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國榮
浙江省安吉縣梅溪中學
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合作交流,進而推動全體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所以,合作學習方式是輔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提升個人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
每種學習方法的應用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數學的學習是由簡單到復雜的思維鍛煉的過程。數學學習好的人主觀能動上更加勝人一籌。
1.學生缺乏合作學習習慣與技能 學生在合作學習方面的習慣不好和技能欠缺,主要是由于教師較少就該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例如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缺乏主見,自己不熱愛動腦,這就使得他們不能夠很好的和其他小組成員進行合作,這可能會導致合作學習不能夠取得成功。總之,學生欠缺合作學習的相關技能,會導致合作學習開展不夠順利。
2.教師缺乏合作學習中的參與和指導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充當一個看客,不能夠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及時的參與和指導,這意味著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置身事外,這恰恰與合作學習的總之相悖,這很有可能導致合作學習很難展開,最后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3.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存在問題 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組成對合作學習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小組成員的組成不科學,不規范,將對合作學習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過程中,目前來看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小組的成員的構成不夠合理,又如小組長不能很好的領導小組同學進行學習,再如小組內的成員不能明確的進行分工等問題。
1、創設生動合作情境,激發合作學習興趣 創設輕松地課堂學習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合作的基礎。在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下,教師通常占課堂主體地位,以引導教授為主,以統一的思想和形式進行知識傳授。而在新課改背景下突出學生主體性,培養自主合作探究是教學根本任務之一。所以,教師應積極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
2、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合作學習意識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的團結寫作不僅是一種學習精神,更是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學生合作意識應該從小培養。在生活中鼓勵團結協作精神,在學習中激勵全員參與,重視每個學生的個體表現。合作學習最大的意義在于能夠促進每個學生和他人共同學習,遇到困難向老師請教或者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激發思維發散,集中不同個性化思維完善思維解讀,通過不同思路方法共同解決問題,由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意識。
3、借助課堂問題情境,引導自主合作精神 在數學教學中課堂問題是探究的主線,學生利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用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的實例,或者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作為教學知識的載體,引導學生以問題為線索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將不同學生對問題的看法和思路進行交流,進而推理出多個問題答案。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問題解答能夠極大地激勵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在面對困難時,或者自己不能單獨解決的問題時學會求助他人,或者通過交流拓展思路,找尋答案。
4、遵循個體注重實踐,發展創新探究思維 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存在個體差異性,如果以單一的問題情境或者單向的探究思路就會局限學生的探究思維,很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所以,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遵循個體差異性,創設多層次的問題情境,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題多層的解決方法。比如;小明和小東去某景區游玩,約好在3 景點碰面,上午7 點時小明就乘電動汽車從6 景點出發,沿著景區公路去目的地3 景點,車速為36km/h,而小東從上午7點從5 景點出發,自行騎電動自行車去目的地3 景點,車速為26km/h。問題為當小明遇到小東時,他們是否已經走過了4 景點。面對這個問題每個學生都對自己的思路有不確定感。但是通過合作學習進行討論分析則較容易揭開謎題找出答案。第一種是以應用題思路進行合作學習,借助算術或者方程式進行解決。第二種則是利用變量、函數知識解決問題,將遇到的時間地點看作兩個函數圖像的交點兩個變量的設法可以根據學生的思路產生多種形式,這也就體現了思維多元的特點。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路進行交流,意見相投致力于統一思路的學生自然組成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最終解決問題。所以,遵循個體差異創設層次性問題,強化實踐練習,有助于發展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充實自己,提升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5、應加強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 如何加強合作學習小組建設是合作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問題,本文主要從培養小組長和科學的劃分小組兩方面來加強小組的建設。當教師選擇小組長時,應該選擇比較合適的同學充當,小組長不僅應起到帶頭的作用,還有起到帶領同學共同進步的作用。;科學劃分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一般4-6人最好,這樣小組成員之間交流更加的流暢,更加的有利于各個成員充分的展現各自的特長;明確組員分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必須明確每個小組成員的任務,只有每個參與者有了自己的任務,這樣才能夠提高效率。合作學習小組各成員的職責分配表所示:

小組成員的職責分配
合作小組的評價和學生個體的評價應該注重合理性,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方面,也應注重學生思路的多元性,創設層次性的問題情境,引導不同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的個體進行自主合作探究,進而拓展思維活性,培養創新性、邏輯性和條理性的思維理念,以思維品質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最終推動綜合素養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