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雅琪
我國乳制品供應鏈可分為三個環節,原奶供應環節、乳制品生產加工環節、乳制品銷售環節。相比西方國家渠道冗長,相互關系復雜,所以控制質量安全的難度也相對較高。本文依照流程將乳制品供應鏈的信息透明度從原奶供應透明度、乳制品加工透明度、乳制品銷售透明度構建。
原奶供應是乳制品供應鏈中重要的環節,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2008年,三鹿等品牌奶粉相繼被查出“毒奶粉”,在原料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原奶的蛋白質含量,造成嬰兒換上腎結石等疾病,危害到數十萬嬰幼兒的健康和生命。這也是我國影響最大的乳制品質量安全事件,對我國乳制品行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在此事件之后,我國加強了對散戶奶農的管理,以企業或合作社牽頭形式建立現代牧場及養殖小區?,F代牧場的原奶質量最高,養殖小區和散戶奶農次之[1]。但是,我國原奶供應還是以小規模的養殖農戶為主,這些供應的原奶質量不容樂觀,質量指標偏低。養殖技術、養殖環境、飼料環境都是影響原奶質量的重要問題。原奶供應環節的透明度指標可由4個指標層組成,分別為飼料信息透明度、飼養場信息透明度、奶牛養殖信息、原奶質量信息透明度。
乳制品企業是供應鏈的核心,加工工藝、操作規程、生產環境等都會影響乳制品的質量安全。影響我國乳制品質量安全主要由于企業管理、企業社會責任淡薄以及質量認證缺乏規范[2]。乳制品生產加工透明度可由5個指標層組成,分別為加工企業信息透明度、加工流程信息透明度、包裝信息透明度、輔料添加信息透明度以及質檢信息透明度。
乳制品的流通銷售環節包括運輸、儲存及銷售環節。乳制品具有易腐變質、保鮮難的特質,一般生產加工在城郊或農村,銷售點在城市,所以這決定流通環節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本文將乳制品銷售透明度由6個指標層組成,分別為經銷商信息透明度、運輸企業信息透明度、運輸信息透明度、存儲信息透明度、銷售企業信息透明度、監管信息透明度。
綜合上述評價指標的建立,設計包含涉及3個環節的15項影響乳制品供應鏈信息透明度變量的量表,由消費者對乳制品供應鏈信息透明度重要程度進行打分。問卷分為基本情況調查及矩陣量表,矩陣量表由“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組成。通過線上及線下的問卷發放方式,共發放并回收200份調查問卷。其中,有效問卷數量為190份。
消費者認為所有指標信息透明度均在50%以上,說明消費者均非常注意這些信息的透明度。其中,消費者十分注意原奶質量供應以及輔料添加信息透明度。
對調查問卷結果做SPSS分析,其中,Cronbach’s值為 0.896,大于 0.8;KMO值為 0.927,大于 0.7,顯著性較高,說明此調查問卷結果的可信度較高。因此,由上述調查問卷15項指標作為乳制品供應鏈透明度指標較為合理。

表1 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教授于二十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實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標的決策方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3]。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AHP)進行定性、定量結合分析來確定指標的權重。
首先,通過大量的文獻搜集、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案例,總結15項二級指標;其次,通過逆向歸納法[4],基于乳制品的加工流程,對二級指標進行歸納總結建立三層一級指標,分別為原奶供應透明度、乳制品加工透明度、銷售透明度(如圖1所示)。

圖1乳制品供應鏈透明度
指標權重越大,證明消費者對此信息透明度關注度越高。由表1可知,一級指標中,消費者對“原奶供應”及“乳制品生產加工”的關注度都較高,占44.29%及38.73%,說明“原奶供應”及“乳制品生產加工”對乳制品質量安全信息透明的影響最大。消費者對“銷售信息”的關注相對較小,僅占16.98%。一級權重的大小還代表消費者對次指標的要求和關注,指標越大代表消費者對此環節的要求越高。此外,消費者對“原奶供應”及“乳制品加工關注度較高,也間接說明這兩個環節在信息公開的程度較差,政府應加強在這兩方面的質量監管,保障乳制品的安全。

表2 乳制品供應鏈透明度指標體系權重
在二級指標中,消費者關注度較高的環節為“原奶質量信息透明度”“輔料添加信息透明度”“加工流程信息透明度”,權重分別為25.05%,12.66%,10.95%。說明在乳制品供應鏈中,消費者對這三點的信息比較關注,也從側面反應乳制品原奶供應及加工比較容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且現階段我國關于該流程的信息公開不足。權重最小的三項為“經銷商信息透明度”“銷售企業信息透明度”“運輸企業透明度”,權重分別為1.73%,1.2%,1.08%。說明企業信息對乳制品質量安全的影響程度最小,對運輸環節的關注度不高。這符合現在多數消費者對乳制品的來源及加工比較關注的情況。
為了保障乳制品質量安全,相關企業應自覺加強乳制品信息透明度。在原奶供應環節,企業應加強對上游奶農的相關法律法規普及教育。例如,國務院609號文飼料禁用的添加劑及168號公告中禁用的藥物添加劑。企業還應加強對上游牧場飼養環境及原奶質量的監控,在源頭保證乳制品的安全。此外,企業應將ICT、物聯網等技術;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等管理方法應用至原奶質量管理中,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政府監管方面,政府應該起到監管、信息公開、風險預警等作用。在監管方面,相關責任單位應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機制,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給予各方面支持;在信息公開方面,政府應注重乳制品的質量安全信息發布的質量,制定完善相關細則,加強質量安全信息的采集能力;在風險預警方面,預警相關部應加強行業監管檢查的信息,及時預防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