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珠
(重慶鐵路運輸高級技工學校,重慶 400037)
根據軌道交通的特性,從廣義上講,車輛運行在導軌上的交通都應稱之為軌道交通。但是,在軌道交通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人們又把鐵路運輸稱之為大鐵路,與軌道交通區別開來。[1]城市軌道交通主要為解決城市交通擁擠而產生,其本身站多線路短,軌道電路在其并不適用。
長久以來,列車運行控制中依靠軌道電路監測列車位置,并向列車傳遞信息。軌道電路以絕緣節將整條線路劃分成區段,須向鋼軌送電,以確定列車位置傳遞信息。因此,軌道電路在國內鐵路上應用廣泛。
二十世紀初,歐洲誕生了微機計軸設備。國產計軸設備的研究開始于上世紀50年代,從分立元件、到集成電路、微處理器,歷經幾代,水平明顯提高。它因以下優點,在國內城市軌道交通中應用廣泛:
1.不需要絕緣節;
2.對軌道電路長度幾乎無要求;
3.受環境影響小;
4.對電氣化區段牽引回流無影響。
現以西門子公司Azs 350U 型計軸設備為例,探討其原理及應用。
Azs 350U 型計軸系統分為主要分為室外設備和室內設備。室外部分總體稱為ZP43 計軸點,室內部分總體稱為計軸主機機柜。
西門子Azs350U型微機計軸系統采用SIMIC安全型計算機為控制核心,配備完善的配套電路構成其運算單元,每個運算單元可以直接連接5個西門子ZP43V 型計軸點設備,同時具備檢查2個軌道區段的能力,并且通過多個運算單元的有機組合來構成一個整體系統,用以檢查不同規模形式的站場和區間軌道的空閑與占用狀態。
計軸運算單元由兩個配置相同的獨立的微機組成,只有在兩個計算機一致時,才允許將一個輸出給程序控制電路,由此可以避免輸出錯誤的信息運算單元對該信號進行處理,識別輪對、判斷輪對運行方向,對內部存儲器的軸數信息做相應的修改,并以此判斷相應軌道區段的空閑/占用狀態,判斷的結果經繼電器輸出。正常工作時,信號發生器將其產生的43 kHz 的正弦信號通過電纜發送至車輪傳感器的兩個發送線圈,帶通濾波器將從傳感器接收線圈接收的信號濾波、放大和整形處理后,將兩路信號調制成3.16 kHz、6.152kHz 的信號,然后將其耦合成一路信號傳送到計軸電纜上。
城市軌道交通的特點在于站間距離短,行駛速度低。較短的站間距離決定了區段的劃分不可太長,微機計軸的室外設備安裝簡便,距離控制靈活,適應城市軌道交通的特性。
計軸點在設置時,需考慮軌道線路狀況,其設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兩個連續的計軸點需設置A、B、C 三個計軸點,其中B 點為兩個區段復用計軸點,如圖1。
圖1
一般的一送多受以道岔區段較為常見,舉例一個單開道岔,其計軸點設置如下圖2。
圖2
雙動道岔一般在渡線設置絕緣節,將兩個尖軌劃分至不同的軌道區段,以提高線路的效率。因此,在計軸點的設置上,也有所不同,其中C 點是判斷1DG 和3DG 兩個區段的復用計軸點,如圖3。[2]
圖3
軌道電路的維護分為日常保養、二級保養、小修、中修和大修,其養護與檢修過程相對復雜。計軸系統因設備原理相對簡單,故日常養護與檢修主要為日常保養、二級保養和小修。
日常保養主要有每日進行室內設備狀態檢查,觀察ACE 各面板指示燈應正常;每周進行室內設備衛生清掃。二級保養根據地面站和地下站的不同,保養周期也不相同。小修則每年進行一次。
微機計軸的使用與車地間的雙向通信密不可分,其與無線車地通信設備相結合,才能保障列車的安全行駛。城市軌道交通一般采用較為先進的無線自由波通信、漏泄波導管或漏泄同軸電纜方式進行車地通信,結合車載定位方式,再輔以微機計軸監測列車位置。隨著城軌系統的不斷發展,國內已有多家公司研發了計軸設備,希望隨著微電子設備的發展,我國也能具備更加先進的微機計軸裝置,為軌道交通專業的發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