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是一個復雜的大學生黨建系統工程,依據十九大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修正案) 》不斷進行調整和發展體系內容,現在大學生正處于新時代,關于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應該從落實大學生黨員發展制度保障體系著手,努力以制度層面剛性約束方式來解決大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在該體系中涵蓋的“五項制度”,同時,優化大學生黨員教育培訓體系重在著眼實效,確保高校必須根據本校黨建工作實際和大學生整體特點創新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
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是一個復雜的大學生黨建系統工程,在這一體系構建過程中,高校必須根據本校黨建工作實際和大學生整體特點,依據十九大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修正案) 》不斷進行調整和發展體系內容,現在大學生正處于新時代,對處于大學生中比較優秀、政治立場堅定的學生,黨組織要給以正確引導,早期教育,這就要求在新時代背景下建立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
落實大學生黨員發展制度保障體系務必須規范程序。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送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習近平同志指出:"各項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說立行、嚴格執行,不能說在嘴上,掛在墻上,寫在紙上,把制度當"稻草人"擺設,而應落實在實際行動上,體現在具體工作中。"為此,在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過程中,高校要全面落實大學生黨員發展制度保障體系,努力以制度層面的剛性約束方式來解決大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完善定期考評制度
完善定期考評制度,務必要堅持"雙管齊下"的并行思路,采用學院黨組織定期考核及學生黨支部平時自查相結合的方式,尤其是要把對黨員的群眾評議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學院黨組織定期考核方面,高校應根據實際明確定期考核時間和內容,考核內容主要是學院黨組織日常工作、"三會一課"、大學生黨員發展和管理等。在學生黨支部平時自查方面,學生黨支部應從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組織紀律表現、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方面檢查自身存在的問題,切實制定相應整改方案。
1.2 強化黨委預審制度
黨委預審制度是高校構建大學生黨員發展保障體系的一項重要審批制度,事關嚴抓大學生黨員發展"入口關"和質量關。強化黨委預審制度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即預審發展對象階段和預備黨員階段。在預審發展對象階段,學院黨組織要認真審查發展對象是否達到入黨標準要求、教育培養是否公正合理、各項手續材料是否準確可靠。學院黨組織對于發展對象提交的全部材料,在預審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其次,在預審預備黨員階段,必須由學校黨委、組織部或者經過授權的院系黨總支審批。高校黨委、組織部在審批確定預備黨員時,必須通過會議程序集體討論,最后一致表決。對預審合格的學生名單,必須要在學院黨組織公告信息欄和公開官方網站上進行公示,方便接受師生群眾的廣泛監督。
1.3 健全轉正答辯制度
轉正答辯制度是高校考察大學生預備黨員是否達到正式黨員條件要求的重要制度,它能夠讓學院黨組織、師生群眾以及正式黨員對大學生預備黨員的認識和考察更深入、更全面、更真實。轉正答辯制度可借鑒現場直接公開答辯的形式,圍繞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對黨的理論與政策紀律的認識、個人近期行為表現等開展答辯。如果大學生預備黨員的轉正答辯尚未達到答辯小組的考評要求,那么學院黨組織應當及時做出該大學生預備黨員下次繼續答辯或延長預備期的集體決議。
1.4 堅持入黨公示制度
入黨公示制度明確要求高校黨組織必須做到入黨程序公示、對象內容公示與監督方式公示。其中,入黨程序公示主要包括大學生入黨流程、組織審查、考察評定等程序環節的操作執行情況;監督方式公示則包括舉報方式、意見投訴地點與有效時間。"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有了制度沒有嚴格執行就會形成'破窗效應'"。總的說來,高校要能夠保證大學生入黨過程的公開透明,組織操作層面的公正準確,并鼓勵師生群眾積極參與監督,堅決防止"暗箱操作"。
1.5 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制度
列寧指出:"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們這樣的執政黨,即革命工人階級的黨,才不追求黨員數量的增加,而注意黨員質量的提高和清洗'混進黨里來的人。”習近平同志特別強調:"各級覺組織要嚴格管理黨員隊伍和黨的干部隊伍,嚴把入口、加強教育、強化監督、暢通出口。”高校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制度,必須做好以下三點工作:首先,要從思想品行、政治素質、學業成績、群眾意見、違紀違規等方面,制定出符合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實際的大學生合格黨員評定標準。其次,應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高度責任意識,既不定比例又不下指標,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要求落實大學生不合格黨員退出程序,堅決做到事實清楚、理由充分、處理恰當、手續完備。再次,要加強大學生不合格黨員退黨后的教育管理工作,通過多種方式,對大學生不合格黨員進行思想疏導、政治關心、學習輔助,幫他們重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優化大學生黨員教育培訓體系重在著眼實效。優化大學生黨員教育培訓體系,是高校不斷實現大學生黨員組織上入黨和思想上入黨相統一的客觀要求,是有效構建大學生黨員質量保障體系的現實需要。具體而言,優化大學生黨員教育培訓體系,高校應做好以下工作:
2.1 提高培訓科學性
提高培訓科學性必須要制定培訓規劃,要求高校黨委承擔起大學生黨建領導主體的責任,將大學生黨員教育培訓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大學生黨員培訓的中長期規劃與短期計劃,讓教育培訓工作能夠有步驟、有計劃和有組織地向前推進,全程、全方位提高教育培訓科學性。同時,高校要以重大節慶日、重要活動、重要節點為教育切入點,制定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確保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集中培訓時間。
2.2 提高教育培訓實效性
提高教育培訓實效性,培訓形式很重要。根據新時代特征建議采用創新教育培訓形式。高校最好利用深受當前大學生喜愛的現代化網絡傳播新載體,采用QQ群、博客、論壇、微信及微視頻等,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及發展對象參與入黨交流活動中,做到培訓內容、形式、人員及培訓效果之間的"四把關"。
2.3 提高教育培訓針對性
提高教育培訓針對性,編寫培訓專用型教材。高校應集中自身教學優勢資源,編寫教材中注重教材內容的完整性與新穎性相結合、科學性與發展性相結合、對象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提高教育培訓針對性。
2.4 注重教育培訓長效化
教育培訓長效化,重在發揮黨校的教育作用。高校要堅持立德樹人、育人成才的思想理念,發揮黨校教育培訓主渠道作用,對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培訓,高校要注重黨校長期發展建設,對黨校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材使用和授課教師等進行全面審核把關。高校黨校應堅持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組織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與發展對象深入到學校、社區、企業等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讓他們在社會實踐中提升黨性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