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娟
隨著時代的變遷,時代已經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當前已經進入了數字化經濟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也在不斷提升,同時對于高品質人才的需求量在持續不斷的增大,因此學校作為為社會輸出高品質人才最重要的場所之一,所受到的關注程度也在不對上升,目前高職的會計專業的培養是人們所關注的重點之一,隨著如今社會經濟當中的職業崗位工作內容以及模式方面的轉變,對于會計職業的工作方式以及職業能力都提出來許多新的要求,因此高職會計專業的培養方式也發生了許多轉變。本文針對數字經濟視域下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進行探究,提出幾點意見,以供參考。
傳統經濟下從事會計職業的人們每天都需要面對大量的紙質票據,一般都采用紙質載體來處理日常的填寫記賬憑證、會計信息的傳輸以及等級賬簿和財務報表報出等相關工作,并且往往會受限于企業的信息傳遞實效性。隨著當下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同電子商務也進入了深度融合的階段,會計職業的總體范圍變得越來越廣泛,為了改變當下的核算模式,管理人員必須能夠更加快速的獲取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當中一系列的會計信息,才能達到對企業運營過程當中的事中控制以及反饋等相關工作及時管理的目的,才能提升會計工作從原本的靜態核算到如今的動態管理的過渡速度。當下會計電子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當中,會計信息的傳遞已經進入到無紙化階段,未來支付寶等電子結算形式的迅猛發展,必然將逐漸取代現金等傳統的結算方式,從事會計行業的相關人員在工作內容以及公示方式方面都將進行不斷的更新變化。
2.1 財務核算占據主位,但恰恰是數字經濟智能化將要取代的
在傳統的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當中往往是將會計的基本理論作為培養中心,不斷強化會計的基礎動手操作能力。在以往的傳統核算模式當中,很多重要的環境例如:數據采集轉化以及納稅申報等方面無法實現全面的自動化。
2.2 培養內容過于注重理論,忽略了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
在傳統的高職會計人才培養的課堂體系當中,往往重視的只是理論知識方面的培養,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只是進行概念、原則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講授工作,而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往往被忽視,理論同實踐課程的比例處于嚴重失調的階段。
2.3 缺乏相應的管理能力,在跨專業學習方面的能力不足
教育始終視為生產服務的,學校的專業必須實現同就業崗位對接,而在當下很多會計專業的從業人員都面臨著轉型或失業的情況,在如今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財務工作需要的是具備信息化、智能化等更加多元化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3.1 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往往是高職會計專業定位的培養目標,但是隨著當下時代的發展,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時代智能的應用,因此會計專業的人才就需要吸納更多的新技術相關知識、綜合的財務技能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吸納新的技術就必須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當下最新的“互聯網+”以及相關的應用軟件技術;綜合性要求學生能夠成為懂財務又能夠對信息技術有一定心得體會的高素質會計人才;終身學習的能力則是對學生適應新事物、新環境的能力提出的要求。當下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高職在定位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時,應該著重將熟練運用最新的信息技術以及工具來進行財務核算工作,能夠具備更強的溝通以及協調能力和能夠進行終身學習的高級技術應用性管理類人才作為培養的目標。
3.2 開展融合型的實踐教學工作
在進行培養高職會計職業人才的工作過程當中,一定注意同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等模式的結合開展出更加富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活動。當下,現代信息技術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傳統的手把手、面對面的實踐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如今的時代發展,同時也利于當下學生提升自主學習以及創新的能力。因此在進行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同網絡教學、云平臺等現代最新的信息資源技術的結合、開發出校企共建、網上互傳以及校內外聯動的多方面的實踐教學模式,在進行校內多崗位、多部門的聯合演練以及實操的過程當中,將云平臺、VBSE平臺等作為演練的基礎,才能夠不斷提升當下學生的團隊合作、企業管理以及溝通協調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滿足當下發展速度不斷增快的新時達,才能培養出適應當下時代發展速度的會計專業人才,滿足社會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
在高職培養會計人才的過程當中,必須注重同智能化時代以及實踐化的教學模式的結合。只有不斷加強高職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才能培養出更多具備綜合素質的會計專業人才,才能滿足如今飛速發展的時代對于高品質會計人才的需要。
(作者單位: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