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五度思政教育法的提出具有深厚的理論依據與現實依據。五度思政教育法內容上包含了政治的高度、情感的溫度、文化的厚度、創新的力度、科學的尺度。踐行五度思政教育法,要將講政治貫徹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有深度也要有溫度,講究以生為本、以情動人;遵循教育規律,把握好科學尺度;用創新蓄積前進的不竭動力;在打造特色文化上下功夫。
五度思政教育法是在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時代背景下,在把握高職教育最新理念的基礎上提出的新教育方法。對五度思政教育法進行理論性研究與總結,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為此,筆者結合自身體會,對其形成依據、主要內容和實踐進行總結,以期為思政研究提供幫助。
1 五度思政教育法的形成依據
1.1 五度思政教育法的理論依據
五度思政教育法汲取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堅持了與時俱進的思想,順應了國家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的需要。
首先,五度思政教育法堅持了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教育觀的基本觀點和核心價值,也是我國教育方針的理論基石。五度思政教育法立足于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既有所堅持,又有發展。
其次,五度思政教育法是我校思政教育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需要。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最突出、最鮮明的特點。步入新時代,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也刺激著教育行業的大變革,在學生這一主體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如果我們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不相應發生改變,那終將被時代所拋棄。
最后,五度思政教育法順應了國家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的需要。《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優化學校、專業布局,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在此情況下,五度思政教育法的提出,對推進我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思路。
1.2 五度思政教育法的現實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毙滦蝿菹?,如何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有效的實踐,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不僅是黨和國家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高校及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前,受社會變遷、市場經濟、“去政治化”思潮等多種因素影響,個別教師在長期的思政漠視中逐漸喪失基本的思政關注意識,個別學生立場模糊,思想動搖。另外,面對現在醫療糾紛增多、傷害醫護人員案件頻發等醫患之間不信任的現狀,如何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讓他們堅定治病救人的決心,是擺在學校面前的緊要問題。
2 五度思政教育法的主要內容
五度是一個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的整體,統一于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天醫星醫學教育品牌建設的實踐中。五度在內在邏輯上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組成一個結構緊密的有機整體。
第一,占據政治的高度,培養又紅又專的人才,即保證高校正確辦學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保證高校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
第二,提升情感的溫度,體現人文關懷,即堅持用良心、責任和智慧謀求學校的長遠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三,把握科學的尺度,遵循規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四,增強創新的力度,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即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
第五,深植文化的厚度,堅定文化自信,即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足地域,發現和挖掘體現專業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校園文化為思政所用。
3 五度思政教育法的實踐探索
五度思政教育法作為一種新的思政教育方法,是具體的、現實的,通過實踐可實現的價值理念和奮斗目標。為此,我校積極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真正將五度思政教育法落到實處。
3.1 將講政治貫徹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始終把講政治擺在首位,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到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過程和各方面。號召全體思政教師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牢記“四個服從”,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發揮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兼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一線專職輔導員、班主任、專職心理咨詢教師、思政研究管理人員及黨務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聘教授、群團工作人員、學校關工委成員等十支隊伍的作用,努力實現全面、全員、全過程育人。努力確保思政工作的全覆蓋。
3.2 有深度也要有溫度,以生為本、以情動人
加強正面宣傳,力求定位準、內容實、形式新、表達活,做到有深度也有溫度?!八枷胝喂ぷ鲝母旧险f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睂炐銓W子的故事打磨、梳理、鞏固、提升,把成果及時推廣,在全社會形成傳播正能量的效用;同時讓先進事跡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走進學生心中,讓學生耳熟能詳、終身受益,充分發揮朋輩效應的教育作用。
3.3 遵循教育規律,把握好科學尺度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堅持教學中心地位,按照循序漸進方式實施人才培養計劃。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關注學生的成長發展,將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結合,培育優良的育人環境和氛圍。用“四有”好教師澆灌出一批批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接班人。
3.4 用創新蓄積前進的不竭動力
制度上,我校按照學院發展目標和人才培養為主體、 “一體兩翼”發展戰略,積極探索構建新時代高校治理新模式,堅持人才為本,充分發揮十支隊伍的作用,不斷壯大思政教師隊伍。教學上,深入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通過全方位教學設計、全過程引導推進,立于醫學教育的學術內涵和傳承脈絡,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特色,實現思政課程和專業課程的交流合作,定期召開座談會,互相聽課,探討如何實現思政和專業的融合,實現課程思政的“全覆蓋”。
3.5 在打造特色文化上下功夫
結合地域和專業特色,初步建成了生態、智慧、美麗、文化、幸福的校園,形成了“天醫星、落淮陰”的護理行業救死扶傷的天使文化、淮醫登頂人類醫學高峰的創新文化、南船北馬的漕運開放文化、周恩來“讀書報國”的紅色文化等“四大特色”文化。通過思想解放大討論,形成了共識共認的校訓、教風、學風等一系列核心理念。加快推進“一廊一臺三中心六館”等文化工程建設,發揮校園文化符號育人功能。把思政教學深深扎根于各種特色文化,用責任與智慧去呵護和培育,使其在文化的護航下成長。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的靈魂,事關“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全面推行“五度”思政教育法,以“適度”的教育,去開展“適合”的教育,并通過一系列的“思政課程”教學改革,全方位教學設計、全過程引導推進,發揮專業課程本身的特色,將思政工作“潤物細無聲”的融進教育教學。
基金項目: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SHSK18Z00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護理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