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君
目的:本文主要對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應用在護理教學中所取得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探析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我校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就讀護理專業的100名本科學生納入本次研究之內,對照組50例學生接受傳統講授式教學,實驗組50例學生接受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教學,對學生教學效果展開分析。結果:實驗組學生學生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組別間對比存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對教學工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在實驗組學生對于教學效果的評估之中,50名學生覺得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教學很有趣味性,且48名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其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結論:護理教學中應用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展開教學,可保障學生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經過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可有效的優化教學流程、學習資源,可提升學生的認可度,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值得推廣。
因為近些年來,生活水平、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護理水平的要求變得越高。在傳統的護理教學之中應用標準的教學,目前已經無法滿足綜合高素質護理人才的培養,因此近些年來護理教學改革并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因此加強了歐美先進國家護理教學方式的借鑒。在歐美發達國家近些年來經過充分應用現代醫學模擬技術創造出新的護理教學,其中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被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之中。本文選擇我校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就讀護理專業的100名本科學生納入本次研究之內,對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應用在護理教學中所取得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探析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如下:
1.1 學生資料
選擇我校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就讀護理專業的100名本科學生納入本次研究之內,按照學生就讀時間進行分組納入,其中對照組50例學生接受傳統講授式教學,實驗組50例學生接受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教學。對照組男女之比為3:47,平均年齡為(22.14±2.65)歲。實驗組男女之比4:46,平均年齡為(22.68±2.24)歲。參與研究的實驗組學生、對照組學生在展開資料對比和分析時,兩者之間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50例學生接受傳統講授式教學,學生跟著教師進行學習,應用多媒體授展開典型病例的講解。教師示范相應的護理操作,學生進行觀摩。老師確定學生的學習重點,擬定教學問題,布置學生進行預習,制定學生按照病案經過多渠道進行資料的查閱,之后對組內進行討論,對病案進行分析,但是注意在這個過程之中需要將個人的觀點、診療方案見解進行保留。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展開典型病例辯論賽,在進行辯論的過程之中,學生可以抒發自己的意見,在討論的過程之中獲取相關的信息。教師不參與學生的教學討論,負責維持秩序,加強討論節奏的控制,實施進行的引導,記錄學生發言存有的不足,對學生臨床護理綜合能力展開分析。實驗組50例學生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應用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展開教學,基礎護理技能訓練主要包括有臨床護理決策理論提出的相關問題,確定目標、制定決斷方案、落實方案的實施、加強反饋的評論作為基礎,加強編撰模擬情境訓練案例,應用合成訓練系統軟件,經過描述和圖片讓學生想象、感受的真實情境,主要是以選擇題形式呈現護理處置。在開課之前,需要在該系統中選出和情境相似的對應題目,于計算機試運的基礎之上,保障學生應用系統的時候可接觸和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3 指標觀察
在本次研究之中主要是對考核成績和認可度進行分析,其中成績考核是在教學工作完成之后,教師展開考核工作,考核主要是以課程中所需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知識作為重點內容,主要包括有主觀題和客觀題,總分為30分。認可度也是在教學工作完成之后展開,主要是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認可進行調查 ,應用問卷的形式展開,得分在1-5分不等,分數越高證實學生對于教學工作的認可度越高。
1.4 統計學研究
數據處理經PPSS22.0統計軟件進行,經(n%)對計數資料進行表述,經(
)對計量資料結果展開表述,若P值小于0.05,則本次研究的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學生考核成績、學生對教學工作評分的對比和分析
實驗組學生學生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組別間對比存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對教學工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詳細間表1:
2.2 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效果展開的評價
在實驗組學生對于教學效果的評估之中,50名學生覺得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教學很有趣味性,48名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其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45名學生擔心在臨床中會因處置不當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傷害,46名學生該教學方式有利于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之中,48名學生認為該教學方式有利于將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綜合應用,43名學生認為該教學方式有利于其更為深入的理解臨床護理所學的相關知識,48名學生認為該教學方式有利于其把握考試和學習的重點知識,44名學生認為該教學方式有利于其培養臨床決策能力和判斷的能力,46名學生認為該教學方式有利于其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45名學生認為學習難度比較適中,容易掌握相關的知識。
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多的是在于灌輸式教學,主要是教師先進行教學課程的教授,學生之后再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十分缺乏理論、實踐知識的結合,因此教學的內容就會變得十分的單調乏力,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不如人意。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應用在教學之中,主要是因METIMAN本身具有的高仿真性,讓學生在情境之中可以和其展開對話,將網站鏈接、圖片和動畫設計融入決策系統之中,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的趣味性,并且認為讓學生認為這種方法有助于加強溝通,并且更為貼合實際狀況,學生在進行情境操作的時候,感受更為真實。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在經過本次教學方法的對比和實施之中,需要按照教學內容本身具有的特征、現運資源設備、學生的需求展開教學,這樣有助于學生更為扎實的掌握護理重點和難點。在進行高仿真模擬人METIMAN的時候需要做好教學準備,技術人員投入、程序設計、情境表演等,因為耗費的時間比較長,因此會花費更多的物力和人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學生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組別間對比存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對教學工作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結果對比存有明顯差異(P<0.05)。在實驗組學生對于教學效果的評估之中,50名學生覺得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教學很有趣味性,且48名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其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本身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開放性,在本次的教學之中進行應用系統準備的時候,需要結合系統本身的特性,按照護理教學本身的需求,更新、充足系統之中的部分情境案例,將多余的情境刪減,在教學的過程之中不斷的按照教學進行系統教學展開調整,這樣更利于展開針對性、全面性的教學。在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的應用過程之中,需要配備師資,在學生展開練習的時候需要隨時的回答其問題,將其疑問解決,這樣才可保障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概而言之,護理教學中應用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展開教學,可保障學生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經過高仿真模擬人技能訓練系統可有效的優化教學流程、學習資源,可提升學生的認可度,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