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彬
森林生態系統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是綠色可持續林業發展的堅實后盾。通過對我國森林資源二次調查,為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提供真實數據,以實現林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在文中主要就目前雙牌縣縣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現狀進行分析,并相應地提出了改進建議,進一步提高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水平。
森林資源的健康,是生態資源安全的切實保障,是發展生態文明的堅實基礎,是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大力構建森林生態體系,打造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是進一步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體現,是保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我國把林業的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支點,擺在當代社會和可持續發展中首選之位,林業經濟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產業,又是綠色發展的主體,因此要對森林資源進行摸底,準確認識和掌握森林資源的資訊,科學運營管理好森林資源。
一、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概括
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是進行森林資源與林業工程區劃、策劃與森林資源管理等任務需要。以縣級的行政區域或國有林場、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等為調查主體,為繪制森林經營方案、整體規劃、林業區策劃設計需要,滿足創建或更新森林資源現狀檔案、制訂單年度森林采伐額度。以弄清楚林地類別、等級以及管理情況,查明森林生態系統內資源的種類、數量、質量以及密態分布情況為主要任務;用來創建森林資源檔案,打造公益性的經營管理方案,構建鄉村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資源最大效益化經營體系。
在國家戰略的支撐下,我縣林業發展不斷呈現新景象,我縣屬于傳統森林資源強縣,山地面積廣、森林茂密、可開發資源廣闊(圖1-2)。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確立了雙牌縣入選重點生態功能區,林業經濟日益成為我縣經濟發展的牽引力,為此我們要以創建森林城市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壯大林業產業及生態補償扶貧;繼續推進林業健康發展,達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經濟目標。為實現我縣林業發展邁向新臺階,就要對森林資源進行策劃考察,創新調查方式,提高調查精度,創建完整健康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系統。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森林資源調查體系已不能滿足當今林業的新要求,本文針對我縣森林資源調查體系存在的不足,針對性地提出新的解決策略。
二、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的不足之處
1、調查儀器及技術手段落后
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3S技術已經逐漸應用林業等各個領域。然而,雙牌縣森林資源調查手段相對落后,主要采用傳統人力調查,耗時長,精度差,不能真實地反映雙牌縣森林資源的情況。盡管3S技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廣泛應用于我國的邊界確定、地形測量及資源勘探等方面,但是雙牌縣地形地貌類型復雜,四周山脈環繞,這使得外業工作難度大,測量困難。另外我縣對于資源二類調查重視程度不夠,新設備投入量、新技術普及量較低,這使得調查精度不夠準確,更多采用人為主觀測量,導致小班和公蓄積量精度差。而且,野外所采集的數據不能準確,缺乏數據圖像整合模擬軟件;單純依靠報表數據,沒有精準的空間分布、聲像一體呈現手段,數據不能有效跟進。
2、調查人員短缺,專業調查水平不高
雙牌縣森林資源豐富,林地面積廣泛,再加上儀器設備和技術手段落后,二類調查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近些年雙牌縣森林資源二類調查人員較少,且部分調查人員非林業專業出身,加上實地調查經驗較少,更沒有經過專業調查培訓。林業政策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新型調查方式及注意事項需要進一步學習摸索,雙牌縣林業站沒有配備相應的技術培訓機制,調查人員的業務水平很難提高。調查人員責任心不強,主觀性較大,在難以調查的區域,往往采用目測估計,不按照小班區劃條件進行調查區劃,導致區劃及調查結果有較大的偏差。
3、調查觀念跟不上新時代林業發展
綠色發展是現代社會的價值訴求,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密不可分。政府提出了五個主要的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理念,從21世紀開始,綠色低碳經濟不斷成為國民經濟的牽引力和迸發力。森林資源是地球上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自然資本,林業將在實現全球綠色發展中承擔特殊的歷史使命。但是目前我縣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實施較晚,并且沒有把森林的生態效益擺在首位,只是單純調查森林的分布、樹木種類、蓄積量,要把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體現出來,培育森林生態防護功能,監測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促進林業產業轉型和生態系統建設。
三、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的發展對策及建議
1、加大新設備與新技術的投入
森林資源的二類調查單位要充分利用3S技術,創新調查方法,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將新技術與森林資源調查完美結合起來。利用新技術進行小班調查及野外數據采集,采用望遠鏡測高儀等專業儀器測定樹高。新設備新技術的使用,不僅讓調查數據精準度高,而且數據呈現立體多功能化。甚至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對森林分布情況進行了解,采用無人機對小班區劃進行核實勘探。森林資源調查的軟件和硬件需要不斷完善,我國越來越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導致調查工作任務多范圍廣,需要更高的技術水平。新設備的投入解放了大部分勞動力,更能執行好人力不能完成的任務,還能實行動態監控,實時更新。新軟件能夠更好地對森林資源資料進行整合管理,建好完善的森林資源數據庫,做好森林資源基礎數據存檔與更新。總之,智能化的運用,使得調查工作朝向高效快捷的智能化方向發展,促進林業發展進一步適應高科技時代。
2、加強調查人員的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專業技術能力
(1)不斷提高調查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定期開展要專業技能培訓,貫徹國家最近林業調查政策,培養一批有能力能吃苦的隊伍;外業工作要承包給具備林業調查策劃設計乙級或以上資質的單位。
(2)采用小班區劃與角規測量策略,小班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誤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小班調查的數據具有真實可靠性,充分利用以前的森林資源報告,進行實地踏勘調查,采用GPS定位技術對地面進行校準,實行小班現場繪圖與遙感影像技術相結合的方式。角規測樹過程中保持身體直立,不彎腰、不移步,具體測量細則和規范嚴格參照《湖南省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技術規定》。
3、調整二類調查的觀念,豐富調查的內容
二類調查要把重心放在生態效益上,森林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把森林生態效益、森林健康指數、森林防護能力(具體從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防風固沙、平衡碳匯等方面),納入到二類資源調查的范疇內,從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出森林的總體質量。要深化林業的分類經營改革,按照林業的不同用途將林業進行合理的分類,將森林資源最大化綜合利用。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可以為制定林業和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提供參考,實施林業分類運營管理,繪制森林采伐額度及林地保護利用策劃,為發揮森林生態效益及可持續經營提供科學指導。不斷完善調查的方式,提高調查的精度與可靠性,建立森林資源的檔案庫,實時更新,為生態森林提供基礎的保障。把森林生態工作做好,是林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更是美麗中國的踐行。
(作者單位:425000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