人口性別比不斷降低。當前我市總人口為775萬人左右,據推算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市總人口將降至569萬人,即人口總量出現負增長。其中的相關機制已在上文闡明,此處不再贅述。除此之外,根據通用標準總人口性別比95~102的范圍,當前時段我市總人口性別比為101.5,趨近于此值的上限;今后一段時間(2050年左右)我市總人口性別比將降低至81.8左右,遠低于正常值,這一現象可能與老齡化社會的女性化有關。
2 可能存在的問題
少子化現象凸顯,人口紅利消失,降低經濟競爭力,影響教育發展。如上文我提到的近幾年我市總和生育率1.88,低于2.1水準,二孩的出生掩蓋了一孩出生人數的下降。而女性生育意愿的下降直接導致了少兒人口的不足,今后一段時間我市少兒人口系數將由當前的13.67%降低至6.85%。今后一段時間將因人口慣性引發我市勞動力供給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即人口紅利的衰減。這一現象將使我市在紡織服裝業、汽車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據不利地位,也將不利于企業發展,從而降低我市經濟競爭力。除此之外,我市教育資源較為豐富,山東大學等高校也將在我市建成校區。但是隨著少兒人口的減少這一趨勢擴散至全國并且加劇,我市學校招生將成為一項重要問題,從而不得不降低分數線導致生源質量的大幅下滑。
老齡化發展態勢嚴峻,出現高齡化現象,增大家庭、社會保障和醫療制度壓力,重塑社會文化、社會秩序和代際關系。據粗略計算,當前我市老年人口為161萬人左右,今后一段時間內將達到284萬人,老年人口撫養系數為115%。由此可以看出老齡化增速較快,將加重撫養負擔。同時,老年人口過多可能更容易形成年齡歧視等,尊老傳統觀念會被打破,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
分年齡人口性別比過低,老年女性面臨物質與精神養老雙重困境。過多的老年女性將給自身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在農村,長期以來的城鄉分割二元政策及人們意識形態中已經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等原因,使農村老年女性面臨著諸多困境,且國家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農村老年女性參保比例低、金額少;在城市,老年女性相對注重有效的精神慰藉,但是伴侶的趨勢和公共生活空間被壓縮都會使老年女性在養老過程中承受極大的精神壓力,增加老年抑郁癥的風險。
3 應對我市人口結構問題的重要思路
轉變我市女性生育意愿,實施家庭友好型政策,積極支持全面兩孩政策。全面兩孩政策是我國一項重大戰略舉措,也幾乎是唯一可以改變少子化現象的政策。我市女性養育理念逐漸轉向質量偏好,根據詹姆斯·海克曼提出的“預分配”理論,必須加強學齡前兒童教育。現代教育更是從學齡前抓起,強調胎教、早教,為孩子灌輸不同詞匯加強兒童時期人力資本投資,實際上這都屬于高昂的養育成本的一部分,很多家庭承擔不起。如果想要轉變生育意愿,我市則要制定相關家庭友好型政策以承擔一部分養育費用。具體來說:其一,我市企業要提高女性生育待遇,包括帶薪休產假等;其二,對土木、軟件類公司等男性較為集中的企業,可進行女性稅收優惠等政策并鼓勵男性參與養育,減輕女性養育壓力;其三,我市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降低養育成本,服務包含良好的育兒服務,如基礎看護、托兒所、幼兒園、保健、早教等。
利用我市藍色經濟,升級產業結構,重視人口質量,打造人才紅利。在人口逐步老齡化,人口紅利效應逐步減少時,我市應該主動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高新技術型產業。相比其他地區,我市的突出優勢是海洋產業,據相關資料,2015年我市海洋經濟占GDP比重突破22%。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市要搶占海洋經濟制高點,大力研發海洋科技,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水淡化等產業,同時通過上合峰會的影響力,大力打造濱海旅游業。除此之外,人口紅利應該向人才紅利轉變,注重人才質量、積極培育高素質人才,不一味地注重人口數量才是我市的發展目標。教育在人才紅利中需要發揮重要作用,我市相關高校例如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要提高教育水平,探究更有效的教育模式。
加大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提高人力資本,大力推行社區養老,發揮社會工作者的作用。當前,老年人口絕對數量過大,給國家的財政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我想提出兩種對策:其一,我國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真正做到“老有所養所學所為所樂”,通過國家政策造福我市老年人;其二,依據詹姆斯·海克曼的預分配理論,我市應積極在兒童幼年時培養他們的能力、動機和健康,當這批兒童老去時他們已經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養老,這樣的做法遠比老年補救更有效;其三,我市要積極鼓勵第三方在養老體系中發揮作用,比如在社區中組織專業團隊,其中包含工作人員、護士以及一些志愿者。社工是服務領域中的專業人士,由他們在社區中鏈接資源,組織護士為老年人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為之提供健康建議,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醫院和養老院床位壓力;一旦服務對象病情惡化,將及時送醫。
老年女性應積極轉變觀念,進行健康老齡化。在進入老年的過程中,部分老人屬于憤怒型或自怨自艾型人格,尤其是農村女性,她們認為自己目前的困境都是國家養老保障體系不健全、伴侶過早去世、兒女不孝順造成的。實際上,這種觀念往往放大了自身的困境,對其身心健康有不利影響。在個體層面上,老年女性應積極轉變觀念,維持自身良好的心理功能,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其形成正確的養老觀念;若是長期臥床的老人則可以通過身邊的親屬聯系社區請社工為其提供個案輔導。
(作者單位:青島理工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