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
教育實習是教師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而頂崗實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師范生培養模式和農村支教模式,受到了國家教育部門、各有關高校的重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頂崗實習有利于師范類大學生的成長,但同時在頂崗實習過程中也會遇到諸如專業知識、角色轉化、問題學生教育等方面的挑戰, 要應對這些挑戰,必須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以愛育人,讓頂崗實習真正成為助推師范類大學生專業成長的重要力量。
1 頂崗實習對師范類大學生專業成長的積極意義
教育實習是教師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通過師范生頂崗支教活動的有效開展,對師范生頂崗支教實習活動的積極意義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這不僅保證了師范生的教育實習活動,強化了實踐教學環節,而且提高了師范生綜合素質,增強了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支援了農村基礎教育,彌補了農村基礎教育師資嚴重短缺等不足,促進了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
1.1 幫助準確定位,規劃職業生涯
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制與機制的運行原則是:“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在這個原則下要解決就業難問題,涉及到市場、政府、學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等方面。
1.2 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
頂崗實習將師范生的教育實習時間由原來的6-8周時間延長到一個學期, 實習生有更多機會運用所學的教育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從事教育教學實踐工作,能有時間深入開展社會調查,從而增強對社會、教師與教育的了解;“混合編隊”有助于不同專業實習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學習。
1.3 有利于實現教師的人生價值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和社會思想、道德風尚的傳遞者,是繼承和發揚人類文化遺產的橋梁,是年輕一代的培養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一章第三條對教師概念進行了全面、科學的界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曾有人說,教育工作是愛的事業,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和祖國的將來,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強烈的時代責任感與社會責任感。
2 頂崗實習對師范類大學生專業成長提出的挑戰
雖然許多師范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展了師范生頂崗支教實習活動,鼓勵師范生踴躍參加,并取得了一定績效,師范生在實習期間也得到許多鍛煉,學到許多的知識與經驗,但同時他們在頂崗支教過程中,難免不會遇到一些挑戰以及問題。這些挑戰和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2.1 專業知識的挑戰
有很多實習生認為在實習期間,自身的專業知識與他們教授的課程有一定的沖突,換言之,就是實習生自身的知識貯備還不夠,不能完全應付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這對于他們這種剛出身社會、又想展示自己能力的人來說,可謂是致命的打擊。他們說,在學校所學習到的課本知識與實際要操作根本就是兩回事,總是不能把知識運用到合理之處,都非常后悔在校期間沒能增加自身的閱讀量,多關注一下時事,沒能好好鍛煉自己,到頭來遇到類似的問題就不能很好的解決。
2.2 角色轉換的挑戰
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必然處在社會體系中某一特定的位置,并相應地承擔著應有的角色,而這一角色顯然不同于其他社會角色。師范生的實習,其實就是一種由學生角色轉化為教師角色的實踐。能否順利轉換角色,是否充分扮演了與新課改相吻合的多重角色,轉換的程度如何,直接影響到實習的效果。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從學生到教師這一角色的轉換給他們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他們往往仍是把自己的身份定位為學生,以一個學生的身份來處理問題,這對于剛擔任教師的他們來說可不是一個好現象。
3 積極應對,讓頂崗實習進一步促進師范類大學生的專業成長
根據上面所述,實習生在頂崗實習的時候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挑戰,而要解決這些挑戰,讓頂崗實習真正促進師范類大學生的專業成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努力學好專業知識,閱讀大量書籍
3.1.1 加強專業思想教育,提高教育作用和地位的認識
在教師職前的教育中,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學課程的教學,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教育的本質、意義、作用與方法,促使他們對教師職業的價值、權力、責任、義務等有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初步形成教師角色行為及其規范的認知定向。
3.1.2 加強師范生教學技能與技巧的培養,從源頭解決問題
第一,自身方面。要繼續加強自身“三字一話 ”的練習,這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第二,學校方面。師范院校應進一步充實教育類課程,為師范生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并規定為學生的必修或必選課程。最后,學會反思。
3.2 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盡快做到角色轉換
從你愿意去支教的那一刻起,就要謹記你現在的身份不僅僅的學生,你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那些孩子的老師,在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就只負責教,而學生呢就只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是以教為中心,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學生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更不用說會學了。
(作者單位:重慶電訊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