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朝暉
少兒圖書館,顧名思義是指為少年兒童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機構。無論是為幼兒提供基礎的知識啟蒙,還是幫助少年兒童培養早期的閱讀習慣,為他們的未來學習和發展打下素質基礎,少兒圖書館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怎樣落實少兒圖書館的具體工作,讓它發揮對少年兒童的積極引導作用,有效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一直都是圖書館組織者和經營者們深思的問題。下面本文就針對如何做好少兒圖書館工作,簡要分四點進行合理探討。
1 衡量少兒興趣特點,建立導讀目錄,推薦合適書目
一般來說,少兒圖書館的圖書資源豐富,而面對的讀者來自各個年齡段。倘若沒有明確的閱讀計劃和目標,那么少兒讀者將很難在茫茫書海中尋找到心儀的書籍,閱讀活動也會變得索然無味。這時就需要管理者及時根據不同年齡段讀者的心理特征進行分析,衡量少兒讀者的興趣特點,以此為依據建立起詳細的導讀目錄,幫助少兒讀者尋找最佳的閱讀方案,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
以簡單的分類推薦為例,3—5歲的幼兒讀者通常剛具備初步的認知能力,比起純文本內容,圖書館更宜推薦給他們色彩鮮艷、活潑有趣、具有啟發性的繪本或者童話讀物,這類書籍的閱讀難度不高,且鮮明的色彩、憨態可掬的可愛形象更容易激起幼兒讀者的興趣,讓他們愛上閱讀,積極的獲取新知。5—10歲左右的兒童讀者經過啟蒙教育,有一定的語文知識積累,且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圖書館可嘗試推薦給他們感興趣的兒童讀物、寓言故事、具有教育意義的名人傳記,引導他們從書籍中汲取正能量,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10—15歲的讀者則擁有了較成熟的閱讀能力,圖書館可向他們推薦篇幅較長的世界名著、歷史故事和科幻小說,幫助他們開拓視野,發展想象力。如此一來,少兒讀者的精神需求得到充分滿足,自然容易愛上閱讀,感受閱讀活動帶來的樂趣。
2 強化少兒閱讀輔導,進行多維啟發,提升閱讀能力
縱觀如今的少兒閱讀群體,一個顯著的問題就是缺乏有效閱讀方法的指導。有的孩子一拿到書就埋頭苦讀,將閱讀書籍當成了任務而不是自主愛好,本該是充滿喜悅之情的求知之旅變成了干巴巴的“啃書”活動;有的孩子則是囫圇吞棗,花小半天時間讀完一本書,對作品的內涵和亮點卻毫無觸動。雖然校園里開設有專門的閱讀課程,但“整本閱讀”的概念仍未深入人心,少兒的閱讀活動得不到指導,開展起來仍舊困難重重。這時少兒圖書館作為教育資源的補充,應該強化自身的引導作用,更加注重少兒的閱讀輔導工作,定期展開閱讀訓練和閱讀講座,幫助小讀者們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真正的“學會閱讀”。
以簡單的閱讀訓練為例,館員可以分析作品特點,從多維角度出發,設計有針對性、有教育性的問題,啟發少兒讀者運用已有的生活學習經驗進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同時也可以鼓勵他們多角度尋找答案,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比如《女媧補天》這個故事,可以用“起因—過程—結果”的結構進行三段式提問,幫助孩子總結情節的發展。故事的起因是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導致天體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生靈涂炭。過程呢,女媧不忍生靈受災,煉出五彩石補好天空,平定洪水殺死猛獸,斬殺巨鱉的四足來撐起四極,最后萬物得以安居。經過梳理與歸納,女媧作為大地之母的慈悲與正義感得以凸顯,共工的叛逆,祝融的勇猛,人類在天災面前的渺小……都如實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少兒讀者在閱讀中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比如補天這件事是誰的責任?如果女媧不補天的話,人間會變成什么樣子?共工事后有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呢?這些問題可以培養他們的閱讀積極性,激勵他們深入文本尋找答案,養成更好的探究習慣。
3 根據少兒天性開展各種活動,進一步提升閱讀興趣
兒童天生活潑好動,對未知事物有著積極探求的習慣。少兒圖書館的氛圍雖然適合學習求知,但長時間的安靜容易使兒童失去耐心,降低閱讀效率。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可以適當充實自身的業務范圍,除了圖書借閱外,還可以多開展一些與圖書有關的主題活動,滿足孩子們愛動的心理,引領他們找到閱讀的樂趣,同時也促使他們參與到活動中,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體會,強化自身的閱讀興趣,養成健康的交際品格。
在活動的安排上,組織者應該遵循不同年齡段的讀者特征,開發不同層次和種類的閱讀活動。比如針對幼兒讀者,可以設立“故事大王”“兒童劇場”等類型的活動,將大家喜愛的童話和寓言故事搬上小舞臺,鼓勵幼兒讀者去聽故事、講故事,乃至自己上臺扮演角色,參與到道具的制作過程中,等等。通過多彩而富有情趣的表演,滿足他們好動的心理,引導他們體驗到閱讀的魅力——“在書中也可以接觸到這么精彩的故事!”如此加以啟發,幼兒的興趣便愈發濃厚了。對于年齡稍大一些的少年讀者,可以舉辦“讀后感演講”“讀書交流會”之類的活動,讓他們既能參與到讀書過程中,又能通過分享和交流達到“1+1>2”的效果。在舉辦活動的同時,組織者也可以向讀者推薦精品書,或是展評優質的讀書筆記,帶動更多的少年兒童進入到閱讀者的行列中。
4 家校館三方聯合,為少兒閱讀營造健康引導氛圍
家庭與學校,歷來在少兒的閱讀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家庭是少兒接觸的第一個課堂,學校則是他們接受教育、發展能力的關鍵場所。少兒圖書館要想做好少兒的閱讀工作,除了從本職工作入手外,還應積極聯合家校兩方的力量,共同攜手打造出健康向上的讀書氛圍,共同為發展少兒的閱讀能力而努力。
在家庭的聯合方面,考慮到家長通常對子女的活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父母的文化素養更是開展家庭閱讀的基礎。因此少兒圖書館應該兼顧起提高家長素質的職業,比如開放“家長書架”,為少兒讀者的家長提供如兒童教育學、心理學和家庭教育等書刊,拓寬家長的知識面,幫助他們了解到早期閱讀的重要性,進而用自己的言行、素養來為孩子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鼓勵孩子從小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除此之外,館內也可以開展調研活動,聽取家長對于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意見,引進更適合少兒讀者的書籍作品,等等。
在學校的聯合方面,針對目前中小學圖書館普遍存在有規模小、經費少、分類不專業的現狀,圖書館可以嘗試將業務輔導工作滲透進中小學校園,經過洽談合作后,派專業人員幫助學校閱覽室建立規范的圖書分類、編號工作,對校內的圖書管理員展開培訓工作,傳授給他們圖書管理、少兒閱讀心理有關的專業知識,使他們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對于圖書資源匱乏的學校,圖書館可與其建立購買協定,提供圖書充實學校的藏書量,并定期更換舊書,令學校閱覽室館藏與圖書館的館藏同步。這樣既方便學生借閱,又能打響自身知名度,吸引更多學生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借閱圖書,充實自己,可謂一舉兩得。
與此同時,鑒于閱讀課程在中小學的廣泛開展,語文大綱中也對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做出了詳細要求。少兒圖書館可以配合課堂教學進度,分批輸送課外讀物給校內學生,再加以適當指導,讓閱讀的種子廣泛播撒在校內校外,發揮其影響力。
總的來說,作為少兒圖書館的組織者和經營者,應當把培養少兒閱讀興趣、提高少兒閱讀能力視作主要責任。除了想方設法優化讀者的閱讀環境,為少兒讀者提供豐厚的閱讀資源外,還要與時俱進,不停地根據教育現狀來改良自身工作,比如結合互聯網的優勢構建少兒網絡服務平臺,開發圖書在線借閱功能,上傳館內書籍導讀目錄等等,著力于時代的領航點,讓少兒在書香中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少年兒童圖書館)