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昭
由于時代和社會發展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全球化經濟潮流趨勢下文化的相互滲透,多元文化以及文化融合以及成為當下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取向。而在當今多元文化音樂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一方面對我國鋼琴教學提出了人才培養的新要求,而另一方面我國高校包括鋼琴音樂專業教育在內的器樂類招生質量越來余地,生源質量下降,入門程度參差不齊的問題。對此我們有必要探究我國在樂器音樂教育教學的改革。
1 多元文化對于我國鋼琴教學改革的影響
所謂多元文化具體到音樂教育上主要是指通過在學校設立其他國外的音樂課程,在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擴展學生視野,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深入理解國外音樂理念,音樂教育理念。其推行的根本目的在于與時俱進,使學生具備適應、應對并滿足當前加劇融合的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我國鋼琴教學的改革從多元文化視域出發,引入國外先進的音樂教育理念,通過知識學習和技能掌握,促進學生在身心素養、音樂素養等方面更全面更好的成長。
多元文化對于我國鋼琴教學改革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從我國藝術文化教育的近現代發展來看,一方面問題在于我們只著眼于學習和模仿國外,自身體質特質認知不足,另一方面問題糾結在于我國藝術教育教學的理論較為落后,缺乏先進性。特別是市場經濟的趨利性在如今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過分放大,藝術教育價值被嚴重低估。而引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能夠進一步加快我國音樂教育教學觀念滯后的問題解決,改組現有音樂教育課程設置,改進高校音樂教學方法,推動我國鋼琴教學改革。
2 我國鋼琴教學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2.1 鋼琴教學理念的滯后性
多元文化概念的提出是一種對時代發展和社會人才需求的理念認知提升,而沒有先進的正確的理念認知必然培養不出能夠更好適應社會能力的學生,理念認知與能力培養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而學生的理念認知以及能力培養歸根結底是教師教學理念認知所決定的。從我國鋼琴教學的教學實踐現狀中,我們能夠看到由于學生對于鋼琴基本認知的缺失以及教師處于教學便利的考慮,學生為中心的主體性地位并沒有很好的實踐下來,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依然是鋼琴教學的基本形態。傳統的教育傳授以及存在條件支撐的教學關系使得我國鋼琴教學理念的發展較為緩慢。由此,我國鋼琴教學理念的滯后性可以概括為,其一在于對于諸如多遠文化音樂教育理念認知更新的不足,其二在于沒有可以供給鋼琴教學理念革新的現實土壤。
2.2 鋼琴教學方式的單一性
在我國鋼琴教學的教學方式以示范性教學為主,而且對于近些年鋼琴教學方式的實踐上具有成果意義的建設較少,研究鋼琴教學方式的文獻不少但是缺乏建設性理論指導。我們都知道教學方式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于鋼琴課程的興趣培養、關系著學生對于鋼琴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掌握,對于保障鋼琴教學有效性,提升鋼琴教學質量有著直接且重要的作用。示范型教學在當下并不是沒有它的生存空間和積極作用,而面對多元文化的發展趨勢,教學方式也需要具有多元性,也需要具有融合互補性,在這一點上,我國鋼琴教學顯然發展不足。
2.3 教學內容不夠多樣、健全
教學內容不夠豐富多樣,具體表現在教學內容的功利性突出,人們只關注鋼琴技巧的掌握,側重即興演奏的技巧掌握,而忽視對于鋼琴文化知識以及藝術價值的傳承,此外,對于鋼琴在陶冶情操的音樂修養上的內容分析也較為少有。綜合來看,擺在我國鋼琴教學內容的改革問題,比如進行多元化課程體系改革、教材內容更新、教學內容開發利用制作等等問題,因此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4 教學評估機制改革勢在必行
教學評估機制是鋼琴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面,其擔負著我國鋼琴教學改革能否實現基本科學性的保障作用,關系著多元化教學觀念的革新,關系著教師教學方式多樣、教學內容豐富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國鋼琴教學是什么性質的,是什么側重的。而從當前高校鋼琴教學評估機制的建設情況來看,無論是從入學考試還是學期、學年以及畢業鋼琴課程依然采用考試分數為主,學生日常教育和學習狀況考察為輔的方式,這雖然是有進步的,但是整體來說,學生過程學習的各指標評測過于模糊,教師并沒有因為評估機制養成教學反思思維,人為操作性較強,評價教學質量難度較低。
3 多元文化視域下我國鋼琴教學改革的路徑
3.1 健全素質教育,構建自上而下的鋼琴音樂教育體系
全面的素質教育是包括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素質培養教育,而在論述我國鋼琴教學理念滯后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不健全的功利教育對于鋼琴音樂教育發展的深刻制約。即便是有再好再正確的諸如多元文化認知,沒有實踐的土壤也不能夠根本上起到行為引導的理念價值作用。因此,對于我國鋼琴教學改革來說,要構建自上而下的鋼琴音樂教育體系是徹底改革的基本條件。
3.2 解放思想,開創融合教學新方式
從現實高校鋼琴教學改革來說,要引入多元文化理念,在認真分析學生實際能力的基礎上,實行融合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方式,把傳統的說講教學與現代的引導式教學相結合,以學生為本,以教學效能提升為教學進行的出發點。不能禁錮在什么是傳統什么是現代的思想界定上,也不能夠封閉為不認知世界多元文化形勢以及不考慮社會人才需求的現實思維模式中。與此同時,在多元文化理念指導下,積極開發、大力挖掘本土音樂資源,深化課程改革,針對不同需求的學生確定公共選修以及專業必修等分層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
3.3 提升教師對于多元文化理念的認知程度,提升教學能力
鋼琴教學改革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理念和能力改革為前提的教學創新活動。具體到教師,在多元文化視域下,一方面要提升教師對于多元文化先進音樂教育理念的認知程度,深刻認識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對于鋼琴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不斷加強對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教學的方式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創新以及評估機制的創新。另一方面,樹立理念革新的責任意識,積極利用現實鋼琴教學中學生家長的功利動機,側重對于鋼琴音樂教育根本價值、文化傳承價值、藝術修為培養價值等的傳授,以身作則,樹德才能立德。與此同時,培育鋼琴教師崇高的音樂追求和教師職業理想,不斷更新所識,提升教學能力,培養學生多元思維、開放思維以及在音樂理想的精神和品質。
3.4 重視多元化教學評估機制的建設
從多元文化視域考慮我國鋼琴教學評估機制建設,既要突出以學生為本的人文理念的教學本質,同時也要突出對于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對此,一方面要把原有的考試考核測評為主導的結果評測制度進行改革,確定過程評價為主的教學評估體系,并在具體操作上突出對學生興趣培養、師生關系、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習創新能力、對比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學評估指標。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學評估對于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突出評估的權威性,利用上層教學督查權利以及公平競爭的激勵機制提高評估機制的靈活機動性,讓教師關心評估,讓教師在完成教學評估任務的過程中,深化對于教學過程的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不斷總結教學的經驗教訓,改進教育思想觀念,教學方式,并在教學中不斷有所創新和新的探索。
3.5 重視實踐教學,營造多元文化的校園氛圍
針對鋼琴教學功利性以及當前高校鋼琴教學中忽視學生實踐應用遷移的教學問題,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實踐教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把說講傳授的主導時間轉變為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實踐的課堂舞臺,把任務探究、教學討論、互動實踐、情景設置等教學方式運用到鋼琴課堂中來。在鋼琴課堂教學中加大鋼琴藝術實踐課程的比重,為學生提供一個藝術實踐的機會。另一方面,在課余時間鼓勵和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多元文化的實踐活動中去,充分利用高校相關社團舉辦音樂沙龍、小型音樂會,藝術專業內部挑選能力足夠的學生參與大型史詩類綜合舞臺劇目的演出,舉辦鋼琴即興演奏活動,還可以支持和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師自己的學術項目研究、學術交流以及學術講座等活動中來,拓寬學生視野,培育多元文化理念。
(作者單位: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