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寧
隨著我國農業種植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農作物產量也在不斷的提升。在這種情況之下,農作物秸稈的產量也隨之大幅的增加了。通過相關的調查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的農作物秸稈產量是居于世界首位的,年產量已經超過了六億噸。農作物秸稈屬于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是農業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農作物秸稈進行綜合利用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大力的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不但能夠促進秸稈利用率的提升,還能夠獲得良好的綜合效益。安徽省位于我國的華東地區,是我國的農業大省,同時也是農作物秸稈產出大省,近年來,安徽省一直在大力的發展秸稈產業,本文以安徽省為例,就在秸稈綜合利用中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的重要性做了相關的闡述和分析。
一、安徽省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現狀
安徽省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和秸稈產出大省,一直對秸稈產業的發展予以高度的重視。通過相關的調查數據表明,安徽省的農作物秸稈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年可收集量能夠達到4500萬噸左右。近年來,安徽省把秸稈綜合利用作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從高位推動、政策驅動、平臺拉動、示范帶動、部門聯動五個方面實施‘五輪驅動,并在全國率先提出要大力發展以農作物秸稈資源利用為基礎的現代環保產業。在這種發展形勢之下,安徽省的農作物秸稈利用率一直在不斷的提升。為了切實的提升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率,安徽省還大力的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從各試點的縣區總結出好的經驗和措施,迅速在全省范圍內推廣。
二、在秸稈綜合利用中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的重要性
農作物秸稈屬于一種生物質資源,擁有著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首先,在秸稈綜合利用中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是提升農作物秸稈利用率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現實生活中,農作物秸稈不但可以作為飼料,還可以作為肥料。就秸稈飼料而言,通過機械加工方式而生產出的全混合日糧,擁有著較強的優勢,不但能夠有效的提升飼料營養的均衡性,還能夠有效的提升飼料的營養密度,從而促進我國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就秸稈肥料而言,通過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不但能夠將農作物的秸稈完全打碎,還能夠將農作物秸稈直接作為肥料施撒在農田中。在這種情況之下,不但能夠促進秸稈利用率的提升,還能夠有效的提升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在2017年的時候,中聯重科在安徽省內建設了首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利用谷物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秸稈打捆機等智能化農業裝備,實現了農作物秸稈“收獲、打捆、運輸、儲藏、利用”等環節的全程機械化作業。另外,中聯重科自主研發的生物制料機設備,能夠將農作物秸稈加工制造成綠色無公害的生物有機肥料,對我國農業種植領域的綠色發展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
其次,在秸稈綜合利用中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是提升農民群眾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農業領域的發展,也一直在尋求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在這種發展需求之下,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措施也逐步的走入了歷史的舞臺,通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領域的機械化發展,不但能夠有效的提升農作物秸稈的利用率,還能夠充分的挖掘出農作物秸稈的增值效益,從而將農作物秸稈的利用鏈條有效的拉長,進而促進農民群眾經濟收入水平的提升。目前,安徽省就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例如對購置秸稈粉碎還田機、秸稈打捆機等秸稈綜合利用機械的農戶實行重點補貼,優先滿足農民購置需求;對秸稈粉碎還田機實行敞開補貼;鼓勵優先補貼加裝秸稈粉碎裝置的收獲機械;重點扶持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秸稈還田機、玉米免耕播種機和打捆機;組建秸稈綜合利用專業服務組織。
最后,在秸稈綜合利用中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能夠促進農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就農業領域的未來發展而言,農業產業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在農業領域中,農作物秸稈利用屬于尤為重要的產業之一。在秸稈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不但需要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還需要廣大農戶的大力支持,同時嚴格的遵循可循環的經濟理念,將相關的大型企業作為領頭羊,對上連接廣大的農村,對下連接消費市場,從而逐步的形成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的產業集團。通過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領域的機械化發展,能夠有效的促進農業產業化格局的加速形成。目前,安徽省的秸稈產業已經覆蓋了眾多的重點領域,例如秸稈肥料化領域、秸稈飼料化領域、秸稈基料化領域、秸稈能源化領域以及秸稈工業原料化領域等,在這眾多的領域之中,都離不開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大力支持。
綜上所述,在秸稈綜合利用中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是提升農作物秸稈利用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提升農民群眾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徑,能夠促進農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246250安徽省望江縣農機局漳湖中心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