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芳
中職教育發展面臨著教育經費不足、社會重視不夠、內涵有待提升與教師素質薄弱等突出問題。本文基于現狀,提出突圍的應對舉措:拓展資金渠道,嘗試構建多元發展模式;促進資源整合,放大職業教育區域優勢;確立市場導向,豐富中職教育發展內涵;援引培養結合,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中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基礎,也是我國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中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直接影響著我國職業教育基礎,在普教擴招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我們要進一步審視中職教育發展困境,并基于現狀尋求困境突圍的有效路徑。
1.1 教育經費不足
目前制約中職教育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經費問題,面臨著普通教育擴展的大形勢,以及高職教育的擴張,中職教育受重視的程度越來越低,這就導致中職教育經費捉襟見肘,制約了中職教育進一步發展。
1.2 社會重視不夠
盡管政府加大了對職業教育扶持力度,但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歧視依然普遍存在。不少地方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與高職教育教育發展,忽視中職教育發展,導致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制約了中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1.3 內涵有待提升
隨著中職教育大規模發展,中職教育出現同質化發展問題,職業教育發展內涵亟待提升,不少中職教育專業設置陳舊,缺乏辦學特色,適應市場的主動性不足,亟待中職教育基于社會大環境進一步提升內涵發展。
1.4 教師素質薄弱
中職教育由于影響力的削弱,導致優質師資的流失,從而造成中職教育師資素質薄弱現象,主要表現為教師專業素質較低,缺乏創造精神,教師年齡結構也出現失衡現象,需要進一步優化教師綜合素質。
2.1 拓展資金渠道,嘗試構建多元發展模式
中職教育要獲得持續發展,必須要確保足夠的教育發展資金。中職教育要進一步拓展資金渠道,多措并舉。
首先,積極爭取政府財政支持與政策支持。國家層面對職業教育投入加大,中職教育要增強主動性,根據自身資金現狀積極爭取政府投入,中職學校要提升與政府部門與行政部門的有效互動,及時了解國家有關政策和扶持資金,從而充實中職教育發展資金。
其次,嘗試引入社會資金。社會資金進入職業教育領域已經成為大趨勢,在中職教育資金嚴重短缺的形勢下,我們要積極尋求社會資金的融入,轉變中職教育機制,從而為中職教育發展注入足夠的資金,優化中職教育發展環境,不斷提升中職教育硬件投入,構建多元發展模式,從而提升中職教育發展影響力。
2.2 促進資源整合,放大職業教育區域優勢
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在地區經濟發展轉型期,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提升頂層設計能力,促進區域資源整合,放大職業教育區域優勢。首先,基于區域高度推動資源整合。地方政府要根據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需要,統籌兼顧,整合教育資源,為中職教育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并有效利用區域教育資源。其次,推動職業教育內部銜接。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具有銜接的可能性,地方政府要積極推動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銜接,從而擴大職業教育區域效應,并有效推動中職教育資源與高職教育資源的整合,發揮教育資源的最大效應。
2.3 確立市場導向,豐富中職教育發展內涵
市場經濟下,中職教育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注重內涵發展,確立市場導向,根據市場需求優化教育環境,合理設置專業。首先,對接市場人才需求。中職教育要加強市場調研,正確把握市場人才需求,從而根據市場需求重新優化專業設置。中職學校不僅要及時把握人才需求現狀,并且要根據市場需求動向,捕捉人才需求潛在動態,保持高度的前瞻性,確保專業設置的科學性,避免出現供需不一致的現象;其次,立足中職教育實際。中職教育要合理定位,根據中職教育自身優勢,并立足于中職教育實際,培養基礎類中職人才,將中職教育優勢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彰顯中職教育內涵,凸顯中職教育影響與人才培養個性。
2.4 援引培養結合,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中職學校要根據自身師資建設現狀,深入剖析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問題形成的原因,通過援引與培訓等多種路徑,提高教師整體素質。中職學校要通過提高待遇方式及時引入高素質人才,并以高素質人才為中心,發揮人才輻射效應,從而建立起富有活力的專業化師資隊伍。同時,積極發揮傳統師培優勢,通過講座、專題學習、網絡學習等,不斷提升教師理論素養與專業素養、實踐能力等,建立起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為中職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師資保障。
總之,中職教育獲得了長足發展,但在普教擴招與社會轉型大環境下也面臨著發展困境,需要中職學校進一步增強發展主動性,加強與地方互動、教育行政部門互動,并立足于中職教育優勢,豐富發展內涵,夯實職業教育基礎,助力我國產業發展與經濟轉型。
(作者單位:新鄉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