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摘要:根據東北地區的實際情況,從四方面闡述了加強東北地區干部隊伍建設路徑:第一要培養領導干部信念過硬,第二要培養政治素質過硬,第三要培養領導干部能力和責任過硬,第四要培養領導干部作風過硬。
關鍵詞:東北振興 干部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6-0243-02
東北地區當前正值重大機遇期,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來到東北,并于2018年9月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習近平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東北振興的堅強保證,要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提高領導能力專業化水平。干部隊伍是我黨帶領群眾推動東北地區振興事業發展的領頭人,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東北振興的實踐中來,激發參與熱情,凝聚社會力量。同時也有助于加強黨的自我建設,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一、培養領導干部信念過硬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1]東北地區曾經涌現經過雷鋒、郭明義這樣的民族脊梁,也有過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民族精神,東北地區的領導干部要繼承并發揚這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為東北振興事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首先,在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中,領導干部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的自信心,樹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為領導干部的實踐藍圖。東北地區領導干部要傳遞出黨帶領群眾實現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決心與信心。一切工作為提高東北地區發展水平,讓東北地區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而努力,“擼起袖子加油干”。[2]其次,把好“總開關”。領導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指導其行為選擇,關系到東北振興的最后成效。一要以身作則,正人正己。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三觀”,自覺改進自己的行事作風,上行下效,促進黨風和東北社會風氣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二要恪守為民、務實、清廉的好干部標準。在開展東北振興的實際工作過程中,領導干部要深入群眾,傾聽群眾的聲音,切實為百姓辦事,不講“形式主義”,把事做到實處,作風清正廉潔。三要常修為政之德,“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3],領導干部要修煉道德操守,自覺抵制誘惑,提高從政道德境界。再次,習近平認為成為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4]東北領導干部隊伍建設離不開組織的教育和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干部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領導干部參加各種黨課學習和以東北振興為主題的研討會,以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為基本內容,圍繞東北振興議題設置進程,使各級領導迸發創造力和活力,激發群體智慧。此外還可以結合重要節慶日、紀念日,圍繞紀念革命領袖、杰出歷史人物,開展對于黨的歷史、優良傳統、民族和時代精神的學習,促使他們在東北振興實踐中發揮強大的精神力量。
二、培養領導干部政治素質過硬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凸顯政治建設的重要性。政治過硬要求領導干部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最關鍵是堅持黨的政治領導。首先,領導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落實“兩個維護”,認真學習習近平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并貫徹落實。其次,領導干部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比重大,國有企業的發展對東北地區振興事業意義重大,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干部必須找準政治方向。習近平在視察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時,曾堅定地說:“那種不要國有企業、搞小國有企業的說法、做法是錯誤的、片面的。任何懷疑、唱衰國有企業的思想和言論都是錯誤的。”學習習近平的講話精神,對于領導干部領導國有企業改革、激發國有企業活力,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再次,領導干部要政治立場鮮明,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正如習近平所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5]東北地區有些資源枯竭的城市面臨轉型問題,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要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認真負責任地處理好人民群眾強烈反映的問題,堅決糾正有損于群眾利益的行為,為提高群眾生活水平而努力。最后,領導干部要講政治原則和底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領導干部要牢記“五個必須”,嚴防“七個有之”。在東北振興中,領導干部要始終遵循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要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東北地區,除了比重較大的國有企業外,還存在數量可觀的民營企業,對待民營企業,要始終以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一政策為指導,促進民營企業散發活力,以促進整個市場的活躍發展。
三、培養領導干部能力過硬,責任過硬
長春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有矛盾有風險本身并不可怕,關鍵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風險的決心和辦法,不能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束手無策、無所作為。這就要求廣大領導干部既要有能力素質,又要有責任擔當。首先,領導干部要解放思想,提高思想格局。新時代東北振興的任務要求領導干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銳意進取,能夠下大力氣擺脫計劃經濟思維束縛,下決心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在社會中營造開放的氛圍,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改革活力。領導干部只解放思想是不夠的,還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思想格局。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區位條件優越,沿邊沿海優勢明顯,戰略地位顯著。領導干部要培養格局意識,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將東北地區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相結合,與京津冀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對接。其次,領導干部要注重實干,狠抓落實。堅決反對弄虛作假等不正之風,不搞形象面子工程,要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對黨、國家和人民負責。堅持目標引領,突出問題導向,實事求是,以釘釘子的精神完成工作,對本職工作做到專業化、專門化、精細化,不看重眼前利益,把基礎性、長遠性的工作也扎扎實實做好,把任務目標具體細拆,一步步完成。對于中央各項指示一定要貫徹落實,經常查看各項工作的執行情況,不弄虛作假,做實經濟數據。再次,領導干部要嚴格要求自己,常常懷有能力、知識、本領不足的危機感,堅持不懈學習,提高為人們服務的本領。東北振興涉及各個領域,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這就要求領導干部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素質,注重培養各方面的本領。這樣領導干部才能夠將黨和國家東北振興的各項路線政策落到實處,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東北振興的紅利。最后,領導干部要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真干事,干實事,干成事。領導干部要繼承以往東北發展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以一往無前的擔當精神領導東北振興事業。領導干部必須“心中有責”,以東北振興為己任,面對東北的復雜形勢,能夠分清主次矛盾,一切為東北振興事業服務。領導干部決不能因為嚴峻考驗和執政危險就不作為、害怕、退縮,要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將東北振興事業進行到底。
四、培養領導干部作風過硬
在考察東北時,習近平就提出,要想實現東北振興的目標,就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昂揚向上的社會氛圍”。領導干部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是“人民群眾觀察評價黨風的晴雨表”。[6]在東北振興的語境下,優良的作風會不僅促進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旺盛黨的生命力和領導干部的政治生命力,穩固黨的執政基礎,而且有助于建設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和社會氛圍。首先,領導干部隊伍要堅決反對不正之風,廉潔自律。遼寧省負責人在沈陽座談會談到,通過真抓實干、堅決反對弄虛作假等不正之風,東北地區干部作風和發展觀念都有所改變。領導干部要落實黨中央的“八項規定”和“ 三嚴三實”精神,及時察覺并糾正包括“四風”在內的不良作風,堅守道德底線,自覺遵守廉潔自律準則,遠離貪污腐敗,不搞特權主義,不以權謀私,接受來自人民群眾的監督,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教育,做到權為民所用。腐敗是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只有領導干部隊伍清正廉潔,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讓黨的事業長期發展。反腐敗對于東北振興事業同樣意義重大,領導干部的清正廉潔,是建設廉潔型政府的基礎。東北地區領導干部隊伍要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特權思想是滋生腐敗的土壤,要杜絕特權現象,公有權力的私有化、“潛規則”、公款消費等現象都屬于特權現象,這些現象都引起人民群眾極大的不滿,嚴重損害黨的威信。領導干部要在思想上清除特權主義,敬畏權力,不濫用權力。在東北地區要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沒有禁區,不管是省部級以上高官的腐敗還是底層干部的腐敗,都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遏制,嚴重打擊,全面覆蓋,行賄受賄一起查,防止領導干部隊伍內形成利益集團。在東北地區逐漸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要嚴格對貪污腐敗現象的處理,加大懲處力度,運用好頂風違紀領導干部典型案例的警告震懾效應,要扎牢“權力的籠子”,加強制度建設和健全監督體系,發揮組織內部監督、大眾媒體監督、同級相互監督、自下而上民主監督的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進行,讓腐敗行為無所遁形。其次,“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健全長效機制。反“四風”不能是一陣風,要久久為功。要從解決“四風”問題延展到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學風、文風、會風,全面開展作風建設。要查找作風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通過堅定理想信念、完善工作程序、改革體制機制等途徑,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讓不正之風沒有生長土壤。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7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17-01-01(01).
[3]人民日報評論部.習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5]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 人民日報,2017-10-28(001).
[6]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J].求是,2018(1):3.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