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徐翔
雖然中國一直在強調中國制造,但在國際市場,除了海爾、格力等少數產品之外,中國的產品依然是低廉的代名詞,中國依然是世界制造工廠。中國的外貿工廠為歐美做了大量的代工,但這些優質的產品并沒有輸送到中國的市場,中國人依然購買的是價格與質量不均等的產品。
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正在改變這種格局,外國的優質產品借助跨境電商平臺,大舉進入中國。在中外貨物的對比面前,中國人心知肚明,他們在用鈔票投票。中國的企業正面臨著里里外外,或主動、或被動的供給側改革的壓力。
為此中國儲運雜志記者就此相關話題采訪了跨境電商行業資深人士,杭州海客網絡科技的創始人李夢。

《中國儲運》:你從事跨境電商有七八年了,可以說,是和國內跨境電商市場同步在成長,你當初為什么會進入這個行業?
李夢:我是杭州人,我在杭州上的大學,一直沒有離開過杭州,2012年的時候,身邊的很多人開始做起了海外代購的工作,我也加入了進來,后來,淘寶的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等網站迅速火了起來,我也意識到跨境電商的發展是個風口,是個趨勢,我也就通過朋友介紹進入了網易工作,干了幾年,在2016年的時候,離開了網易,和幾個朋友一起創辦了海客科技,開始自己創業,主要從事化妝品的跨境電商業務。通過這幾年發展,再加上杭州當地政府給的政策支持,我們的業務發展得很快,現在員工已經超過100多人了。我們準備明年再將公司擴大一倍。
《中國儲運》:你對中國的化妝品市場怎么看?
李夢:化妝品是個年代悠久的行業。現在大家的消費水平都很高,據我了解,不說北上廣,就是杭州,很多年輕女性每個月在化妝品上的消費都在2000塊錢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且化妝品的利潤不低,因此做化妝品業務是非常不錯的。但現在的女孩普遍不喜歡國內的化妝品,除了產品質量和國外的相比存在差距,而且品牌認可度也很低。因此都喜歡買迪奧、蘭蔻、歐萊雅這些國外的牌子,誰用國產貨都會被鄙視。因此做化妝品的跨境電商很好做。
《中國儲運》:很多人認為不買國貨就是不愛國,尤其是在現在中美貿易戰的情況下,這種聲音很多。
李夢:我認為這是道德綁架,而且是一個不成熟的社會才會出現的聲音,現在是全球化高度發展的時代,任何產品里面幾乎都含有各個國家的合作。比如說中國的汽車,里面的零件就來自于很多的國家,很難說有一款車是真正的國貨,難道沒有這樣的車就不開了嗎?實際上,我認為國外的優質產品通過跨境電商等渠道大舉進入中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不僅會倒逼中國的企業升級產品,為消費者提供給優質的產品,而且會由于市場得到充分競爭,產品的價格也會降下來。
我一直堅信中國只有開放,才能更強大。這是自鴉片戰爭以后就已經有的定論,那些說只買國貨才是愛國的人,是一群膚淺的人,他們很難成為國家的脊梁,而且根本不是真正愛國。

《中國儲運》:你對中美貿易戰怎么看?
李夢:這是國家層面的事情,我等草民不好評論,但是我想說的是做貿易有合作有競爭很正常,但是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應該是合作遠遠大于競爭的。打貿易戰,對我們這些做企業的沒有好處,我不支持打貿易戰。
《中國儲運》:你對現在國內的跨境電商相關法律法規滿意嗎?
李夢:我很滿意。其他地方我不太清楚,但是至少在杭州,我對當地給予的支持政策很滿意,我創業三年多來,相關政府部門給予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這也是我們業務不斷得到壯大發展的重要原因。
我舉個例子,去年,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開始對入境的物品實施備案“負面清單”,除了清單上禁止的“人體組織”“微生物”“廢舊物品”“放射性產品”“化學危險品”等貨品,其他商品均可按照“法無禁止的市場主體即可為”的大原則進口。
單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杭州做跨境電商業務非常的便利。
《中國儲運》:你平時買中國的產品多嗎?
李夢:除了買菜吃飯之外,不是很多。由于現在做跨境電商,接觸的外國產品還是居多,而且國外產品確實性價比非常高。但以后我可能買中國的產品會變多吧,最近買個一個豆漿機,就是九陽的,挺好用的。
《中國儲運》:你覺得中國的供給側改革要幾年的時間?
李夢: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用幾年時間來限定吧。這個社會變化很快,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按部就班,我覺得供給側改革的速度會和跨境電商的發展成正比,現在外國貨進來了,自然會倒逼中國的企業加速轉型,不轉型就會死得很快。再加上中國人都有民族自信心,因此也會主動加速轉型,與外國貨一比高下。我們回顧一下民國的歷史,就能看出一些這樣的趨勢。你去超市看看,現在中國的產品質量也迅速趕上來,和以前相比進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