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畜牧業是我國重要的產業,養牛業是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隨著需求的增加,養牛規模也在逐步擴大。在養牛過程中,由于奶牛病害,農民經常遭受損失,成為制約養牛規模擴大的主要因素。為了減少牛病的危害,保護農民的經濟利益,對牛病的特點和防治措施進行了簡單分析。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養牛業作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發展迅速,已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養牛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許多不利因素也在逐漸出現,并有一種增長趨勢,其中以奶牛病最為典型。由于牛病發病原因的復雜性,以及疾病嚴重、治愈率低的特點,常常給農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了解牛病的特點及其防治策略對農民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減少牛病的危害。
一、牛病特征分析
1、牛病防治對策
我國牛病種類繁多,近兩年來由于牛病的危害越來越嚴重,牛病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在全球范圍內,沙門氏菌、冠狀病毒、大腸桿菌和口蹄疫是最常見的牛疾病。在不同的地區,牛疾病的類型也不同。病毒性腹瀉、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等疾病最為嚴重。感染性鼻氣管炎的特征是呼吸困難、奶牛生殖器官壞死、小牛腦膜炎和妊娠奶牛流產。該病毒具有一定的潛伏期,極易發展為潛伏性病毒感染。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應重視奶牛病和查針工作。性疾病的原因及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2、牛病特征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看,牛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牛病的態度。目前常見的牛疾病有口蹄疫、大腸桿菌病、冠狀病毒等。這些牛疾病的發病率有很強的區域差異。根據目前我國牛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牛傳染性鼻氣管炎和病毒性腹瀉的發病率較高。這些疾病進展迅速。如果不及時有效的治療,容易加重牛的病情,嚴重威脅牛的健康。由于病毒具有傳染性,這些疾病往往影響整個牛群,是降低養牛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奶牛疾病中,足肢疾病的發病率也很高。根據相關調查數據,我國部分大型養牛場的足肢病發病率甚至可以超過30%。足肢疾病往往影響牛的健康,并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牛的繁殖和運動。
在牛病的研究中,發現人畜共患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也是導致牛病危害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世衛組織非常重視牛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在這些疾病中,結核病和沙門氏菌是最常見的人畜共患病。在結核病分析中,我國約13%的結核病發生率與牛病密切相關。由于牛的良好體質,使牛患病的細菌具有很強的致病性,而且細菌種類繁多。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出現混合病原體。從抗藥性角度看,牛病的病原菌具有很強的抗藥性,很難治療。牛病的病原菌一般有兩種以上,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多重耐藥現象。
3、腹瀉
腹瀉并不是牛的高發病,但卻是牛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所以我們必須注意腹瀉。從個體分析,腹瀉一般發生在新生犢牛身上,屬于一種腸道傳染病。春季和秋季腹瀉發病率最高,病情進展很快。如果不及時治療,犢牛很容易死于腹瀉。腹瀉初期,犢牛糞便呈黃白色,粥狀。隨著病情的加重,犢牛體溫會迅速升高,甚至超過41度。此時,小牛會出現異常。他們經常躺下,糞便會發臭,并且有血凝塊。在腹瀉后期,小牛的皮膚也會因此而起作用。過度失水導致彈性下降,甚至脫水死亡。為了減少腹瀉對牛的影響,我們必須從飲食管理和飼養環境入手。標準化育種可以大大降低腹瀉的發生率。牛舍的衛生狀況必須保持良好,并保持通風。定期消毒對預防腹瀉有重要作用。如犢牛發生腹瀉,應及時隔離,防止疾病傳播。腹瀉與飲食也有很大關系,所以犢牛哺乳時,應先清洗乳房。臨床上常用慶大霉素、磺胺嘧啶等藥物治療腹瀉。同時,腹瀉的犢牛需要補充水分的護理。
二、牛病預期措施
1、結核病
結核病的死亡率很高。主要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它的傳播不僅限于牛。人和牛也很容易互相感染。由于其傳染性強,一旦發現結核病,應及時隔離治療。對于肺結核,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采取綜合措施。一旦發現可疑牛,立即將其隔離并觀察。對于新生犢牛來說,首先要做的是隔離喂養,使用健康的牛奶或無菌的牛奶喂養,隔離三次以上,沒有異常,然后才能將它們整合到健康的牛中。
2、口蹄疫
牛口蹄疫是一種傳染病。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口蹄疫病毒的傳播。牛的口腔粘膜和個體的蹄部形成氣泡,表明牛已經感染了病毒。牛口蹄疫死亡率與牛齡有關。成年牛死亡率相對較低,一般在3%左右。成年牛口蹄疫的臨床表現十分突出,但成年牛的死亡率遠低于小牛。主要原因是犢牛易患心肌炎和血性腸炎,進一步增加了死亡率。口蹄疫(FMD)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奶牛疾病,傳播迅速,不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養殖人員要高度重視,加強日常檢疫和觀察工作。口蹄疫(FMD)也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牛疾病,可以在許多物種間傳播。它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且在疾病發生后個人會發燒。在確認口蹄疫牛的過程中,必須采取措施隔離可疑病牛。對于已確認的病牛,應及時銷毀,防止病牛進入市場,造成危害進一步增加。對于口蹄疫,人體也應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防止感染。
3、牛寄生蟲病
牛寄生蟲病有很多種。不同疾病的癥狀明顯不同。由于外部環境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影響,牛寄生蟲病的癥狀會直接導致癥狀的發生。但一般來說,可分為以下幾類:胃腸道線蟲病。主要由胃腸道線蟲引起,常伴有地方性流行。
肝片吸蟲。主要寄生在牛肝和膽管內,對牛的危害更為嚴重。用驅蟲藥片可以驅蟲。
球蟲病。主要感染小牛。一般來說,它是由寄生在直腸上皮細胞中的球蟲引起的,也寄生在盲腸和結腸的下部。可以服用鹽霉素。預防牛寄生蟲病的措施:犢牛和成年牛應分開飼養,以免造成飼料球蟲污染。牛棚糞便和草墊需要集中消毒或采用生物熱法發酵。發病期間,每周至少要消毒一到兩次。同時,應及時對污染的奶牛乳房進行處理,保持乳房干燥、通風良好,并提供清潔、安全的水資源。添加藥物預防:例如,在飼料或飲用水中添加濃度為0.004%~0.008%的氨基丙氨酸。每公斤飼料中添加0.3g莫能菌素,可預防球蟲,提高飼料報酬。
總之,牛病是制約牛健康的重要因素。牛病由于致病原因多,病原菌耐藥性強,一般很難治療。為了減少牛病的危害,必須加強對牛病特點的研究,盡快實現“早發現早治療”的目標。治療可以降低疾病傳播的概率,減少給農民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農民還應認真觀察養牛情況,一旦出現異常,及時處理。在治療過程中,不得隨意用藥,必須請專業獸醫診治,然后根據獸醫的要求對病牛進行護理,使病牛盡快康復。只有科學地飼養牛,才能有效地保證牛的健康,降低牛病的發生率。
(作者單位:112700遼寧省調兵山市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