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杏
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以微博、微信、微視頻等新媒體為核心的“微時代”已經到來,在“微時代”的背景下應重視和善用微媒體,營造高校思政教育“微環境”。在“微環境”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將更接地氣,互動性更強,更具時代感,教育形式更豐富。本文基于微環境的優勢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點,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理性思考:針對大學生思想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陣地”,開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產品”,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機制”,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使其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6年,黨中央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同志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2018年五四青年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人才培養體系必須立足于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來建設”;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并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個人”。我們黨對于這一根本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深刻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促進了互動媒體的多樣化發展,互聯網技術與微媒體技術發展加速了微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面臨更多的思想沖擊。微環境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既帶來發展機遇,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善于借助微環境優勢,化挑戰為動力,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加強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發揮互聯網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有利于擴大宣傳思想工作的真諦,有利于增強我國軟實力。也就是說,借助新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微環境下,微媒體的廣泛應用將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接地氣,互動性、滲透性更強,更具有時代氣息,而且更加便捷。
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地氣
微媒體與互聯網技術、無線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智能手機的發展,基于智能手機的信息互動平臺更豐富,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已經被各類媒體信息所包圍,QQ、微信、微博等成為大學生廣泛喜愛的信息接收與互動方式,對當代大學生來說,網絡已經成為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借助互聯網這一載體,在微環境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不斷開辟微媒體陣地,搭建微媒體平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將更加接地氣,迎合大學生認知需求與信息互動興趣。
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動性更強
微媒體具有即時、便捷化優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媒體的應用將打破思想政治工作時間與空間限制,促進不同主體之間的信息互動,不同空間、不同群體的人們可以借助微媒體進行及時的信息交互。在微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動性更強,有助于促進不同主體之間的學習活動,擴大思想政治教育效應。
1.3 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時代感
微環境下,信息傳遞更加及時、快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時刻關注時代發展、緊扣時代脈搏、順應時代潮流、反映時代要求,人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將信息借助互聯網平臺、微平臺發布出去。這就意味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具有時代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將突破教材的束縛,及時地援引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時代感,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鮮活性,從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1.4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豐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主要立足于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單一化,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主體性得不到發展。在微環境下,要主動占領網絡新陣地、運用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形成高校網上網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改變填鴨式灌輸式教育,變說教為潛移默化,結合學生需求開展學生喜愛的活動,找到與學生的共鳴點,真正的圍繞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將更加豐富,除了課堂教育外,基于微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式將更加豐富,微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將變革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具有開放性,有效性更強。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特點、新趨勢、新問題,互聯網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群體特點的不斷變化,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的多樣性滲入等問題層出不窮,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要與時俱進,以創新為引領,拓展方法手段,基于微環境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積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路徑。
2.1 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陣地”
微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升有效性,要注重“微陣地”打造,構建立體化、全面滲透的“微陣地”。首先,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化網站建設。高校要基于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學校網站開辟專項欄目,展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營造氛圍;其次,構建立體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陣地。高校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陣地,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聚焦社會熱點問題、緊扣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發揮微陣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優勢。
2.2 開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產品”
微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體現特色,擴大影響力,需要開發具有影響力的微產品,發揮其載體作用。首先,開發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微產品。在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要任務,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與十九大精神,開發微產品,體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其次,開發貼近學生實際的微產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針對大學生思想困惑與熱點現象,開發微產品,如微電影,幫助學生切實解決好思想困擾,培育學生正確的三觀。
2.3 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機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改變被動工作現狀,增強主動服務的意識,構建積極、高效、有價值的對話機制。首先,精心選擇對話話題。高校要基于微環境優勢,選擇學生感興趣、體現時代主旋律的對話話題,推動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其次,優化對話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話形式要體現生本地位,選擇學生喜愛的對話形式,例如借鑒電視節目形式,激發學生參與對話熱情;第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對話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話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無效、跑題,甚至負效應對話,只有加強對話引領才能構建有效的對話機制;第四,凈化思想政治教育對話環境,引導學生參與監管,完善對話激勵機制,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等。
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五四青年節講話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前進路上的指明燈,是開展思政工作最強有力的理論思想武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政治方向,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靈魂,不斷武裝頭腦,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增強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總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順應“微環境”需求,并抓住微環境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探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路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斷優化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整合高校內部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同時更要注意不良信息的應對和凈化,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緊跟時代步伐,做到與學生同呼吸、共命運,當好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作者單位: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