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東
高中物理是學生們認知事物存在和發生根本道理的主要途徑,其主要闡述了抽象的理論知識。由于這種知識較難,教師又多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進一步影響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為了促進學生物理成績的進步,提升其綜合素質,以便于其更好地在今后的社會中立足,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改進策略,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成果。
1 高中物理學習現狀
在當前的高中課堂之中,有將近一半的學生缺乏物理學習的興趣,一方面是因為學科本身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也與教師的授課模式有所關聯。目前的物理教學模式仍較為理論化,教師不能切實的意識到應以學生為主體,教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方法,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提升。
2 高中物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的提升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只有對物理學科產生充足的興趣,才會投入學習精力,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并獲得領悟知識的喜悅感。在高中的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主動地研究適合物理教學的實用技巧和方法,激發學生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并讓其在對知識的逐步學習中感悟物理所存在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觀察,通過科學、合理的輔助辦法提升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在當今信息化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可以使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于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某學校的物理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通過使用信息化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將物體的分析圖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牢牢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在高中這一學習時期,學習知識逐漸深入,難度隨之提升,再加上高考的壓力,導致學生們的課業負擔十分繁重,尤其是在物理這類十分抽象的理論知識,更提升了學習的難度,對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因此,該校的物理教師盡自己所能,在最大程度上引導、幫助學生克服各項學習生活之中的困難,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讓其充分認識到物理學習中的樂趣,這樣學生們才能在興趣的推動下,自主地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
2.2 傳授自主學習技巧
在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中,教師應該逐步引導學生認知各種各樣的事物發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并將其進行整合,用來處理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質量的需求也隨之提升,要求未來的科技人才具備全面的綜合素質和獨立思維的能力。因此,高中的物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所考量,在一切以培養學生為目標的基礎前提下,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下,教師應該開拓觀念視野,將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教材,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探討,主動思考其中存在的物理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打破以往的枷鎖式灌輸教學觀念,為學生創立更為寬廣的學習思考空間,并設置更具創意性的物理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學生學習的成績提升并不是教學的唯一目的,還應該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考是學習的基礎,也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所在,在學習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勇于質疑、勇于思考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表達自身觀念的空間,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思考、養成良好的理性思維觀念,在對問題的探索中,找尋適合自身的自主學習方法與技巧。此外,在探討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事物認知出現錯誤的理解,教師應該及時加以指正,并講述相關理論依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可以有更好地認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物理的“曲線運動”一章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授的知識和課本內容,合理地設置一些問題來引發學生們的探討。可以向學生們展示幾幅圖,讓學生們指出哪些屬于曲線運動?讓學生們結合實際進行思考,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曲線運動的例子?在進行曲線運動計算時,會涉及到哪些已經學過的物理知識?通過合理地設置問題,讓學生們積極思考并展開熱烈的討論,在這種活躍的氛圍中,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溝通交流,提升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3 歸納課堂內容,易于學生自學
在高中物理的實際教學中,因為物理其自身具備一定的抽象性,在課堂學習之后很難使學生對其產生深刻的記憶,這時就要求物理教師對課堂所需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使其更易于學生課后的自主復習工作,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例如: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為學生設置一些習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課后鞏固;總結知識點,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知。此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進行自主地整理,將所學的知識點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并在章節學習過后,對所學知識的重點、難點進行系統地總結,以方便以后的復習工作順利開展。
結束語:在當前的教育改革體制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教師必要的教學任務之一,然而自主能力的培養中仍存在較多的難點亟待解決。這時,我們就應該從教學實際出發,總結、歸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此制定教學改進策略,以期培養出綜合性的尖端人才。
(作者單位:利津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